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固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35800
摘要:框架剪力墙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主体结构之一,其具有高抗震力、高刚度以及较大受力度等不仅能够提升建筑整体抗剪力性,同时也因其这些特性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刚度及使用寿命,是提升建筑质量及利用率、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为此,本文结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对该结构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为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水平、促使我国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应用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正逐步加快,而我国建筑与过去相比无论是结构、外形还是特征等均有了较大改变。随着各类建筑的出现,我国城市形象及经济得到推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日上升,但由于城市面积有限,但人口对于土地及建筑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使得高层建筑不断被建设出来,以保证解决用地紧张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及使用效率,框架剪力墙也被研发出来,并不断在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受到一直好评的同时起到提升高层建筑整体强度、 扩大建筑内部空间以及提高建筑稳定程度的作用,是现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较为先进的墙体施工形式之一。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要点
框架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结构之一,具有重要作用。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该结构的施工水平,则必须通过加强对该结构特点的了解,才能有效找出施工重点,推升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在对框架剪力墙进行施工时应满足一下几个要点:
第一,提升抗震能力。框架剪力墙因其结构特点,能够对外界的震动进行分散,有效降低震动对整体结构带来的影响,进而实现抗震效果。而在不同施工建筑、施工技术要求中,我国相关建筑规范制度中对于剪力墙的抗震程度也有不同的规定,而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设计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程度。
第二,提升刚度。通常情况下,如果施工中建筑基底的弯矩已经达到了建筑总弯矩的20%,则极易对整体框架剪力墙的刚度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基底弯矩提升至总弯矩的80%,整体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在此时则达到最小度,对整体建筑产生极大威胁。为此,不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抗震力进行加强,同时也需要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其刚度,满足建筑标准。
二、框架剪力墙施工时应注意的规范要求
第一,整体结构特点。为了保证一级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要保持框架剪力墙的原结构,然后以设计方面的重点及相应的施工技术为依据,要不断优化框架结构的体系。第二,分析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行设计或者钢筋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框架结构大重量、大体积、移动难、改变难等特点,施工前必须对框架结构的模板参数以及施工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对潜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在施工途中出现不可挽救的情况。在相关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实际工程与设计方案的要求不能保持一致,可以考虑将剪力墙的设置量减少,尽最大努力保证位移的限制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中的钢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比较重要的施工部分是钢筋的施工,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钢筋施工使用的钢筋材料必须与施工要求标准保持一致,同时完善的钢筋材料试验报告必须具备,为了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的钢筋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的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搭接长度以及搭接的位置、焊接方式等都要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的钢筋施工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施工方可依据建筑工程的钢筋搭接的具体施工情况,采用不同的搭接技术或者施工方式,建筑工程钢筋的搭接施工一定要与相关搭接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钢筋施工中的柱箍筋接头的排列设置一定要按照交错排列的方法,始终保证建筑工程的箍筋转角和建筑工程竖筋的交叉点保持垂直的状态,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柱节点加密箍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应以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的钢筋施工情况为依据,绑扎施工要选择合适的绑扎工艺。
此外,在对模板进行加固时,有时候需要采用对拉螺栓的方式来对模板进行加固,而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工艺复杂,而且也比较浪费钢筋。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对拉钢片代替对拉螺栓。通过使用扁钢制作的夹板布置在横板缝中,然后将纵向间距设置为600-900mm,横向间距设置为300mm,并使用U型模板卡具和模板肋固定好,不仅提高了模板的整体性和刚度,并且也保证了柱截面和墙体的几何尺寸,操作流程简单,不需要在模板上进行打孔,保证了模板的使用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益。
2.混凝土施工
(1)该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
第一,混凝土材料配比人员在对该材料进行配置时,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施工规范制度及法规标准严格控制每种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比例,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材料配置过程的控制,如果一旦出现配比不符合施工或配置过程不合理,不仅对混凝土材料造成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对配置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产生极大威胁;第二,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必须对材料进行振捣,将搅拌过程中混进的空气挤出,提升材料密实度。而在具体浇筑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浇筑过程及顺序,通常情况下在浇筑时,施工单位多数会选在低层进行浇筑,将底板牢固性提高后再由下至上匀速缓慢地浇筑,同时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气泡应立即进行二次振捣,并在振捣时注意避免对钢筋的磕碰;第三,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在初凝后应当立即对混凝土墙体加以养护,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洒水等方式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并保证在混凝土终凝后持续洒水养护,将养护时间控制在7h左右,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果。
(2)避免大体积混凝裂缝出现的技术应用
第一,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把控,例如粗细骨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材料,同时注意水泥标号,禁止将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以免出现水化热程度增大的情况,而为了进一步降低水化热现象,除了可将部分石灰材料替换成粉煤灰等矿渣以外,还可在其中加入减水剂等材料,从根本上降低裂缝的形成,通常情况下,可将水泥控制在250kg/m3,;第二,可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利用刚纤维等纤维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成为纤维复合性混凝土,不仅有效对混凝土中存在的缺陷互补,同时也可提升混凝土整体刚度,提高其结构稳固性,降低裂缝出现概率;第三,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混凝土是一种物理材料,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因此,混凝土的坚固性与刚度大大减弱并出现裂缝,所以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并将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测量与监控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还可以使用一些电子测温设备,使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得到数据的支持,只有模板的施工质量与标准保持一致,并且质量的检验与验收完成后,施工队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四、结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梁柱框架,这些框架大部分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它具有强大的承受力,且水平力较平衡,同时能够根据数量的不同,为高层建筑建设提供灵活的空间。由于其方便性和稳定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而这些都促进了框架剪力墙本身技术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娴.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8).
[2] 王国华.浅析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1).
论文作者:朱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框架论文; 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