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评估论文_陈芙蓉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人民医院 贵州 毕节553300

【摘要】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含呋喃唑酮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Hp根除的有33例,Hp根除率为73.3%,研究组Hp根除的有40例,Hp根除率为88.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根除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呋喃唑酮;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339-02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症,具有发病快、发病急、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常见的诱发因素为胃黏膜保护不足和感染幽门螺杆菌等,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可以有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我院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标准,排除了严重肝肾疾病和近期接受了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在一个月内都没有接受手术治疗,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45例。研究组45例,女性21例,男性24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7.2±2.3)岁;平均病程(3.5±1.6)年,穿孔直径(6.5±1.8)mm;对照组45例,其中女性有20例,男性有25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7.9±2.2)岁;平均病程(3.6±1.8)年,穿孔直径(6.3±1.6)m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含呋喃唑酮的方案治疗,给予1.0g阿莫西林胶囊、40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3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口服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1个疗程,每个疗程14天。

研究组患者采用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采用四联疗法,500mg克拉霉素、40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3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和0.1g呋喃唑酮,每天2次,连续治疗1个疗程,每个疗程14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变化的人数分别为37例、6例和2例,缓解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变化的人数分别为21例、16例和8例,缓解率为8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患者的胃酸异常分泌、生活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等具有紧密的关联[1]。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患者十二指肠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大部分的患者都表现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在临床治疗中,也一般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患者进行治疗[2]。在十二指肠溃疡的传统治疗中,一般采用阿莫西林胶囊、泮托拉唑钠等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虽然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也导致了细菌耐药性增大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同时还使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更加困难。因此,在临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式[3]。呋喃唑酮是一种合成的抗生素,属于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可以对细菌的氧化还原酶进行干扰,从而使细菌的核糖蛋白和一些其他重要的大分子合成受到抑制,最终使细菌的代谢出现紊乱,同时会对细菌的DNA造成一定的损伤,最终阻断细菌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菌凋亡,实现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4]。此外,呋喃唑酮由于是一种合成的抗生素,因此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因此很容易在临床上得到推广[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8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中,Hp根除的有33例,Hp根除率为73.3%,研究组Hp根除的有40例,Hp根除率为88.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根除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本研究结果与王美娟等关于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6]。说明采用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良好,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钟燕敏, 赵秋枫, 戴蕾,等. 含呋喃唑酮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25(10):2233-2235.

[2]高桂珍.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19(1):940-941.

[3]张莉, 代小松. 四联疗法和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6(7):20-21.

[4]吕志发, 谢勇, 吕农华,等. 含呋喃唑酮三联和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8):69-70.

[5]张艳秋. 对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9):125-126.

[6]王美娟, 陈伶俐, 吴健标. 含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11(15):145-146.

论文作者:陈芙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评估论文_陈芙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