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

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

王艳碧[1]2008年在《不同类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和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觉、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近年来发展性阅读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造成阅读障碍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且阅读障碍儿童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群体。在英语系统中,研究者越来越重视阅读障碍的差异性。汉语由于它自身所特有的与表音文字所不同的特点,加上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得在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和结论相对零散,也不一致。本研究在系统总结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前人的研究多数把阅读障碍作为一个同质性个体进行研究,很少有关于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儿童的研究。此外由于目前心理学者对一般阅读模式研究的深化,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研究者更加倾向于用认知特点来说明阅读困难问题,但是很多研究者还只是从某一个角度作某一方面的研究,很少有关于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加工缺陷方面的系统考察和研究。然而我们认为,不同阅读障碍儿童组内认知差异性应该存在,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发生的加工缺陷可能不同,有的可能发生在语音意识方面,有的则可能出现在语素方面。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儿童的信息加工特点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选取小学叁年级的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并按照阅读成分模式理论,把被试分成解码障碍组、理解障碍组和双重阅读障碍组,同时选取与实验组儿童的生理年龄、智力水平、教育环境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控制组,从语素意识、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快速命名、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六个方面探讨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儿童的信息加工特点。在研究一中,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差异。对控制组和叁种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儿童进行与中文阅读有关的6个方面的认知测验。其中有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数字快速命名、数字短时记忆、言语工作记忆,此外还加入了目前在汉语中被日益重视的语素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者在不同的认知测验得分情况不一致,在各项测验中都存在显着差异。研究二主要是探讨不同认知成分对阅读障碍的区分问题。研究一得到的结论是通过组群平均数得到的,但这些认知缺陷和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的发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些不同的认知测验,哪些能够真正把叁种不同类型的阅读障碍区分开来呢?于是我们通过Logistic回归探讨认知成分对阅读障碍的区分问题。结果发现,对区分叁类阅读障碍亚类型和阅读正常组有显着作用的认知变量并不相同。当我们将叁类阅读障碍合并成一个总体,研究对区分阅读障碍和阅读正常儿童有显着作用的认知变量时,结果只有语素的产生和言语工作记忆两个变量效果显着,说明这两种认知因素在阅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叁主要研究不同类型阅读障碍儿童内部的认知差异性。我们采用标准差法,研究阅读障碍中各种认知缺陷的比例,发现各种比例是不同,语素缺陷比例最高,从阅读障碍内部分析来看,各组存在的认知缺陷范围和程度不同,其中双差组存在的缺陷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研究四,探讨从两种不同角度得到的阅读障碍亚类型之间的关系。我们采取聚类的方法,从认知角度形成新的阅读障碍亚类型,然后探讨从阅读成分角度和认知成分角度得到的亚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作记忆缺陷组的人员主要是理解障碍组和控制组成员组成;语素-语音缺陷组主要是有解码障碍组和双差组组成;语素-语音-短时-工作记忆缺陷组中理解障碍组儿童占大部分,其余是解码障碍和双差组儿童;无缺陷组全部是由控制组组成;全缺限组是解码障碍组和双差组组成。

曾守锤, 吴华清[2]2004年在《学习不良儿童的工作记忆》文中指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和数学学习不良儿童在言语工作记忆和执行性功能上存在缺陷;数学学习不良儿童在视-空工作记忆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关于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存在视-空工作记忆缺陷尚存在着争论;关于这种缺陷究竟是一种发展滞后还是发展缺陷尚存在着争论,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一定关系。目前该领域在学习不良与工作记忆的因果关系,工作记忆测量材料的效度及其敏感性,工作记忆与其它认知功能的关系上面临挑战。因此,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多变量的统计技术,革新工作记忆的评估方法和技术,阐明工作记忆在各学业领域及亚领域中的作用及其内在工作机制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曾保春[3]2003年在《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阅读障碍作为最常见的学习障碍,尤为得到关注。采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来探索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加工机制,才能真正使这类研究达到一个更深更精的层面。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状况,一方面促进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阅读障碍儿童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工作记忆容量的角度和抑制机制的角度——对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进行了系列探讨,共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运用两种技术从工作记忆容量的维度来探讨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实验1a引入了短时记忆的概念,实验1b运用了匹配组的程式。实验2运用错误分析的方法从抑制机制的维度来研究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实验2a采用了标准设计的句子广度材料,而实验2b则采用了混合设计的句子广度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1,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的测量中都有差异;工作记忆上的组别差异与言语短时记忆是无关的,即在言语短时记忆删除之后,工作记忆仍存在组别差异。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问题部分归因于语音回路的效能,也归因于一般存贮系统。 2,与句子听力广度测量高分组在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工作记忆测量相比较时,有无阅读障碍的匹配组之间没有差异,亦即不存在组别×工作记忆任务种类的交互作用。言语系统和视空系统均从一般执行性系统中获取资源。 3,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句子广度测验的回忆中出现更多的侵扰(即出现更多的错误);控制了前摄干扰后,两类儿童仍然存在差异,阅读障碍儿童在特定通达和限制功能上存在缺陷。

陈立[4]2014年在《初中英语学业不良者阅读发展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跨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是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英语学习热潮的兴起,对学生第二语言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与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西方大量有关拼音文字阅读的研究证实阅读能力的发展既依赖于一般认知加工,又受语言文字特性影响。那么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其英语阅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水平学习者(尤其是学业不良者)在阅读过程会有哪些认知特征,本研究将以母语为汉语的初中生为被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主要包括叁项研究内容:研究一对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汉语和英语阅读过程中认知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汉语阅读方面,英语学习优良者各方面认知技能发展良好,而英语学业不良者在语素意识上表现出一定困难;在英语阅读方面,英语学习优良者各方面认知技能发展良好,而英语学业不良者在文字解码、语素意识上发展不足。研究二对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在文字解码、语素意识、言语工作记忆、阅读理解等能力上的表现进行跨语言研究。研究发现,英语学业不良者在语素意识、言语工作记忆技能上的表现存在跨语言的一致性;而在文字解码技能上表现存在跨语言的差异性;同时,英语学业不良者的阅读困难可能存在跨语言的共生性。研究叁对影响学习者英语阅读发展的各项认知技能与英语阅读理解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语语素意识是影响学习者英语阅读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与单词解码、言语工作记忆叁者共同影响学习英语阅读发展,而汉语各项认知技能对学习者英语阅读影响不大,学习者汉语阅读发展和英语阅读发展可能是分离的。

米晓丽[5]2016年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力研究》文中认为从注意力的角度研究阅读障碍的成因是当前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以阅读障碍儿童(以下简称为DD),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以下简称为CD)、阅读水平匹配组儿童(以下简称为RD)为被试,从视觉注意力广度以及视觉注意力转换两个方面探讨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加工能力以及它们和阅读之间的关系。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组别(DD组、CD组、RD组),因变量为视觉注意力广度成绩。任务范式为报告任务范式,包括全部报告任务和部分报告任务。通过分析叁组儿童在视觉注意力广度上的差异,以探讨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力广度是否存在缺损。实验二,采用3(阅读障碍儿童,生理年龄匹配儿童,阅读水平匹配儿童)*8(时间间隔)*2(任务类型:单任务,双任务)混合实验设计来研究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力转换能力,任务范式为快速序列加工任务。同时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前人研究可知,工作记忆广度和视觉注意力之间存在重要关系,因此本研究还对叁组被试进行了工作记忆广度的测试。结果显示:1、在视觉注意力广度测验中的全部报告任务上,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视觉注意力广度缺损,但是在部分报告任务上,阅读障碍儿童并没有表现出缺损症状。然而在控制了工作记忆广度成绩之后,叁组被试在视觉注意力广度测验上的成绩均没有显着差异。2、在视觉注意力转换测验上,控制工作记忆广度成绩的影响后,在单任务的八种时间间隔条件下,DD组儿童与CD组儿童以及RD组儿童相比,正确率并无显着差。控制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后,阅读障碍儿童在双任务中的成绩依旧显着落后于生理年龄匹配组,且由于时间间隔和组别之间交互作用存在,表明阅读障碍儿童在双任务中表现出注意转换延迟。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不存在视觉注意力广度缺损。2、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力转换能力发展迟滞,而且可能表现为深度注意瞬脱效应。

王晓辰[6]2010年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及正字法缺损的认知过程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性阅读障碍不仅是学习困难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语言认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西方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起步较晚,对阅读障碍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对阅读加工过程中内在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揭示语言加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阅读障碍的成因,并可为后期的干预提供帮助。当前研究者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大量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但较少从心理加工机制角度加以探讨。本研究以PASS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基于PASS理论的DN:CAS认知评估系统为主要测评工具,并结合改编的言语认知测验,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小学生的认知加工机制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研究一考察了测量工具——汉化版DN:CAS认知评估系统的信效度。结果表明:汉化版的DN: CAS具有良好的信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PASS四因素模型不论是从统计分析结果还是理论基础上都胜过(PA) SS叁因素模型,这与Das等人的理论较为吻合。同时本研究采用小学3-5年级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为CAS的结构提供了支持,也为下个阶段大范围内的标准化过程提供数据上的参考,表明PASS理论和DN: CAS适用该年龄范围的我国青少年儿童。研究二采用改编的言语认知测验对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及其缺陷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发现:3-5年级的正常组儿童已经具备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的能力,但是阅读障碍组儿童在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和中文听写上的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本研究引入阅读水平匹配组与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任务上的成绩均明显差于生理年龄控制组和阅读水平匹配组;阅读障碍组在快速命名和语音记忆任务上的成绩不如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缺陷,这两种缺陷可能是阅读障碍儿童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缺陷;阅读障碍儿童在快速命名和语音记忆上的不足可能是发展迟滞所致。同时,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上存在缺陷的人数最多。研究叁考察了不同年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PASS认知加工特点。结果发现,PASS四个认知加工均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低年级儿童的PASS认知加工能力明显不如中高年级儿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CAS 12项分任务上的成绩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引入阅读水平匹配组与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阅读障碍组在表达性注意、言语-空间关系和继时性加工叁个分任务上中的成绩均不如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由此可推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表达性注意、言语-空间关系和继时性加工上存在的不足可能是由于发展迟滞所致。同时,大多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内部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阅读障碍儿童在继时性加工上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存在缺陷的人数也最多。现有关于PASS理论的研究仅仅考察PASS过程对英语阅读的直接关系,而未涉及语音和正字法加工。PASS认知过程与汉语阅读关系的探讨还尚属鲜见。研究四结合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PASS认知加工与汉语阅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对汉语阅读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的阅读过程中,它们的作用有所差别。语音意识对阅读流畅性、识字量和中文听写都具有很好的解释效用,对它们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快速命名对阅读流畅性和识字量的解释和预测力度仅次于语音意识,但是无法预测中文听写;语音记忆对识字量和中文听写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但是相对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语音记忆的解释力相对微弱。正字法加工对识字量和中文听写具有直接的预测和解释作用,对阅读流畅性没有直接的影响。可见,与拼音文字一样,语音加工和正字法加工也能够对汉语阅读产生影响。PASS认知加工对汉语阅读的预测作用也不尽相同。计划与汉语阅读叁个任务均不存在相关,对汉语阅读不具预测和解释效力;注意对汉语阅读具有较好的解释效用,能够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和中文听写;继时性加工能够预测汉语的阅读流畅性和识字量;同时性加工对识字量和中文听写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继时性加工对语音意识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同时性加工对正字法知识具有独立的贡献。虽然同时性加工对语音意识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较之同时性加工对正字法加工的影响则略显微弱。继时性加工能够超越语音意识的影响,预测汉语阅读流畅性、识字量和中文听写的独特变异。同时性加工能够超越正字法加工和语音意识的影响,预测识字量和中文听写的独特变异。

林于萍[7]2016年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两大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存在及障碍发生率问题;二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的认知问题,其中主要探讨了语音加工问题、正字法缺陷、语素缺陷、记忆问题、形-音-义联结问题。此外,对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

朱冬梅[8]2011年在《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执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阅读障碍(Dyslexia)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指儿童在智力水平正常,没有脑功能器质性病变,并获得充分教育的情况下,仍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困难的症状。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的主要亚型之一,在拼音文字的文化中,发生率为4.5%-17.5%左右,并且学习障碍患者中的80%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汉语为表意文字,其特征异于表音文字,最初研究者认为汉字语言体系中不存在阅读障碍,但研究表明,汉语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为3.26%-10%之间。阅读障碍的高发生率使其成为10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涉及了多个领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工作记忆的认知模型能够比较有效的解释不同领域、不同语言条件下阅读障碍的特征,逐渐成为阅读障碍研究的热点。而工作记忆中与阅读过程最为相关的执行功能也开始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阅读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缺陷的理论,从流行病学、行为学、脑功能等不同层面开展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机制研究,为我国阅读障碍儿童的诊断、干预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执行功能缺陷理论对于探讨汉语阅读障碍的病因学有着重要意义,脑电的特异性成分能够为诊断阅读障碍的生理指标提供参考。第一部分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目的:探讨汉语儿童阅读障碍及其亚型的发生率与分布特征,探讨其个体、家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城区叁所小学叁-五年级学生共1048名,应用《儿童学习困难筛查量表》、《联合型瑞文测验》、《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汉语阅读能力测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筛查和资料收集。结果:检出广义汉语阅读障碍儿童74人,检出率为7.1%,狭义汉语阅读障碍2.7%,3.4%。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阅读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完成家庭作业有困难(OR=8.117)、儿童无固定阅读时间(OR=2.250)。阅读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是:父亲的文化程度(OR=0.552)、父母教育态度一致性(OR=0.334)。结论: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涉及了个体、家庭多个层面。因此,阅读障碍的预防和矫治需要受到家长、学校的共同重视与配合。第二部分汉语儿童阅读障碍执行功能的行为学研究目的:从行为学指标,探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存在执行功能的缺陷。方法:采取病例一对照的研究方法,从3-4年级中选取汉语阅读障碍儿童26名,及正常对照儿童26名。研究采用Flanker Task范式测量了儿童的抑制功能,采用Number Switch Task测量了儿童的转换功能。结果:抑制实验中,在一致情境下,阅读障碍组与正常组准确率、反应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10,P=0.28;t=-0.80,P=0.43);不一致情境下,两组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3);两组辨别力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2)。阅读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转换任务的错误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无转换任务上的错误率差异具有边缘显着(P=0.07),而转换消耗、反应时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阅读障碍儿童的抑制能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阅读儿童。阅读障碍儿童的转换能力具有一定缺陷。第叁部分汉语儿童阅读障碍执行功能的脑机制研究目的:从脑功能层面,探讨汉语儿童阅读障碍执行功能缺陷的脑机制。方法:采取病例一对照的研究方法,从3-4年级中选取汉语阅读障碍儿童16名,及正常对照儿童16名。研究采用ERP技术记录了两组儿童在完成Flanker Task范式和NumberSwitch Task中的脑诱发电位特征。结果:两组儿童在两项任务中的行为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实验设计达到脑功能研究的要求。在抑制任务中,阅读障碍组儿童在额叶的P300波幅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t=2.19,P=0.036);在转换任务中,阅读障碍组儿童在N2、P3b的波幅上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P3b潜伏期较长(t=-2.059,P=0.04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阅读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在脑激活时程中也存在明显的异常。并且异常主要表现为快速提取和认知监控的缺陷,并且,该缺陷为一般综合性缺陷而非语言特异性缺陷。

刘芳[9]2011年在《3—4年级汉语阅读障碍认知诊断测验初编》文中指出目的:通过3-4年级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之快速命名及工作记忆缺陷的认知诊断性测验研究,探讨其结构内容和属性掌握模型,为其诊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及专家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测验的理论架构和项目。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先列出3-4年级学生掌握在快速命名和工作记忆上的基本属性。再对属性进行归纳,确定了4种属性及其属性层级关系。经叁次预测分析,形成A、B两套题本。题本由两个分测验(即快速命名和工作记忆)和7个项目(快速命名3个项目,工作记忆4个项目)组成。采用个别施测方式,获得有效样本314,其中,A、B本正常儿童122和113,障碍儿童35和44;重测样本均为10(间隔时间为7-10天);复本样本12;同时效标样本各15,预测效标55和58。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构的属性及属性层级关系模型拟合良好,A、B本项目属性及属性间的层级关系均可接受。IRT结果表明,A、B本难度参数为0.96—2.83和0.80—2.74,区分度参数为-2.53—-0.22和-3.13—0.02。规则空间模型结果表明,阅读障碍儿童在快速命名和工作记忆上的能力参数值,A、B本分别为-2.40—-0.04和-3.11-0.98;79个被试中除4个未成功归类外,其余均成功归类,归类率为95%。从被试掌握属性的归类情况来看,8种典型属性掌握类型中,判归在掌握类型1、4、5、7的障碍儿童人数较多,A本为82.9%、B本为84.1%。四个基本掌握属性中,A、B本的掌握概率分别为37.14%—94.28%,3.36%—97.72%。其中命名速度的掌握概率最高,句子理解的掌握概率最低。被试中存在命名速度缺陷的障碍儿童为23.4%,存在工作记忆缺陷的儿童为64.4%,而两种缺陷同时存在仅为4%。A、B本复本信度为0.85,重测信度分别为0.97和0.96,α系数分别为0.86和0.87,同时效度分别为0.87和0.94,预测效度分别为0.72和0.84;命中率分别为87%和93%。结论: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阅读障碍认知诊断测验符合心理测量学的优良标准。能为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和工作记忆缺陷提供诊断信息。

蒋春蓉[10]2014年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特点》文中研究指明Baddeley工作记忆模型理论在阅读障碍研究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该理论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负责信息的短时存储和加工,它由四个子成分构成:语音回路(言语工作记忆)、视空模板(视空间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和情景缓冲器。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具有较强的形-音对应规则,拼音文字的阅读与语音加工密切相关,对视觉加工需求低。以拼音文字为材料的研究中,较一致地认为阅读障碍存在言语工作记忆缺陷,但是对于阅读障碍是否存在视空间工作记忆缺陷有很大的分歧。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形、声、义相结合,没有拼音文字强烈的形-音对应规则,透明度低,字形复杂,需要很强的知觉空间知觉能力。同时,在现代汉语中,有80%-90%的汉字为形声字,对汉字声旁信息检索与语音加工有关。那么,汉语阅读障碍是否也存在言语工作记忆缺陷和视空间工作记忆缺陷?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都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资源,它们各自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言语工作记忆由语音存储装置和发音复述装置构成;视空间工作记忆由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构成。本研究基于Baddeley工作记忆模型理论,致力于研究汉语阅读障碍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特点,对此进行了叁项实验研究:实验一采用视觉押韵任务,比较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阅读正常儿童启动发音复述机制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功能特点。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结果表明,在启动和非启动复述任务中阅读障碍组的正确率显着低于阅读正常组,且反应时显着高于正常组;障碍组在启动和非启动任务中反应时有所降低,但是正确率也显着降低,说明阅读障碍儿童未能有效启动发音复述机制,阅读障碍儿童言语工作记忆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存在缺陷。实验二采用视觉图形记忆任务,比较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阅读正常儿童的视觉客体工作记忆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功能特点。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得分显着低于正常组儿童,据此推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存在缺陷。实验叁采用Grossi广度范式,比较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阅读正常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特点。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得分显着低于正常组儿童,据此推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存在缺陷。

参考文献:

[1]. 不同类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研究[D]. 王艳碧. 西南大学. 2008

[2]. 学习不良儿童的工作记忆[J]. 曾守锤, 吴华清.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3]. 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D]. 曾保春.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4]. 初中英语学业不良者阅读发展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跨语言研究[D]. 陈立.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5].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力研究[D]. 米晓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6

[6].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语音及正字法缺损的认知过程基础[D]. 王晓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问题研究综述[J]. 林于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8]. 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执行功能研究[D]. 朱冬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9]. 3—4年级汉语阅读障碍认知诊断测验初编[D]. 刘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10].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特点[D]. 蒋春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