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术后的护理论文_黄开艳, 郭利彬

消化道息肉术后的护理论文_黄开艳, 郭利彬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内三科;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总结消化道息肉术后的护理。方法:针对我院68例消化道息肉术后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常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者可发生癌变,对消化道息肉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减少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术后护理;并发症;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们对消化道息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创伤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法。消化道息肉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消化道息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选取我科收治的 60例消化道息肉术后患者,行术后针对性护理,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 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男 40例,女 20例;年龄 24 ~ 76 岁,平均 57 岁; 其中胃息肉 15例,十二指肠息肉 19例,肠息肉25例。其中多发性息肉1例,息肉大小0.6-4CM,术前均常规内镜下活检排除恶性病变。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患者术前应空腹 6 h 以上,并做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以防出血。解患者病史并做好心理护理,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 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的方法、过程,让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术前告知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治疗的必要性, 这样有利于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并常规签署手术同意书, 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一)术后禁食 6 ~ 8 h , 对于< 0. 5 cm 的小息肉术后卧床休息 6 h; 较大息肉、无蒂息肉或凝固范围较大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2 ~ 3 d,2 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屏气动作和热水浴,预防出血。术后禁食期,及时给予输液,严格遵医嘱及时、准确地补充能量。上消化道息肉切除者,需使用制酸药物。观察用药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静脉穿刺部位加强巡视,以防药液渗出致静脉炎、局部皮肤坏死,如发现渗出立即更换输液穿刺点[2]。(二)向行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治疗患者解释可能在 1 ~ 2 d 内有短暂的咽痛及咽后壁异物感,必要时可用温盐水漱口,数天后症状可自行消失[3]。同时加强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者应给适当的降压药, 以防术后出血。对于术后出血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提示有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汇报医生做对症处理。

2.2.2心理护理 :术后耐心向患者说明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治疗已顺利完成,使患者进一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使之得到温暖,能更好地配合医疗和护理。

2.2.3生活指导:术后要反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禁食的重要性。6 ~ 8 h 后如无异常,消化道息肉切除者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 ~ 4 d,如米汤、粥、烂面条等; 结直肠息肉切除者,可进少渣饮食 2周。限制豆制品及乳制品 2 ~ 4 d,如牛奶、豆乳粉、豆汁等,以减少肠道内气体。恢复期患者的饮食,可进食清淡易于消化的软食,嘱患者进食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避免粗糙、过硬及高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 不食生冷凉拌菜,忌烟酒。烹调时做到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保证各种营养物质及时供给[4]。

2.2.4并发症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出血和穿孔, 呕血和黑便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术后需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有无呕血或黑便。术后并发症穿孔的表现为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因此,要重点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及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有无压痛,反跳痛,有无腹肌强直的症状。对手术中或术后息肉残端出血量少者, 可不做特殊处理, 一般可自愈。金属夹平均留置为 9.4 d,24 h 脱落可导致再出血。 金属夹闭血管出血腹疼,应警惕穿孔,安置金属钛夹未脱落前不能接受 MRI 检查。 一旦发生延迟性出血应及时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发生肠穿孔则必须尽早手术修补[5] 。

2.2.5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有腹疼、黑便。 金属钛夹脱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 术后 6 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术后 4 ~ 12 周复查。 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跟踪随访,以及早发现初次检查时漏掉的病变,新的病变及局部复发,并及时处理[6]。 指导病人定期随访 1 -2 年, 定期复查, 了解息肉有无复发。

3.讨论:

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我科60消化道息肉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患者应积极配合护士的健康指导与饮食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创伤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法。 它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可及时观察和局部镜下处理术中出血等优点, 为患者免除了痛苦, 同时也可节约患者的住院费用 [7]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荆玉洁, 姚茹.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68例的护理体会[J]. 中医学报, 2013(B08):342-342.

[2] 宋晓梅, 马伟艳, 曹霞,等.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7(3):217-218.

[3]苑树霞.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8例的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24):172-172.

[4]王晨.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0例的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0):173-173.

[5] 姜国玲.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 138 例体会[ J] .哈尔滨医药, 2002 , 11(5):113-114 .

[6]刘兴琼, 刘富川, 李绍英.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及并发出血的护理[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3):309-310.

[7]云青青.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06例的护理体会[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9):1133-1134.

论文作者:黄开艳, 郭利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消化道息肉术后的护理论文_黄开艳, 郭利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