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是在市政桥梁桩基施工现场直接制作形成的桩,它的特点是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机械化水平高等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市政桥梁基础桩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广大市政施工技术人员交流探讨。
关键词:市政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
1 灌注桩概述
灌注桩施工技术就是预先在地面进行钻孔,再向已经打好的钻孔中注入混凝土,或者在钻孔中安装钢筋笼之后进行灌注,通过打孔,灌注的形式形成桩基础。能够为道路桥梁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在一些土质不良的施工现场中,由于土质的稳定性不够,可以通过灌注桩施工技术改变土质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适应各种施工地形和地质条件的特点,能够适用于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具有造价低、噪音小、高效节能的优势。其是现阶段,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2 市政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控制技术要点
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在现阶段的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空间。但是,实际的灌注桩施工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而且问题存在隐蔽的特性,就需要加强灌注桩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修正施工现场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确保灌注桩施工质量。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钻孔的设备的选型存在差异,就使得实际的施工工艺、流程就会有着一定的不同。
泥浆制备的过程中,预先做好设计工作,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进行泥浆的制备,这就需要选择优质的土源进行泥浆的制备。确保泥浆具有较强的粘着性。钻机安装时,合理设计钻孔的位置。做好相关设备的准备工作。钻孔施工中,确保各项施工工序的准确性,确保施工质量水平。当钻孔钻进之后,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设计标准后,移除钻机。清理钻孔,确保钻孔的成孔率,确保成孔质量。在进行桥梁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时,确保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
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满足工程需求,人员配置需要对工程量进行科学优化安排,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员和一般劳动力都合理分配,同时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符合施工特点的管理系统,以制度的方式来管理工程,提高施工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施工用各类建设材料要备料齐全,并对施工用材料严格按要求进行查验和抽检,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坚决不予采用,同时建立材料库,做到台账清晰,进出库管理科学,防止建筑材料的冒领与浪费。
工程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排查与检修,为工程的顺利开工提供设备支持,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机械故障原因,造成工程停滞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建立备用机械制度,再主要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确保有后备设备进行补充,进一步提供机械施工转化率。
4 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技术要求及施工实践
(1)平整场地,施工放样。
钻孔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加以整平,然后按设计文件进行放样,准确确定每个桩位的位置,并用木桩定位。
(2)旋挖钻机进场就位。
桩位放样结束后,旋挖钻机即可进场,并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顺序,钻机对准施工桩位就位。
(3)钻头着地初钻。
钻机就位后即可进行初钻,初钻时应以钻头自重作为钻进压力,以便更好地保证桩基精度。当钻头内充满土砂料时应将钻头旋回提出孔外,将钻头内的土砂料倒在运土车内。在将钻头提出孔外时,要注意孔内地下水位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补水,以防坍塌。
(4)埋设护筒,注入泥浆。
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埋设一定长度的护筒。护筒直径一般应比桩径大100mm,以便钻头在钻孔内自由升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调配符合要求的泥浆,以便在钻进过程中及时注入泥浆护壁。如果现场土质是比较好的粘性土,可以考虑不注入泥浆或补水,直接钻进。
(5)钻进成孔。
护筒埋设完成后即可开机钻孔,钻孔作业应采用多班连续进行,要注意土层变化,捞取渣样,以便与设计的地质剖面图核对。根据土质变化,应及时对泥浆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时应随时调整。
(6)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作业,并测定钻孔深度。
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并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清孔作业,一般采用抽浆清孔法。经清孔后的孔内沉积厚度,摩擦桩不大于0.4-0.6d(d为设计桩径),柱桩不大于设计规定。
(7)放入钢筋笼。
在完成清孔作业并经检查符合规定后,应及时、准确地将钢筋骨架吊放在钻孔内,并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被混凝土顶出,或发生位移等事故。
(8)放入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钢筋笼放置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在钻孔内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用不漏水的钢质导管进行,其内径一般为25-35cm。在关注水下混凝土的过程中,导管埋在混凝土内的深度一般不宜小于2.0m或大于6.0m。当在全套管内灌注混凝土时,应逐步提升护筒,护筒内混凝土不得过高,但不应小于1.0m,以防护筒内外侧摩阻力超过起拔能力,造成拔不出护筒。
(9)清理桩头,沉淤回填。
灌注混凝土达到桩顶时,应高出设计标高0.5-1.0m。当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对位于干处或围堰筑岛修建的桩基,即可清除桩头混凝土,开挖基坑,立模浇注承台或系梁;若处于水中则可用套箱围堰,进行承台或系梁混凝土的浇注工作,等承台或系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拆模后,即可回填桩周土并夯实。至此桩基施工即告完成。
5 桩基施工阶段技术要点分析
5.1 钻孔、制浆
开钻之前,钻杆应略提升,在防护筒中进行泥浆形成,这时要启动泥浆循环装置,确保较低处有比较结实的泥浆护壁。当钻到套管护筒下部1米左右的时候,应参考地质条件来设置钻探速度的快慢。
5.2 清孔技术
一般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处理,第一步用很大比例的泥浆将孔内的沉积物挤出,第二步往孔内注入稀释液把泥浆稀释,同时把从钻孔内流入泥浆池里的泥浆泵出,反复操作直到各种指标符合验收规范,待监理方人员现场验收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钢筋笼的设计与制作安装:
(1)工程所用钢筋必须为质量合格产品,钢筋的出厂证书和产品证明必须齐全,钢筋在工程制作之前,也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现场检查检测。
(2)设计与制作钢筋笼。制作钢筋笼之前,应根据钢筋笼的设计规格和技术参数,采用加强筋的成形制造的制作工艺方法。参考桩基础的钢筋笼的大小来决定,由于桩基础尺寸通常较长,一般采取分段处理的升降方式,井口焊接方法。在钢筋加工前要进行钢筋调直和清洁去污工作,用于加强钢筋与混凝土二者间的粘结强度。焊接接头需要现场取样检测,一般从焊接完毕的钢筋中获取焊接头来进行检测,以检测焊接质量是否可靠,通常每个测试组采用100个接头为一组进行试验检查。
结 语:
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中常用的施工技术,首先针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相关材料能够符合规范标准,再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钻孔、钢筋笼制作、灌注的各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并由有效的质量控制技术实践,实现对市政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增加道路桥梁的服务年限和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陈亚超. 浅谈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164.
[2]王魁林.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J].市政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02:191-192.
论文作者:彭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钻头论文; 土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