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蒋美鲜

云南省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671005

【摘 要】目的:观察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智力障碍儿童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加以分组。对照组28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28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绘画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与肢体功能发育,促进其情绪稳定,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绘画治疗;智力障碍儿童;效果

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生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波动,这就使得智力障碍儿童患者数量相对增加.儿童存在智力障碍,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发育,还会影响家庭的幸福感,限制社会的长期发展[1]。因此,临床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治疗十分重视。一般来说,智力障碍儿童是指个体因脑器质性损伤而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在认知能力上发展不足,表现出明显的人格障碍,且存在一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2]。在以往的治疗中,对于这类儿童,会采用一定的药物干预,但效果较差。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会以药物治疗加护理的形式来对患儿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但效果也不甚理想。对于该种现象,不少学者提出,采用绘画治疗这种可视化的治疗措施,来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状况,促进其认知能力与社交能力,改善相关问题[3]。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智力障碍儿童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加以分组。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智力障碍的诊断标准[4];(2)患儿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与躯干发育障碍;(3)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对照组28例患儿中,包含了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3~12岁,平均年龄(8.21±0.32)岁;观察组28例患儿中,包含了男14例,女14例,年龄在3~12岁,平均年龄(8.22±0.54)岁。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统计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绘画治疗。其主要内容:(1)培养治疗师的专业素养。由于绘画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师的综合素养还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在确定智力障碍儿童要使用绘画治疗时,必须要对治疗师的专业技能与思想水平进行引导,确保治疗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细致的观察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儿童的心理状况。(2)引导患儿作画。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缺乏认知能力与沟通能力,在确定要对其使用绘画治疗时,必须要尽可能将患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绘画上,并且教会其如何使用画笔。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治疗师不可去干预其作画的进程与内容,确保规划能够切实的反映出儿童的心理状况,同时保持其情绪的稳定,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3)与家属沟通。治疗师必须尽可能将自己从绘画中所看出的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家长如何与患儿进行沟通,保证治疗的持续性。

1.3 评价指标

疗效标准 显效:患儿在治疗后,智力发育明显改善,且在与外界沟通上,明显改善;有效:患儿在治疗后,智力发育相对好转,且在与外界沟通上,有所转归;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相关状况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虽然智力障碍儿童是因为存在脑实质性损伤,但是单纯的药物干预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在当前,人们对心理学与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理与心理存在某种联系。也就是说,在个体出现生理问题时,其心理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障碍[5]。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进行单纯的生理治疗,也需要实施一定的心理引导。这就是当前医学上,越来越注重心理护理干预的原因。从智力障碍儿童的表现上来看,其是由于认知能力存在障碍,或者处于自我防御状态,拒绝呈现某些事物,进而诱发了一系列临床症状[6]。而绘画能够以一种相对可见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某种看法或者观点。治疗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解读,让更多的医生或者家长去了解这种看法,缩短患儿与医生之间的距离,降低治疗的难度。而且这种治疗形式,不会受到道德的约束,符合儿童的心理与技能状况,具有形象性、灵活性、受保护性等多种特点,能够最大程度的尊重个体的差异,切实反映患儿的具体状况。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绘画治疗,明显改善了智力障碍儿童的发育状况,使其认知得到一定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其适用价值。当然,目前绘画治疗在我国临床医学上的运用还相对较少,诸多学者或者家长对其不信任,也是可以理解。另外,要想保证该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还需要将其与我国的本土文化融合,培养更多优质的治疗师。

综上所述,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与肢体功能发育,促进其情绪稳定,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品品.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8,40(03):121-124.

[2]李菲菲,宋晨璐,刘宝根.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统计学习[J].中国特殊教育,2017(08):44-49.

[3]赵曼,王国英,殷永清.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构音矫治个案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6,29(01):113-117.

[4]高雄韵,陈卓铭,黄伟新,何朝丹,伍丽梅.智力障碍儿童的词汇训练方法设计及应用[J].中国康复,2014,29(05):340-342.

[5]孙玉淑,袁茵.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培养与教育建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0):81-84.

[6]李琳,江琴娣.学龄期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发展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09):34-38.

论文作者:蒋美鲜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蒋美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