信息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城市化进程--兼论现代国际城市的生成战略_经济一体化论文

信息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城市化进程--兼论现代国际城市的生成战略_经济一体化论文

信息经济一体化与国际都市化进程——兼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生成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性论文,化与论文,进程论文,战略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信息经济一体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经济结构中信息经济比重的提高,而国际都市化则是现代城市化的高级阶段。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密切关系、信息化相对于工业化的延续关系,信息经济一体化将是营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战略的必然选择。信息经济一体化对于国际都市化进程,不仅使原城市单纯物质财富聚集观转变为集中和分散并举的新的城市聚集观,而且也是实现新的聚集观的平衡杠杆。信息经济一体化对于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于:在促使城市经济有序化、高效化的同时,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合、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以此强化现代城市的国际性功能。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经济 国际都市化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

基于现代经济结构中信息成份的增加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信息经济学作为正式的学科概念在本世纪60年代初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斯蒂格勒(G·Stigler)提出。在此之前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市场均衡理论中,信息并不被当成像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一样的稀缺资源或有限资源,而是如同阳光、空气等,是充分的、完全的、无偿的东西,有用但不需要经济成本,由此构成了“信息完全”和“信息充分”的经济学之基本假设。因此,信息经济学的诞生被认为是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及其市场均衡理论的进一步修正和扩充,具有更换传统经济学研究基本前提假设的划时代意义。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提出和启动,正如众多的未来学家所预料的那样,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日益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由此演化出社会信息化的全球趋势,将信息社会的设想逐渐变为现实。经济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将是信息经济一体化。

就在信息社会的浪潮灸手可热之时,14年前为信息社会鸣锣开道的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作《亚洲大趋势》中把“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作为未来亚洲第五大趋势。奈斯比特预言:到2000年,中国人口的50%将居住在城市里(1994年为28%),北京、上海人口将分别超过1500万和2000万人。

信息社会和亚洲都市化问题前后同被奈斯比特一人提出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信息经济一体化是现代城市尤其是国际性大城市的基本特征,信息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反映着现代城市的国际都市化水平。因此,信息经济一体化应该成为我国营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所考虑的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一、信息化与信息经济一体化

人类进入90年代,在昔日军事抗衡和政治对垒逐渐消除之时,一场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声的新一轮经济竞争已是世界各国抢占21世纪经济制高点的筹码,成为世纪之争,托夫勒称之为“第三次浪潮”,贝尔称之为“后工业化”。如果说工业化的历史作用不仅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积累,而且也奠定了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使经济发展机制摆脱旧传统的约束,国民经济进入更有效率的运行轨道,那么信息化将使以信息为基础的“智能技术”同机械技术并驾齐驱,理论知识的集中与应用成为社会“中轴”,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有序化、高效化和产业整合新阶段。资金和财富的积累、高效率的生产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化,是信息化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组织原理(及体制结构)的基础。

国内关于信息化的理解大致从下列三个角度:①从信息技术的扩散传播过程来理解,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过程;②从知识的生产和发展来理解,强调知识化、智能化,认为信息化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③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来理解,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乌家培教授认为,要全面理解信息化,应将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无论在技术层次,还是在知识层次,或者在产业层次,最终都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得到反映,“化”意味着一个过程,从起点到终点,渐渐地慢慢演变,因此,信息化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①]。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信息化必将带动社会其它领域的信息化,所以经济信息化往往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先导和重点,其目标和最高境界就是信息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经济结构中信息经济比重的提高。

我国在以往的信息化行动中,政府投资200多亿元建立了十几个大型信息系统,大部分分布在经济领域,如金融卫星通讯网和电子联行系统、海关自动化报关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等,它们已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显示重要作用。我国正在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前站——“三金”工程,即“金卡”、“金关”和“金桥”工程,它们实际上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信息高速公路”。据测算,仅“金卡”工程就会使我国计算机市场在2003年达到2000亿元的总额。“金关”工程EDI系统的投入使用,可使国际贸易中通讯费用、人员往来费降低50%(该费用一般占总经营额的3%—5%)。“金桥”工程的首期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与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及400个中心城市和首批1000个大型企业联接的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道。“首先在经济上推动美国前进的两大发明为电报(后来是电话)和铁路。同样,使地球变成全球经济村的两大发明为喷气式飞机和通讯卫星。”[②]交通和通讯,是经济起飞的双翼。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作为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并列的四项主要任务中的第二项任务明确提出,而且还把它同“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联系起来。经济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城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象征,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应该在城市经济中体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应首先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国际大都市的营建过程中得以落实。

信息经济一体化对城市经济和国际都市化进程的作用在于:①使城市经济活动有序化、高效化;②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合,使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③催生新型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确立城市的中心地位。

二、信息经济一体化是现代城市国际都市化生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世界城市的发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四个阶段[③]。现代城市发端于本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扩展,成为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乃至洲际性、国际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这就是现代城市的国际都市化趋势。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能够较大规模地积聚与扩散经济能量(商品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等等),有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信息交汇快捷,并具有一流服务功能,对世界经济或政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的城市。”[④]其主要特征是:①城市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高。不仅要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物质商品市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之配套的经济信息体系,如高度国际化的银行、保险业体系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以形成国际资本的区域性聚散中心。②城市经济实力强,生产效率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均GNP一般超出所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第三产业(大部分是信息产业)占全部GNP的70%以上。③城市的多功能和中心强辐射能力。国际性城市具有不断吸收国内外各种资源和信息,并不断地向国内外扩散质高量多的商品、技术、人才的综合开放性功能。要通过放射状的立体交通体系、高速便捷的立体通讯网络和完善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保证城市不仅具有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而且具有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辐射功能,使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都畅通无阻。

国际性城市的生成总是以现有发达城市为基础,因此国际性城市的生成战略除了要着重强化城市的国际性特征以外,仍然要以一般未来城市化战略为基础。“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外乎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乡村发展战略;二是城市发展战略;三是城乡关系发展战略”[⑤]。其总体战略目标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彻底打破传统城乡格局,摧毁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壁垒,在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相应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使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使城市化进入自我完善阶段,并最终实现由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转型。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战略。

城市化是指城市从数量、规模、形态、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城市生活方式更新、城市人口集中、地域景观改变的过程,它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数量的比例来反映城市变化的全部过程。这种变化从人类社会步入工业社会时就已开始,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概括而言,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城市的聚集,这种聚集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导致了第二产业在城市的相对集中。但“随着科学手段的发展,聚集已不能代表城市的全部优点(优势)”[⑥]。应该“把(全球化)交通(含交通量、基础工程)、通讯(含通讯量、基础工程)、信息传递速率、生活舒适程度(费力程度)等综合平衡之后测算城市化的程度。”[⑦]现代城市化特别是国际都市化的聚集观随着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进程正在发生变化。“上海现在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基础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而这已经成为上海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⑧],“上海针对现时的状况,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相对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是上海发展的必然步骤。但是借鉴国外世界性大城市的经验,上海所面临的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的工作是疏解第二产业”[⑨]。“第二产业疏解后,上海必然要建立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这一产业结构的核心在于信息中心的确立。”[⑩]因此,在考虑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时,我们始终要注意集中(聚集)和分散(疏解)这两股力量对国际都市化进程的作用,树立一种集中和分散并举的聚集观作为制定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随着疏解力量的作用,原城市周围将形成一些新的聚集点,如卫星城市等,它们与中心城市之间将构成一种网络关系,而维系这种关系平衡的杠杆就是“两通”,即交通和通讯。当然,通讯及通讯设施的建设并不是信息化的全部内容,而更在于信息资源的流动、获得和利用,这才是信息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内涵。总之,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续和高级形式,国际都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决定了信息化及信息经济一体化应成为营建国际大都市必然选择的战略重点。

三、信息经济一体化是国际性城市发展趋利避害、强化城市功能、

更新产业结构的需要

就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而言,制造业份额之高与社会基础设施份额之低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在制造业内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又严重滞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形成城市工业发展战略的“瓶颈”问题。研究表明,只有当基础产业产值增长率与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也称基础产业超前系数)为正值时,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中国1985—1995年的这个比值为负值。这一基本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不以结构协调化为主要目标,首先实施工业高速增长的补短工程。

到90年代中期,实际上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加快发展和加工工业素质的提高,二者之间的失衡状态已得到明显改善,顺应集中和分散力量的作用引导城市主导产业群的升级换代便成为国际化城市营建的当务之急。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中,第17条提到重点加强7个部门(农业、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科技、教育),其中通讯、科技和教育都与信息有关,通讯是关于信息的传递,科技是关于信息的生产,教育是关于信息的分配;第19条提到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包括水利、能源、交通和通讯,通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同条中还提到振兴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五大支柱产业中电子是第二位。《建议》还特别提到电子工业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通讯设备,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建议》第20条提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开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电子信息是第一位的;《建议》第21条提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其中信息、咨询居第二和第三位。综合《建议》中关于信息产业的有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已将信息化的要义贯穿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之中,表明了信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这种思路在影响中国未来二、三十年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方向的同时,将会引起城市经济结构的一系列深刻变化:①与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融合的基础机械和成套装备工业从总体上替代传统技术水平低下的基础机械和成套设备工业,使城市机械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近,在某些重要领域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②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工业的迅速发展,占城市GNP的比重不断提高,并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改造传统产业部门;③以汽车(轿车)、电话、家用电器及其他新兴消费品工业迅速发展,替代已经过时的传统消费品工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需要;④与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第三产业以及随市场化改革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实际上就是信息产业),如信息、咨询、教育、科技、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发展,占GNP的比重有明显上升[11]。

与上述变化相辅相成的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经济“迁移链”;城市主导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迁移;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迁移;劳动(人口)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迁移;第二产业由城市向乡村迁移;城市地域范围向周边乡村迁移;乡村剩余劳动力分别向乡村(届时已经是城市)第二产业和城市第三产业迁移。在我国苏南地区,这种“迁移链”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经济格局,无锡、苏州这两个工业发达在全国位居前茅的城市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城市工业虽然在继续发现,但是落后于所属县级市特别是原来的郊县(无锡县、吴县);二是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势头越来越猛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就业结构起了变化。“前几年,人们逐步发现,苏南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始终超越城市,并在绝对数量和规模上可能喧宾夺主。1994年以来加速发展,无锡县的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老工业基地无锡市(指市区一块)。1995年,所属江阴市也可能超过无锡市。在苏州,前景也相类似,县级市的工业增长幅度成倍的高于城市。”[12]这种状况被人们形象的描述为“农村包围城市”,在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实际上已是司空见惯,上海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是到2010年第三产业要占70%,达到香港、新加坡现有水平,上海市的远景规划把高新技术工业放在市区,把一般工业从城市转移到城市圈的外围,包括县城、集镇甚至农村。它们共同表明的城市国际都市化趋向应是:避免单纯的物质财富和人口的聚集效应所引起的城市社会问题的同时,使人流(就业)以外,财流、物流、信息流乃至意识流都在向第三产业(我国目前将信息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聚集,使新行业涌现,老行业改观,域市功能日趋高效、低耗、机动。与此同时,企业组织结构向集团化方向转变;企业管理向现代化方式转变;最终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形成高速的物质流动、人口流动和信息流动现象。它们既是信息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也是信息经济一体化的结果。

信息经济一体化作用于现代城市的国际都市化进程,远不只在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象国际性城市的营建不只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样,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样也很多,如经济文化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信息化和信息经济一体化给我们人类展现的美景还很多,信息化对于科技、教育、文化乃至人们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影响,我们在享受信息化和信息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福沾的同时,还应该认识信息化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可以这样说,现代城市要实现国际都市化,没有信息化和信息经济一体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信息化对于国际化城市的营建也不是万能的,关键是在运用这一战略时要把握住时机和程度。我们在以往的信息化实践中,有重设施装备、轻资源开发的倾向,我们强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但不能“有路无车”,因此要特别强调信息需求、信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及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成长等问题,这是实现信息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

注释:

①乌家培:《信息化浪潮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情报资料工作》1996年第2期。

②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

③向德平:《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④邬义钧:《论我国内陆性国际性城市的生成战略》,《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⑤程超泽:《走出山坳的中国》,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⑥⑦朱信:《论城市和城市化》,《城市改革与发展》1995年第10期。

⑧⑨⑩孙施文:《关于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辨》,《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6期。

(11)荀大志:《跨世纪的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12)沈立人:《值得注意的发达城市后工业倾向》,《城市》1995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  

信息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城市化进程--兼论现代国际城市的生成战略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