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奥运会适应21世纪发展的战略思考_中国金牌论文

我国女子项目适应21世纪发展的奥运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运论文,女子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从1984年参加第23届奥运会以来,已经连续五届参加举世瞩目的奥运比赛,并取得优 异的成绩。特别是27届奥运会取得金牌第3的突出成绩,中国女子更是做出了卓越贡献,引 起全世界的关注。今年是女子进入奥运会100周年。本届奥运会新增加了23个女子项目,在 总共300个金牌项目中,女子项目占到了120个。这一方面反映了女子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另 一方面也说明了女子在奥运舞台上将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女子在奥运战略中的地位

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经常出现中国的巾帼英雄。金牌榜上,女子要占大半个天。在中国奥 运军团中,女运动员已成为夺取金牌的主力,不仅体操、游泳、跳水、射击破记录夺金牌, 女子乒乓球、女子羽毛球是生产金牌的“机器”;女子竞走、长跑,威震田坛;就连对抗激 烈的柔道、跆拳道、足球、篮球、垒球也曾夺金掠银;女排更有五连冠辉煌的战绩;击剑、 自行车、赛艇等都是世界水平;女子举重100%的摘金率,更令各国选手望其项背而兴叹。总 之,只要中国女队员参赛,就势必为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她们是金牌的有力争夺着。中国女 子不仅过去、现在,而且将来也将是奥运军团中的主力军。

2 我国女子奥运项目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参加27届奥运会女子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来看(参见表1、表2),有如下几点。

2.1 优势项目巾帼不让须眉

一是灵敏类技艺型,如体操(占金牌33%,奖牌63%)、跳水(占金牌40%,奖牌50%);二是非 身体接触类的对抗项目,如乒乓球(占金牌50%,奖牌50%)、羽毛球(占金牌63%,奖牌75%); 三是安静型、准确类,如射击(占金牌33%,奖牌50%);重量级项目,如举重(占金牌80%,奖 牌57%)。这些项目是中国运动员的特长,并已逐步成为中国的优势项目,自重返奥运大家族 以来,这些优势项目在中国军团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军 团夺金的走势。

然而与以往相比,在27届奥运会上,这些优势项目不约而同地面临到来自对手的强烈冲击 ,夺金之路并非坦途。有些甚至是九死一生,像女子举重69kg级,林伟宁仅凭着体重稍轻的 微弱优势拿到金牌;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在女单16进8时曾置身只差1分就被淘汰的悬崖边; 女子跳水也非所向无敌。虽然,中国选手凭借昂扬的斗志与顽强的毅力,笑到了最后,但险 情的加剧亦表明中国军团在这些项目上的优势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动摇。另外,女子体操和射 击在夺金能力上还不及男子,体操主要在动作编排,音乐的选编,动作的稳定上需多向俄罗 斯和罗马尼亚学习;射击需在稳定的心态、准确的目测和健康的体魄上多下功夫。由此看来 , 这些优势项目有坚实的实力基础,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要保持长盛不衰,今后肯定要付 出更大的努力。

2.2 身体接触类的对抗项目

如柔道(金牌2块,奖牌4块);跆拳道(金牌1块)、击剑(奖牌1块),这说明中国女子历来具 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敢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即使在欧、非、拉运动员的强壮体魄的威慑 下 同样也能占上风。女子柔道、跆拳道如能在大级别项目上敢于挖掘人才,悉心培养,相信在 不远的将来它们也将成为我国奥运会夺金的优势项目之一。

2.3 田径长距离项目

如田径中的女子竞走、长跑都有奥运金牌在手,并且女子跳远、女子铅球、女子4×100m等 项目都具备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且,女子4×100m还获得了决赛权,这证明体现体育实 力的田径大项,中国女子也敢于挑战,并有一些收获。

但我们必须看到田径是奥运基础大项,我国女子在田径项目中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 一段差距,我国女子田径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我国田坛要多几位像马俊 仁、王魁那样敢于挑战冷门和弱项的“魔鬼教练”,去科学有效地开发中国女子的巨大潜力 。

2.4 对抗性强的集体球类项目

虽然本届奥运会集体性球类项目无一问津奖牌,但我国女子球类项目有多项已达世界水平 。如女排曾获得过“五连冠”的辉煌成就;女足、女篮、女垒,都曾获得世界亚军,离冠军 之路也只是一步之遥;这次奥运会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连连拼杀了世界排名一二的球队德国队 和荷兰队,确实让世界体坛刮目相看。由此可见,中国女子集体性球类项目具有与世界体育 强国抗衡的基础和能力。

目前,我国女子球类集体项目受到一定的冲击。一是我们技术创新不够;二是队伍青黄不 接。另外一个主要因素与我国的奥运战略步骤也有着因果的联系,在夏季奥运会的300块金 牌中,篮、足、排、手、棒、垒等集体性球类项目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在体操、跳水、举 重等个人项目中,1名优秀运动员有获得多枚奖牌的可能。而这些集体性球类项目动辄数十 人,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不知要超过个人项目多少倍,所得者不过1枚奖牌。因此,不少地方 的集体性球类项目纷纷下马,在设项上采用“短平快”。从投入和产出角度看,这种做法似 乎有一定道理,但大砍集体性球类项目的后果,也可能会制约我国在奥运竞争技场上的竞争 ,不利我国运动项目间的协调发展。如我国只有6支女子曲棍球队可供国家队选材,但就是 这支国家队在悉尼奥运会上却接连打败2支觊觎奖牌的队伍,确实令人称奇。试想,如果有 坚实的政策和群众基础作保证,我国女子球类集体项目再创女排当年“五连冠”的辉煌,那 将是指日可待。

总之,我国女子项目较男子项目发展更全面,对世界体坛的挑战性更强。我们的女子奥运 金牌主要来自跳水、体操、举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个别项目尽管也 “镀过金”或是处于世界较高水平,遗憾的是没能形成持续的更大范围的冲击波。要想在金 牌数上向第一集团发起冲击,除了巩固优势项目外,恐怕还得扩大夺金项目,发展冷门和落 后 项目。因此,从奥运战略角度出发,高度重视我国女子奥运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女子项目建设的奥运战略

面对21世纪国际体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对我国女子项目建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 女子项目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施奥运战略的改革,办出我国自己的特色。

3.1 发展趋势

我国女子项目建设将逐渐超越我国男子项目建设,并以全面、全方位、绝对的实力展现在 奥运舞台,以独特的方式引领世界体育潮流。21世纪我国奥运战略将重点开发和发展我国女 子项目建设,形成全国女子齐备战的大好形势。我国女子体育工作者的地位日趋提高,优秀 女运动员、优秀女教练员、优秀女科研人员不断涌现,并为加强世界各国体育的交流与合作 做出卓越的贡献。

更能体现我国女子项目建设独特优势与特色的是,其发展将逐步达到“三多”、“三种特 色”、“三个优化结构”。“三多”:一从社会上寻求多个运动员输出支撑点。根据我国体 育运动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大自主办队力度,增加办队活力,必然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办队 ,一般有:与有关省、区、市联合办队;与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联合办基地;与有关兄弟 院校联合办队;与有关科研所联合办队;与有关企业或社会团体联合办队;与国外、境外高 校或社会团体建立交往关系。二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要,努力培养多类型的体育专门 人才。三为适应社会复杂的、多变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办队,如职业队和业余队,高等 院校办的高水平运动队和企事业单位办的优秀运动队等等。

“三种特色”:一是我国女子项目建设要有优势项目、拳头项目,具有世界水平的运动人 才。二是我国女子项目建设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三是我国女子 项目建设要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引导国内乃至世界科技潮流。

“三个优化结构”:一是优化我国女子项目建设的总体结构,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 益协调发展。二是优化我国女子项目建设的功能结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全民健身、 信息咨询、产业开发于一体,发挥综合功能作用。三是优化我国女子项目建设条件结构,包 括精干有力的组织体系、先进的场地设施、现代的科研仪器和信息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与 良好的训练环境等。

3.2 发展的主要对策

女子项目建设应以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运动能力为基础,重点抓好优势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 。各地区可根据自己运动队的规模、专业优势、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资源优势,确定本地的发 展方向和特色。国家可根据各地区方向和特色的不同,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投入力度,增 强其办队实力。

充分利用各体育院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高校联合建立三结合的 高水平运动人才训练基地,有关省、区、市和行业体协与高校联合办优秀运动队,为提高我 国女子运动技术水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供优良的人材和科技优势。

加强素质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21世纪奥运战略发展的需要,今后的女运动员 应培养成为“知识面宽、素质较高、运动能力拔尖”的专业人才。

建立名师战略,确立体育名师的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已成为体育 战线刻不容缓的任务。名师战略有二大工程,一是名师培养奥运冠军工程,让名师实行目标 责任制,有财权、有选择权、有训练自主权;二是名师人才培养工程,让名师培养接班人, 把他们宝贵的训练经验传下去,培养更多的名师。

标签:;  ;  ;  

中国女子奥运会适应21世纪发展的战略思考_中国金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