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途径论文_马伟杰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途径论文_马伟杰

浙江钱塘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404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管理,需要从政策法规与相关制度的层面加以约束,并就建筑项目施工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全寿命周期制定有效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于施工人员、质量监督与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岗位责任制,以确保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能够得以落实。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完善策略

引言

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利国利民,工程质量更是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应牢记自身的责任,加大工程监督管理的工作力度,使施工各环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良好的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秉持着绿色、共享、提升、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开发出探索新的、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并且保证建筑施工的总体效益,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包含甚广,其中主要包括房屋、道路、桥梁等,这些工程都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建设工程质量高低是衡量一个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外观再完美的工程如果质量出现问题,那么一旦出现隐患,会大大降低人们对它的评价,也会使百姓对监督管理部门产生质疑,不利于社会稳定团结和经济平稳发展。

1.2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因素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简单的说就是要对所有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监督管理,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中,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建筑材料、现场管理、工程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

2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

如今,我们国家对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规定和法律法规,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很多细节的问题没有做到位,不光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的各方面的制度不是很完善,从而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就是更各部门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找到主要的负责人,还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去解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2建筑施工单位对于质量监督管理意识薄弱

在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项目的效益方面,同时大部分的建设单位都没有去重视质量的监管工作,认为其不能真正的改变建设工程的质量,所以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没有去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系统,这样就导致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体制的作用越来越小,最后形成监督质量管理力度逐渐弱化的清情况。

2.3监管职责不明

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方面关系到很多部门,涉及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而且各个主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就造成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权利和义务比较复杂,从而使监督职责不够明确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实质上来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是一个事业单位,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创新,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少,这样就会对监管部门的运转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就导致监督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了没有人监管的情况。除此之外,很多监督单位不光是承担质量的监督工作,还要对其控制的工作负责,由于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从而使很多实际的质量监控责任难以落实,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建设工程监管工作的展开。

2.4材料控制环节薄弱

在建设工程中,建筑材料是最基础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对材料进行选购,在进行选购的时候也没有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管控,这样就会出现材料和施工实际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很多单位在工作的时候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策略

3.1完善监督管理政策制度

首先需要从管理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层面加以完善,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确保严格贯彻与落实,以便于实际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1)健全建筑许可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只有申领了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才可以进行施工,并确保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顺畅。(2)确保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得以执行,并保证招标投标过程的公平性与公开性,避免“围标”“卖标”的情况产生,确保中标企业拥有合理的施工方案与完善的施工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确保建设工程环境的良好,同时也能够改善质量监督管理环境。(3)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对施工现场的干部职工行为活动加以约束,以避免有损建设工程质量的情况发生。

3.2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从施工准备阶段、实际施工阶段与竣工验收阶段都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对各种准备工作与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管理与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施工阶段,对实际需要投入使用的各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都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从材料选购到材料进场都进行完善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并加强建筑施工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施工设备不会在外部环境或人为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与性能问题。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抽查与检测,确定检测项目、实践与检测人员等,确保质量检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此外,还可以按照施工层次构建系统性的质量监管程序,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层次,例如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等;建设工程项目可以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线工程与检验批次等。同时确保每一层次之间符合施工工序的具体要求,将大的质量监督管理目标细分为小的质量监督管理任务,以此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强对于现场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训,是质量监管的基础性建设工作之一,应当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质量监管培训内容,例如就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而言,专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应当放在质量管理与检测方法上面;现场的技术人员则需要培训其质量监督与管理理论、质量控制标准与施工技术规范等,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从职业素养培训而言,需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质量管理与控制理念植入到工作人员心中,并敦促工作人员加以落实。同时,也需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任务明确落实到每个岗位上,确保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认知自身在质量监管方面的任务与职责,有效约束其活动与行为,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可以快速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避免由此产生更大损失。

3.4建立施工巡查制度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进行巡查监督。巡查监督与普通的日常监督存在着差异性的地方,它要求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有重点的进行监督。例如,以住房工程建设为例,住房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排水功能是否能够通常,无渗漏;混凝土的浇灌的程度和保暖问题、通风问题等。这就要求监督人员对这类的问题进行实时监督,在建设中重点把控,一点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建筑就要立即拆除,重新施工。在质量监督上,要求监督人员对每天施工人员施工的部分进行质量的检查,一经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必须督促负责人员进行重新施工直到符合施工标准。

3.5建立竣工验收制度

竣工验收的施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1)在施工工程进行竣工时,监督人员必须对建筑进行最详细的、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要求施工队伍进行整改,如果建筑中出现重大失误,要追究建筑队伍分责任,坚决不能让质量有问题的建筑进入但人们的生活中,为生活安全带来隐患。(2)完善工程质量的投诉机制,以居民楼的工程建筑为例,一旦住户在使用中发现工程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对积极的性相关部门反映,施工单位要根据居民的问题对建筑进行调整维护,不断完善自身的责任感,避免出现逃避责任的现象。(3)在建筑出现要种事故的时候,例如,地基下沉等情况时,施工公司必须坚决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积极协助各方人员,共同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建筑进行维护。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专业性强,系统化的综合管理。它需要我们将各种控制因素综合起来,发挥各参建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开展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履行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建筑市场的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孔 元.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实践途径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093.

[2]张 丹.浅析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科技投资,2017(14):56~57.

[3]林 斌.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及加强措施[J].新业主: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7):86~87.

论文作者:马伟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途径论文_马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