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胡英娜

(攸县人民医院儿一科 湖南攸县 412300)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分析,从实际结果中寻求最佳改善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者为讨论的对象,入选的患者100共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进行探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喜炎平,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则为8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的分析上,观察组也显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其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即分别为96%和82%。结论 利用喜炎平、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性保障。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喜炎平;西咪替丁;静脉滴注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从病因上看是由于消化道感染所引起的,而这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多发于儿童群体,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从临床治疗的措施上看有很多,且不同的治疗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者为讨论的对象,着重分析喜炎平、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价值,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者为讨论的对象,入选的患者100共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进行探究,每组5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在4个月到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0.6)岁。从治疗的一般资料上看,两组患儿无论是性别、还是年龄、发病情况等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退热、补液纠正机体酸碱度及电解质紊乱、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等措施[1]。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0-15mg/kg西咪替丁+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喜炎平,2mg/kg喜炎平+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根据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实际情况治疗5-7d。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在评价标准方面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其中,显效指患儿在治疗三天后不良症状消失,且粪便情况恢复正常;有效指患儿治疗三天后病情有明显好转,全身症状也得到康复;无效指患儿治疗三天后无明显改善,全身症状依然存在,粪便的性状也不对,具有恶化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除此之外,我们将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治疗满意度的调查,在了解的过程中改善治疗、服务的水平,从患者的角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数据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专业软件SPSS19.0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选择用均数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则为8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x2的值则为10.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在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的分析上,观察组也显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其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2所示。

此外,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家长更佳注重对该疾病的防范,特别是传染类疾病,多表示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治疗过程中也更佳关注用药是否会产生副作用等,而儿童年龄较小,缺乏配合度,这些也是导致静脉滴注不顺利的原因之一。患儿配合度低,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患者家属满意度也会随之下降。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疾病的种类和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多具有传染性质,因此得到了家长、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对疾病的发展产生了关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热点。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消化道疾病的一种,而这些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中,很多家长对疾病的发生和预防缺乏认识和了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于秋天,具有2-3天的潜伏期。从临床症状上看,多伴有高热、呼吸道问题以及腹痛、呕吐、恶心等。而该病毒在腹泻上的病情时间较短,多为3-5天[2]。

于婴幼儿群体而言,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得到完整的发育,因此,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较低,这也是疾病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治疗的角度上看,其治疗时间长、难度高,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患儿,其治疗的依从性差,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3]。抗病毒仍是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原则,但由于常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具有较强依赖性,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耐药性,从而不利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快速获得显著效果。

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阻滞剂,给药后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及直接抗病毒作用达到疾病治疗效果,对H2受体予以有效拮抗后使粘膜下炎症、渗出减少,炎性物质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破坏程度减轻,腺体分泌下降、肠腔压力降低。此外有研究显示,西咪替丁给药后还可对机体免疫系统予以相应调节;对双氢睾丸酮受体实现竞争性阻断使双氢睾丸酮水平提高,通过抑制前列腺素释放减少发热反应中枢介质;对胃酸分泌有效抑制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达到促进退热、缓解呕吐、增强免疫功能等辅助治疗目的。

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因此部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予以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并无法获得理想疗效。基于此,现阶段临床接诊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后大多选择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此举有利于通过不同途径达到疾病治疗目的,显著避免因个体差异所致疗效不理想情况。

喜炎平属于常见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其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与此同时,能够对各类病毒、病菌进行抵制。从喜炎平的应用成果上看,更多的是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而它的主要成分则是穿心莲内脂,是水溶性药物[4]。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抗病毒治疗,从而有利于促使患儿的平滑肌达到松弛的状态,肠蠕动减少。此外有研究显示,喜炎平属于中成药制剂,其内含主要成分穿心莲内酯磺化物由纯天然中草药经分离纯化而来,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其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性较为理想。

从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西咪替丁后,该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西咪替丁的对照组(80%),在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显现出了自身的优势。这两项基本的数据都说明了采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更为有效。家长放心,小儿安心,这也是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关于预后改善,需要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进行多方面关注。

综上所述,利用喜炎平、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性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名震.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综合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7(08):224-225.

[2]史良俊,王俐.西米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15):2962-2963.

[3]徐东克.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9):151-152.

[4]弓艳玲.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4):15-16.

论文作者:胡英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胡英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