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探究与实践论文_许 静

中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探究与实践论文_许 静

■ 许 静 新沂市第八中学

一、 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逐步国际化、开放化,英语学习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在中学阶段英语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如何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来为学生策划出适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英语教学活动仍值得不断地实践与探究。为了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英语课程标准中把中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定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不断提高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中学英语活动化教学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学英语教师们都在自己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与经验,从而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语用能力。

二、 何为英语活动化教学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中学英语活动化教学可以理解为通过教师自主精心备课,以策划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目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性地学习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生生交流中,产生信息差,从而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各自的学习研究成果,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当我们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饶有兴趣、主动投入学习,学习效果会明显变好。学习有效就会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成功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三、 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那么通过哪些策略能够组织高效而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策略1 活动化教学的小组构建

合理地构建活动化教学小组时具体实施活动化教学的良好保证。于是我们结合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老师的意见,将学生按三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划分。当然这样的小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任课老师,及组员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旨在为组员们之间培养默契,增强小组的学习能力,激发团队协作意识,从而为英语课堂活动化教学做好铺垫。

策略2 高效的备课策略, 即课前导学单的设计

为了在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明确目的,有的放矢,我们展开了课前导学单的设计,实施下来也的确提高了英语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预习反馈、读一读了解一下

比较级语法,形容词比较级构成:

1. 单音节词(包括部分双音结词)

(1) + er: old→older short→shorter

(2) 结尾e不发音+r: nice→nicer late→later

(3) 重读闭音结双写最后一个字母 +er: fat→ fatter big→bigger thin→thinner

(4) 辅音字母+y 结尾的 将y变i+er: heavy→ heavier busy→busier early→earlier happy→happier

2. 多音节词(包括部分双音节词) 在该形容词前+ more beautiful → more beautiful careful → more careful delicious → more delicious

例子: The flower is more beautiful than that one. 这朵花比那朵花漂亮。

3. 不规则变化:

good, well(身体好的) → better bad, ill → worse little → less much(many) → more

预习反馈为知识拓展,语法强化,该部分学生应该能够自主分梳理,通过阅读后能够强化记忆,然后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环节可以让组长分工,比如多音节词的变化规则较难可以交给组长或2号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单音节词的变化规则可以让3号或4号种子选手上台阐述。这样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又学会优势互补,从而增强小组的综合实力。

策略3多样性教学任务的策略在英语课堂上,我往往通过任务来进行知识要点的巩固,任务往往有:编对话并表演(Make a dialogue),做采访(Make an interview)等,用小组构建过程中,通过以强带弱的,自由组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团队意识激发了个人潜能,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与交流,少走了弯路,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素材积累型的阅读输入类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语言文本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 通过字典,查生词,了解文意,然后让每位组员挑选自己喜爱的读一读,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情感渗透性的语言输出类的教学活动。在英语活动化教学中渗透情感表达。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教学环节——母亲节你将为你的母亲做什么?(穿插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态的复习)

题干:母亲节你将为你的母亲做什么?写一写,小组交流一下,然后上台与大家分享。

A: When is the May Day?何时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B: It’s on ... 在几月几日

A: What did you do on May Day?在劳动节你干了什么?

B: I... 我干了……

A: The Mother’s Day is coming so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your mother?母亲节快要到了。 你打算为妈妈干什么?

B: I am going to ...

一名女生任娜娜写了这样一个对话

A: When is the May Day? 何时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B: It’s on the first of May. 在五月一日

A: What did you do on May Day? 五一国际劳动节你干了什么?

B: I did housework. 我干了家务。

A: The Mother’s Day is coming so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your mother?母亲节快要到了。 你打算为妈妈干什么?

B: I am going to wash clothes for my mother.我打算为我妈妈洗衣服。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心事,抒发了情感,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运用着语言。我激励学生如果你打算这样为母亲过节,那么请你落实为行动。学会说道做到,我相信这样的实践会让学生觉得更有意义。

第三,小组合作性的笔头输出类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小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小组合作是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形式,尤其是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语言的笔头训练实际上是一节课的拓展,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策略4 活动化教学呼唤灵动的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灵动的教师,我们可以用书籍来丰富自己,从书籍中找到他人的智慧。我品读过郭思乐教授的《天纵之教》一书,从书中我深深感到:作为教师,我们给予学生外在再大的推力,也比不上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力来得更触动学生。

此外,灵动的教师还需了解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个体学习以及团体协作的能力。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很明显觉得学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英语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其结果是知识学得不完整,学习效果不理想。此时教师要给予树立正确的导向:学生出现了错误,我们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者批评。在学习过程中,当他们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过分自卑,自我否定,失去自信和自我评价过低等不良后果时,教师将很难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反之当学生只要有所进步,教师和同学就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慢慢地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那么我们的教学方法他们更能接受,我们的教学理念也能赢得他们的认同,最后促进教学相长。

结语

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还需要不断地积累,怀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努力”的信念,借着活动化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这一神奇的画笔,我将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们描绘出一张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使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论文作者:许 静

论文发表刊物:《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3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中学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探究与实践论文_许 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