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MBA教育的隐忧与创新_mba论文

论我国MBA教育的隐忧与创新_mba论文

论我国MBA教育的隐忧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忧论文,论我国论文,M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MBA教育的现状和隐忧

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而在中国设置MBA学位和试办MBA教育的工作,则始于1991年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进行MBA培养的试点。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截至2001年4月,全国已有62所院校培养MBA,累计招收MBA生47000人,已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

由于得到政府的重视及社会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推动,中国MBA教育发展很快,并经历了两大转变,即MBA教育的教学体系从单纯地照搬国外模式转变为目前充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再设计;MBA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从不被重视转变为目前成人学历教育的热点。然而,中国的MBA教育毕竟起步不久,各院校MBA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是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存在许多隐忧。

在课程设计方面,因MBA教育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一个项目,应该特别强调实用性,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中国的MBA教育却并非如此。首先,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课程仿佛为专业研究管理学的人士开设的,MBA课程与普通管理类硕士生的课程差别不大。其次,教材缺乏。有了成功的课程设计还需有与之对应的教材,目前采用的工商管理教材大部分是泊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的,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科书如出一辙。诚然,我们要认真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更要在虚心学习国外先进东西的同时适应国际各种规则,并成为国际新体系中的合格一员。但是,由于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出现了国际上和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经济时期,用传统的经济学已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MBA教育急需一套适应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当前特殊历史时期的管理理念的教科书。再次,案例缺乏。中国MBA教育也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案例数量太少,尤其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情况的案例少之又少,这使我们的MBA丧失了不少模拟真实的机会。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贯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填鸭式,但MBA教育的教学方法则应是启发式、讨论式。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获得应付未来需要的实用知识呢?作为实践之浓缩的案例教学已成为MBA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比如哈佛的MBA生每年要分析800到1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2~3个,这样高密度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们获益匪浅,许多人在毕业多年后还时常翻开学生时代的笔记,从那里寻找处理手头问题的答案。而我国组织案例教学的困境在于科学、详实地反映中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太少,类似新闻报道的案例称不上有研究价值。这就导致我国MBA教学仍主要局限于系院式专家的理论教学方法,从而也就很难培养出出色的企业家。

在师资队伍上,MBA教育的师资在国际上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有Ph.D(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就是要求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里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由于管理是特别注重实践的,管理的理论基于实践才能发展,才有意义。所以西方从事MBA教育的教授们都有压力,觉得自己不能离开实践,要和实践紧密联系,必须到公司去担任实际的职务。为了培养出理想的师资队伍,美国管理学院一般都与工商界保持着密切联系,教师经常到企业从事顾问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教学案例。而国内的相当多师资本身就没有系统地学过管理,很多是从相近学科转行过来的。这些师资往往缺微观,也就是实践这一环节,有相当一部分人毫无企业实际运作的经验。这种从未下过水的“游泳教练”,又怎么能教会别人游泳呢?

鉴于这样的现状,在MBA教育依然火爆并得到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今天,有识之士已经发出这样的质疑:我国的MBA教育若不实行改革、未雨绸缪的话,那么它失宠的那一天是否也将很快到来呢?

二、实现我国MBA教育的三个创新

从美国的情况看,技术进步引发的巨大需求使管理教育进入了黄金时代。据《商业周刊》调查,美国公司1999年用于经理层培训和教育的经费达16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我国的情况却迥然不同,一方面许多人抱着极大的热忱进学校学习MBA课程,而另一方面毕业的MBA并未受到企业界的特别青睐。这里固然有我国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管理层次上不去的原因,更有学校未能提供市场需要的人才这一关键因素。随着21世纪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需要一大批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人才来应付日益复杂、日益国际化的企业管理。此外,随着外资企业的增加,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大规模登陆,他们的中级管理层面需要大量的中国本土管理人才。可见,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将会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持续高涨。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MBA教育必然纳入国际一体化的竞争,对中国巨大的教育市场早已虎视眈眈的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必然会大举进入,一场对生源、对师资的争夺大战将日趋激烈。所以,为我国输送高级管理人才的MBA教育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国内的管理学院必须居安思危、寻找差距、奋发图强,勇于在MBA办学观念、体制、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变革,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得MBA教育的核心价值真正在我国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1.在MBA办学观念上——正本清源

MBA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硕士学位在某种程度上是其附带的纸质证明,即MBA虽然是硕士头衔,但首先是一门职业的教育和培训,它的目标群体是Married But Available(虽有家室,但有好机会仍会招之即来)——这描述了MBA学生的特征:业界精英,事业有成。令人遗憾的是,学位的概念从1991年就与MBA教育一起引入,而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在中国却姗姗来迟,直至今日,中国工商界才真正开始带着渴求的心态讨论什么是职业经理人。造成这一错位的原因,表层是中国MBA教育者缺乏经验,深层则受制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考试由手段被异化为目的,小学如此,中学、大学如此,MBA教育也难免此难。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市场发育不全。MBA教育本来就是市场的产物,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有机体的随机互动,资本对能兼得天时、地利、人和的职业经理人要求很高。而计划经济更像一台庞大而运转有序的机器,它更多的是需要这台机器上的一颗螺丝或一个齿轮。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计划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时,中国主要需要螺丝钉,MBA教育也自然供给不了什么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然而当今天市场已经成为中国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当无数民营经济组织迸发出强劲生机的时候,呼唤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成为社会对中国MBA教育最主流的需求。中国MBA教育对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回归已势在必行。

2.在MBA办学体制上——市场导向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投资办的,计划经济色彩较浓。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产业化的思想已经扣响中国大门,而MBA教育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工商管理的课程,看来在中国的教育走向产业化的进程中或许还能扮演一个急先锋的角色,因为MBA教育的引入已对中国教育体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中的大学教育还是一般的学术训练,而MBA教育是一种职业性的训练,它将中国职业化的教育渐渐引入大学。MBA教育本身作为市场的产物,一定要面向市场,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面向政府。这种差异典型地反映在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MBA教育进行合格评估所确立的评价标准上,包括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等,是中国特色和政府取向的,和验收重点中、小学一个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标准中很难看到国际普遍认同的市场取向,比如反映供需状态的录取率、学生毕业后的年薪。国外如此定标准,是因为MBA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必然追求回报。MBA教育之所以“言必称哈佛”,就是因为源于《财富》的调查,哈佛商学院毕业的MBA,年薪排在全美商学院之首,且世界500强企业家中,有76%出自哈佛商学院。因此,MBA就业市场是最有力的评价标准。现在已有院校出现招不满计划招生数的情况,某些院校培养的MBA“毕业即失业”已不再是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培养是合格的。

对于一个需要付出数万元人民币来学习的课程,学生们无疑是寄予了厚望,因为MBA教育实际上是个人的一种投资行为,不能不计较其投入与产出。因此,学生和学校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教育由国家包干的情况下,我们把学生更多地看成是一种产品,而MBA教育则更强调把学生当成客户,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他想从MBA教学中得到什么。此外,既然MBA教育对于学生是一种投资行为,那么如果我们的MBA教育收费依然像其他研究生培养收费一样由国家统一制定标准的话,那也很成问题。因为不同的学校,其教育质量不一样,声望不一样,统一的收费标准意味着强迫不同档次的产品卖同样的价钱,这不符合市场规则。在MBA考试录取制度上,我们过去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书面考试,而未来管理人才所需要的素质单靠考书本知识是考不出来的,国外非常注重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面试非常重要。但我们国家现在依然用联考的方式来招收学生,使得国内的MBA学生主流逐渐异化为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考生年轻化是这两年非常明显的趋势。这些年轻考生很擅长考试,分数很高,而真正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可能忙于业务难以取得高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与MBA教育主旨背道而驰的逆淘汰,影响了我国MBA教育的质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都承认中国的MBA教育整体差距还很大,但这种差距不仅在于我们的数量和质量,最重要的在于我们的体制。国外是一种竞争型的体制,国外的MBA教育也是经历了几十年的竞争与淘汰,才形成了今天较规范的教学质量与模式。而我们还是由政府管制的体制,这样就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这可能是制约中国MBA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只有竞争才能出精品。在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国际竞争,而不仅是国内竞争。我们的体制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的话,那无异于作茧自缚。现在我们担心教学质量降低,所以依靠政府来管理,靠政府来审查,殊不知这最终使得我国MBA教育只能维持一个很低的水准。像任何一个产业一样,教育质量也是通过竞争才能提高,竞争以后大家才会注重声誉,才能创出品牌来。若仅靠计划,施教者没有培养一流MBA、建设一流商学院的内驱力和相应的素质,试图用计划教育的土壤来培育市场经济之花是不现实的,在这种环境下接受MBA教育,作为被教育者其不满意度可想而知!

3.在MBA办学模式上——企学共建

MBA教育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己任,但MBA并不等同于职业经理人,而只是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条件。那么,MBA需要再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呢?南京大学副校长洪银兴教授在2001年3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MBA发展论坛”的发言中指出,中国MBA与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区别是学位与岗位的不同,MBA是学位概念,而职业经理人是一种岗位名称。从学位到岗位,其内在素质是发展的,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是MBA专业知识的深化与发展,而企业作为一个平台,给MBA提供了经营管理企业、操作实务的经验,充当了MBA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位成功走向岗位成功的桥梁。

实际上,MBA教育塑造和提升的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方法,而不是教人去做某一件很具体的事,如果不能正确取舍、独立判断,总是盲目跟在热潮后面去追,只能永远被动,对如今这个知识更新周期急剧缩短的时代就更是如此。所以,MBA研究生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当然需要获取学位,但更需要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学力!这就要求老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有个比喻: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相比满腹经纶可谓学富五车,但却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美国学生仅有一车知识却很善于将其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对美国学生来说“知识就是力量”,可对中国学生却是“知识没有力量”。这反映了我国教育中实践环节的极度匮乏。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MBA学的是管理而不是管理学,可老师是研究管理学而不是研究管理的,很可能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其它组织,你如何让他教你管理而不是管理学?当然,我国许多管理学院的教师也经常给企业、政府做咨询,只是由于体制上的制约,这些活动往往是个人行为,既不能形成规模以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又不能把实际经验转化为教学优势使学生受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MBA教育的理想模式。中国MBA教育真正走出襁褓,还需要企业界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支持,需要中国的管理学院主动走出校园,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更加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所以,走双赢的“企学共建模式”应是理想之举。

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参与到MBA教育中来,发展商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关系,一可使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二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三可以实现专家和企业家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专家有理论优势,企业家有实践优势,专家和企业家共登讲堂,携手讲学,无疑是中国管理教育的一大幸事。目前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已感到高级管理人才在企业未来之路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有计划地投资。如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国际大公司在几年前就分别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南开大学商学院等校合作开展管理培训;海尔集团、长虹集团等数家国内企业也开始运作,培养一批复合型MBA人才。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在积极行动,频频与企业主动合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于2000年3月合作创建了北大企业家研修院,共同培养面向21世纪的市场化实战型高级专门人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2000年聘请了25位经济管理界的知名人士作为MBA的特聘导师与学校共同培养MBA。这批特聘导师中既有主管经济、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政府官员,也有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特聘导师的职责是每年给MBA学生举办一到两次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特聘导师所在单位作为MBA的实习基地,特聘导师参与指导MBA学生的论文,承担MBA学生毕业论文的评阅工作。企业家对特聘导师制度这种MBA的创新培养模式非常认同,反响热烈。

总之,中国需要MBA,因为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进程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循环中,中国将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全球性竞争挑战、能够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指点江山的优秀企业家。但我们同时必须承认,中国的MBA教育任重而道远,因为它不仅应培养市场经济的推进者,其自身也必须成为变革者。

标签:;  ;  ;  

论我国MBA教育的隐忧与创新_mb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