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赣跨栏文化的现代化_壮族论文

论壮赣跨栏文化的现代化_壮族论文

论壮族干栏文化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壮族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TU-05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887(2000)01-0047-07

干栏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时期里所创造,经过不断的积淀而形成,并世代相承下来,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文化含量最为丰厚、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壮族及其先民的安居乐业及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壮族地区和全国一样,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民族欲求发展变革以及希望改善其居住生活条件的内在动力,使包括干栏文化在内的壮族传统文化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调适,使之有机的衔接起来,在传统的基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构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风貌的现代文化模式,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辨,并作出正确的回答和抉择。

一、壮族干栏文化的质态

关于壮族传统干栏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相适应相衔接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问题,首先需要对传统干栏文化的质态和功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估。

其一,壮族干栏文化是以干栏住居建筑为主要特征或载体的一种文化类型。它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等三大要素构成,是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创造,并经过不断的改进、发展和积淀而形成的,故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世代传承下来。是一定时期壮族社会经济、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筑技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及民族心态的综合反映,凝聚着壮民族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乃至超越自然的智慧和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富于创造的精神,饱含着壮民族深厚的情感。但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在干栏文化体系及其内涵中,大致包含有三种质态的文化成分:一是超时代;二是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成分,可与现代文化相衔接并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三是存在着局限性、落后性或消极性因素。所谓超时代性的文化质态,主要是体现在壮族及其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在营造住居建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和保护自身的安全与繁衍方面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和富于创造的精神,以及勇于探索、不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创造才能。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进取和创造精神,才使干栏建筑结构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且从原始简陋的窝棚式巢居逐步向结构合理、紧密稳固、平衡对称、功能优良的干栏建筑发展;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建材资源,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使得干栏建筑结构日趋丰富多样,稳固耐用;与此同时,壮族人民还以开放与宽容的心态,积极学习和吸收汉族先进的建筑技术,将之融入本民族的干栏建筑之中,以完善、提高和发展其干栏建筑及其文化。这种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和富于创造以及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它不仅成为历史上推动壮族社会及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变中,仍然需要这种积极进取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只有坚持这种永不满足现状的积极进取精神,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经济才能不断地发展繁荣,其民族的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其二,在壮族传统的干栏文化中,具有凝聚着壮族能工巧匠的才智,闪耀着人类文明光华的优良成分和合理因素,可以与现代文化相衔接相融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首先,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于自然的认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稻作农业生产,奠定了壮族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了适应稻作农业发展的需要,壮族及其先民选择了依山傍水、近邻田地、地基厚实、地势高凸、向阳通风的地形或地点,立村建寨,营造干栏以定居。选择这样的地理形势作为聚落点,是人们长期的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既方便了生活,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其次是聚落分布的合理性。壮族及其先民选择和开辟新的聚落定居点时,考虑到了环境的容量,即每一个聚落周围都有足够的可供其居民耕作的田地及活动空间。其三是重视在聚落四周种植竹树,绿化环境以及对聚落周围自然生态的保护,有利于聚落四周水土的保持和环境的美化,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以利于人们永久的定居生活。其四是干栏建筑结构和居室布局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壮族干栏以各个个体家庭为单元,或独立成幢,或相连成排;居室中以木板分隔成厅堂、卧室、储藏室、厨房、阁楼、望楼(凉台)等,并设置有楼梯、栏杆、晒排等附属设施,还有用来围养家畜的栏圈,其居室空间及其附属构件各具功能,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人们生理性和心理性居住生活的需要。鉴于壮族地区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区情,在现在或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稻作农业仍将是壮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仍将是壮族社会发展的基础,稻作生产仍将是壮族主要的生业方式,人们仍将在先辈们开创的村落和开垦的土地上居住、生活和劳作。依山傍水近田而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其绿化以及合理的干栏建筑结构等优良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继承和发扬。

其三,在壮族传统干栏文化体系中,存在着一些落后或消极的因素,不利于壮族社会向现代化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或摒弃。壮族的干栏文化与其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是建立在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故而一直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文明发育阶段,其赖以形成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贫乏,与此相适应的认识能力也是肤浅、朴素乃至低下的,人们的一些观念意识也是落后、保守乃至消极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干栏文化中所存在的浓厚的鬼神信仰观念,从村落到居室,层层设立守护神,企图通过对神灵的崇拜和祈求,借助神灵的威力,保护村落和居室的安宁,达到驱邪禳灾、避凶就吉、人丁兴旺、生活富足的功利目的。这种神灵信仰观念及其崇拜仪式,虽然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和崇拜,但使人们生活在弥漫着鬼神迷信的氛围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人们的思想,消磨了人们的斗志,影响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其次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壮族及其先民虽然历来重视村落小环境的绿化和水源林或风水林的保护,但对其居住生活的大环境的保护意识则比较淡薄,特别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传统的炊煮方式(即以山林中的柴草为薪),造成了不计后果的乱砍乱伐,植物被砍伐殆尽,山石裸露,岭头光秃,造成了自然生态的失衡、水土的严重流失和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一些地方出现了农耕生产乃至人畜饮水的缺乏。其三是许多山区的壮族村落,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经济的落后,干栏建筑结构多较简陋,建筑工艺粗糙,建筑质量低,而且多实行人畜同居,火塘设在厅堂的一侧,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环境卫生较差,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其四是长期的小农经济及稻作农业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定居生活,塑成了壮族安土重迁、眷恋故土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重农轻商的观念,即使是居住在交通闭塞、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深山区,人们也不愿意离开故土,移居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也不愿外出从事其它产业,既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前的扶贫工作带来了难度。这些落后、消极的文化因素,显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对壮族地区的现代化将起到制约和阻碍作用。

二、干栏文化的现代化思考

壮族传统干栏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意识的现代化。要摒弃或破除其中的落后和消极的鬼神观念及风水迷信思想,改变其安于现状、安土重迁或重农轻商的保守观念,树立起学习现代文化、相信和崇尚科学的思想及积极进取的意识,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之中,推动壮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次是因地制宜。从壮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建造新的聚落或住居建筑时,要立足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营造技术,改革不合理的居室布局结构,使之更完善更实用。需要指出的是,干栏文化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干栏建筑及其文化的全盘否定或摒弃,而是经过筛选和过滤,有选择地继承和保留其中的优良或合理成分,融入现代文化的因素,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分与现代文化中适合民族地区需要的成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既具有壮民族特点又充满现代文化营养成分及其特质的文化模式。因为居住建筑的功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功能,即满足人的生理和实用性的需求;一是精神性功能,即满足人的生理性的需求。就物质性功能而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现代建筑无疑会比传统建筑的功能更完善、更适用,更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将来的建筑也会比现在的建筑更完美,将来的建筑必然会取代现代的建筑,这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就其精神功用而言,全新的现代建筑未必就比传统建筑优越。这是因为在民族的传统建筑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其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反映了其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共同的心理素质,而且还洋溢着自由、浪漫的精神,凝结人生无尽的绵绵情思,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比如壮家的吊脚楼,依山取势,傍坡临坎,巧借云雾松竹,依托青山绿水,清淡素雅,山影情趣盎然,给人以纯朴和和谐的自然之美,这是异态的现代建筑所无法比拟的。尽管民族传统建筑中作为物质功用的使用价值不及现代建筑,但它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容、世俗的人情与浓厚的乡土气息,是现代建筑所望尘莫及的。因为越是现代化社会,人们的情感越丰富,就越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越需要了解和回顾古老的历史。而壮族干栏建筑作为文化的精神功用那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它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是现代的、将来的建筑都难以取代的。因而,干栏建筑的现代化,必须从壮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传统的基点上,吸收现代文化的因素,保持其民族特色。而现代化的民族特色,是由文化的民族性决定的,它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是作为民族共存亡的超时代的核心部分,则使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扎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由此而决定了现代化的民族特色。所以,现代化必须适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才能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民族的选择和行动,才能在其民族社会中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

三、壮族传统干栏文化的继承和改革

壮族传统的干栏文化是壮族及先民在长期的历史时期里所创造和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故而在其文化体系里,既有合理或优良的成分,也有其局限性、落后性或消极性因素。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局限性、落后性或消极性便会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在改革开放和现代潮流日益猛烈的冲击和感召下,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共同面临着既要继承和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对传统文化中的局限性和落后性进行改革,同时还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的成分,以实现民族的进步与繁荣。另一方面,更要看到传统干栏文化中优良的、合理的和文明进步的成分,使壮族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创造成就,认识到本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和创造价值,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发扬干栏文化的优良传统,革除其中的落后弊端,吸收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成果,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素质,借民族文化历史的精神,构架起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发展壮族新的住居文化。

1.干栏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在壮族传统干栏文化中,有哪些合理或科学的文化成分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时代特征的民居建筑模式中继承和发扬呢?

首先是寓含和体现在干栏文化体系中的具有超越时代的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和善于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精神,需要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和发扬光大。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及其先民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与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地摸索和开辟了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生存方式,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且还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和闪耀着人类文明光华的文化成就,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了营造和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壮族及其先民不断摸索,因地制宜,发明创造了既适合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居住,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或民族风格的干栏住居建筑。在居住生活过程中,不断改进和采用新的建筑工具及营造技术,不断提高其建筑工艺,对干栏建筑结构进行改造,使之从原始简陋的窝棚式逐步发展成为结构紧密稳固、居室高大宽敞、布局合理实用的典型干栏住居建筑,其居住功能亦日趋优越完善,并具有实用、安全、舒适的特性,满足了人们居住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其民族的生存、繁衍和不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居住条件。这在生产力和人们的生存能力尚较低下,自然条件也较险恶,经济又比较落后的社会条件下,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没有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如果不善于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其民族就不可能生存和繁衍下来,其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进步,其经济也不可能发展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包括居住生活)条件也就不可能得到改善,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淘汰。现代化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需要壮民族自身的努力奋斗,需要从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实际出发,走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壮族地区特别是广大乡村的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居住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总的来看,其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其民居条件的起点还比较低,而且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许多偏僻山区的壮族民居还很简陋,多数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居住条件基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初级,距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要改善壮族的居住条件,发展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提高民居建筑的质量,仍需要作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需要继续发扬团结互助、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现代的先进文化及建筑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建筑水平,以实现民族居住文化的新发展。

其次,壮族聚落住居的位置、分布及其布局,即使从现代的科学眼光来审视,仍不乏其合理性乃至科学性。壮族及其先民将村落建于山岭脚下的缓坡、河流隈曲的台地或平峒中的台地上,背依山岭,前临江河或旁有水源,前面开阔,邻近田地。这样的村落基址地质结构稳定,土层深厚,适合建造永久性的聚落建筑;其地势高敞,视野开阔,有利于光照和空气的流通,保持聚落空气的清新和充盈活力之气,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聚落附近有丰富的水源和充足的耕地,使聚落居民有了可靠的生活来源。壮族地区聚落的分布与规模,大抵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既维持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又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福于人,而且还有利于各聚落之间人们的相互联系与交往。特别是壮族群众历来重视对聚落环境的绿化和水源林、风水林的营造与保护,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防止聚落附近的水土流失,改善宅区的小气候及其环境质量,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及聚落居民的安居乐业。所有这些,是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居住生活中,经过不断的摸索,不断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顺应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结果,也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鉴于壮族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增长、环境容量及生业方式的实际,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其聚落的分布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其聚落规模则有不断扩大之势。面对着有限的环境容量和资源,面对着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移民搬迁的安置与新居建设中,应继承和发扬壮族在聚落基址的选定、聚落布局、聚落营造以及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合理性科学性因素及其优良传统,选择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利地形建造新的聚落点,在聚落布局上要注意环境容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尤其不要占用良田,要重视聚落环境的绿化,种植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竹树,加强对住地周围水源林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以保持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是壮族干栏建筑结构和居室布局方面所具有诸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存于壮族民间的造型规整、紧密稳固、高大宽敞、功能优良的干栏建筑结构和居室布局,是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居住生活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营造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居住生活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的结果。在宅基的选定、建筑和干栏的朝向方面所具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选择高敞和地质结构稳定的坡地作为宅基,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然后进行开辟和平整,形成一个宅基平台,前面或两侧的松土边缘,用石块围砌,填土夯实,既整齐美观,又使宅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干栏构架的稳定和居住的平安。在建筑材料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用。木材丰富的地方,采用全木结构;木材不足的地方,则采用当地盛产的石料或土坯、夯土筑砌成墙,形成木石或土(包括土坯或夯土)结构;木材短缺的地方,则以石料或土坯、夯土为主,屋顶檩条和楼层仍用木料构成。在干栏的建筑结构上,工匠们创造了抬梁式、穿斗式或梁柱式等适应干栏空间划分、地形、地势变化的简单灵活的结构体系。特别是桂北的和桂西地区的干栏建筑中的穿斗式,利用杠杆和平衡对称的力学原理及瓜柱与吊脚柱承檩的构造方法,获得了增大空间结构跨度、减少立柱,节省木材的良好效果,成为富有独创性的建筑结构。利用不同规格的木料,以几何形的构架原理,以无数个规整对称的方形或三角形,构合成干栏的骨架,形成构合紧密、均衡对称、环环相扣的干栏整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即使是局部地基塌陷,由于木结构的杠杆与拉力作用,也不会影响干栏整体的平稳性。如果需要搬迁,只需拆开干栏木构件,到新址便可按原样完整的构合起来。工匠们精巧的营造和干栏的合理结构,由此可见一斑。在干栏居室的布局结构上,经过了不断改进和完善,不仅规整对称,而且满足了家庭成员居住生活的需要,包括可供家庭或集体活动和会客的厅堂,分隔有家庭各成员的卧室或用于储存粮食和其它物品的储藏室或阁楼,有炊煮饮食的火塘或厨房,有夏日歇凉休憩的望楼和行走的迥廊,有晾晒谷物和衣服的晒排,有围养牲畜的栏圈。总之,凡是人们居住及生活所需要的,应有尽有,而且分隔有序,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互不干扰,使人有一种舒适感、依托感和安全感。这些建筑技术与经验,至今仍在壮、侗、瑶等民族建筑中流行着。我们应当把这些经验予以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加以继承和推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定时期里,各个个体家庭仍将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以个体家庭居住和建筑的居室仍将是乡村居民建筑的基本单元。因此,对于干栏建筑结构及居室布局中所具有的合理性和科学因素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2.对传统干栏文化中的落后性因素进行改革与更新

壮族的干栏文化是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经过不断地积累而形成的,尽管其中具有诸多合理的进步的乃至科学的因素,但由于受到特定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认识能力、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营造技术的局限,必然会存在种种不尽合理、不尽科学的缺陷或弊端。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干栏文化中的各种弊端也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与壮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质量日益增长的要求不相适应。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以现代的观念和现代建筑的要求,结合壮族地区的实际,对传统干栏文化中存在的弊端或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要求的部分进行改革。

首先,需要对有关干栏文化中积淀深厚的陈旧、落后乃至消极的传统观念进行改革与更新。观念性文化是干栏文化的深层结构,亦是干栏文化发展的动力,它规约着干栏文化的质态与发展走向。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使壮族干栏建筑及其文化有一个全新的发展,首先就要转变观念,摒除其中的鬼神迷信观念、安土重迁观念、因循守旧观念以及宗法观念等。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要高扬科学之主旋律,形成学科学、懂科学和讲科学之新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及创造作用,破除鬼神观念及迷信思想,为干栏文化的改革和创新创造条件。与此同时,由于长期的农耕生产,使壮族人民对于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形成了浓重的安土重迁观念,即使家乡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再艰苦再恶劣,也不愿离开故土,迁居他乡。这种观念对于土地充足、水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倒也无可非议,也无碍大局。但对于山多地少、水源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的偏僻山区,这种安土重迁的观念意识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居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而且也给国家的各项建设规划及扶贫工作带来了难度。为了实现中央规定的要在20世纪末实现全国贫困地区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都安等县采取了异地搬迁的办法,将既缺少土地又缺水、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的山区居民搬迁到地广人稀、水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的环江县内居住。各级政府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财力投入,但当地的一些群众并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大山沟,到新移民点居住。为此,当地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山寨,反复进行动员。造成这种不愿迁居他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积淀深厚的安土重迁观念,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的居民,应该珍惜异地搬迁的良好机会,摒弃传统的安土重迁的观念,发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到新的生活环境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创美好的明天。此外,表现在干栏文化中的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必须得到转变和破除。由于传统的干栏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建筑工匠多是民间自学或随师学成者,其建筑技艺沿承师传古制,凭着经验而作,并且分散于民间,在干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虽也进行过不断的改进,也有过一定的创造性,但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便呈现出程式化的模式,难以实现质的飞跃。人们在构建新的住居时,多是“照祖先式样”,无论是优是劣,全盘继承下来,住居的条件要求较低,只求安居,在建筑质量和装饰方面,缺乏创新意识。所有这些,都应该变革,否则将会影响和阻碍民居建设的现代化。

其次是村落的布局及其营造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或弊端。壮族地区的村落多分布在依山傍水近田的坡地上,其中既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因素,而且不占用好耕地,但因受风水观念的影响及其形法的规约,许多村落建在高山陡坡上,或为了获得风水的灵气,村落中的房屋排列密集,巷道狭窄,显得拥挤不堪,既不利于居室的采光和通风,也易于失火殃及左邻右舍,更不利于交通。特别是许多村落没有修筑道路的习惯,房屋之间的巷道多为自然地面,不加修筑或铺垫沙石,一旦下雨,村落巷道中天然的土路便泥泞不堪,牲畜和行人一同踏踩,更是稀烂一团。随着壮族地区的发展和商品观念的增强,传统的村落布局、结构及道路交通的弊端已日益突出地暴露出来,机动车不能接近或进入村寨巷道,故而道路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许多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也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城乡建设和新村或新居建设中,既要从壮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留出足够的通道及其活动的空间,加强村落基础的建设,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生活环境的质量。

其三是需要对民居建筑的材料及营造方法进行改革。壮族传统的建筑材料均是就地取材,稍作加工即用于干栏的建造。早期的干栏建筑系全木结构,后来逐步使用石料或土坯、夯土筑砌成墙,形成了石木或土木石混合结构。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木结构或硬山搁檩结构还是稳定坚固的,可以经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不动摇不塌垮。但是,随着全球性气候的异常变化和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造成各种自然灾害频仍,特别是频繁的洪水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田园被淹没,房屋被冲垮,良田受破坏,牲畜被冲走。如1994年6月,广西北部、 中部和东南部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广大城乡数以万计的民居建筑被洪水冲垮,损失惨重,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土坯或夯土筑成的房屋,在洪水经过的槽谷或平峒地带的村落中的泥质民居建筑,几乎倒塌殆尽,许多村落全村覆没,无一幸免。人们用土坯或夯土筑砌成房屋墙体时,虽也认识到土坯或夯土如受到水的侵蚀,就会软化,影响墙体的稳固乃至倒塌。于是,工匠们在墙基部分用石料垒砌,上部用土坯或夯土筑成,目的只是为了防潮而不在于防止洪水。因为历史上壮族地区自然生态状况良好,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也未发生过足以淹没整个村落的洪水,因而在建造新房时,仍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方法,当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时,便酿成了灭顶之灾。反之,用烧制的砖块或石料建成的房屋,却显示出较强的抗水性,倒塌的系数要比泥质房屋小得多,尤以砖房为优。经历过这次洪水的浩劫,给我们留下诸多的教训和启示,在今后的城乡建设、新村或新房的营造时,要推广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水泥砖,即利用当地盛产的石灰岩,经粉碎后拌以水泥模制成砖块。这种水泥砖具有原料丰富、制作简便和结构坚硬、防水防潮的特性,用之建造房屋,不仅结构稳固,而且具有较好的隔热和防水的性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钢筋水泥框架,或在墙体中尤其是墙体转弯处,加入适度的钢筋,以增强房屋整体的稳固性、抗震性和抗水性。要改变传统的以土坯、夯土或石块拌石灰沙浆垒砌的方法(国家建设部已明令今后不能取土烧砖,故烧砖这种建筑材料也将被淘汰),不断提高居住建筑的质量。

其三是要对传统干栏的居室布局和居住习俗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壮族的干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来圈养家畜和堆积肥料,上层住人。这样的居室格局,虽有其历史必然性及其作用,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畜同居是不合理不卫生的,其弊端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许多地方已在住房旁单独修建牲畜栏圈,实行牲畜与居室的分离,这将是今后干栏住居的发展趋势。过去乃至现在的一些山区壮族,仍习惯在干栏居住层的厅堂一则设置火塘进行炊煮,致使火烟弥漫,居室空气混浊,又易于发生火灾,干栏的立柱板墙也被熏得乌黑,既不卫生也不美观,其弊端也已为壮族居民所认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已逐步在主房旁侧或后面另建一间厨房,并修起了省柴灶,避免了火烟对干栏的熏染。另一方面,壮族传统的炊煮方式是砍伐聚落附近山岭上的草木为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加,这种高耗性的炊煮方式,造成了植被的过量砍伐与破坏,使居住环境日趋恶化的后果。现在,有关部门正在乡村推广修建沼气池,将人畜粪便导入密封式的池内,使之发酵而产生沼气,既可用于炊煮、照明,又可获得高效的有机肥,还可净化环境卫生,节省燃料,避免对山林的砍伐,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因而,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革新,要摒弃传统的观念及其生活方式,积极推广修建沼气池和使用沼气,有条件的地方,还应逐步利用太阳能来热水。

四、保护典型干栏建筑群落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壮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壮族群众有条件进行新居的建造,以改善其居住条件。当前,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大兴土木,新居建筑不断涌现,而且多流行硬山搁檩式或“火柴盒”式的建筑形式,传统的干栏建筑将会日趋减少,这本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但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损失,一种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损失。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内,这种具有鲜明地方民族风格、凝聚着壮族及其先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干栏建筑将会日趋稀少以至不复存在,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参照有关国家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壮族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干栏建筑群落保护起来,一是将之作为进行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基地或实例,使人们认识和了解壮族的历史,了解壮族传统的住居形式,了解和研究壮族乃至人类住居建筑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并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城乡建设提供借鉴,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建造出既有时代特点又有地方民族风格的新的建筑形式。二是把这些具有典型壮族建筑风格的干栏群落保护起来,开辟为旅游区(点),与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这是当前乃至未来的旅游热点。民族历史文化是一种潜力巨大、前景诱人的民族旅游资源,而且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的特点,稍加组织修整便可开辟使用。对此,许多民族地区具有远见卓识者早已捷足先登。广西的龙胜、三江、融水等县旅游部门的决策者也将具有典型民族风格的干栏建筑(包括鼓楼、风雨桥)群落开辟为旅游点(区),辅以民族风情表演和民族饮食,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有的国外游客还在春节到当地民族的干栏住居里,与主家同吃共住,其乐融融。尤其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山上,层层梯田一望无际,从山下绵延至云雾缭绕的山上,景色极为壮观;山下江水长流,山上泉水奔涌;在栉次鳞比的梯田之中,一座座古朴典雅、风韵独具的壮家干栏掩隐在绿荫之中,与周围的青山绿水、梯田峰岚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秀美动人和风情独具的壮乡田园风光,令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叹为观止,显示了壮族传统干栏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地促进了壮乡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所以,民族历史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一种优势。随着社会的开发,其优势与价值将会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但是,当前的民族历史文化风情旅游的开展,更多的还表现在对于干栏民居建筑群落及其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对于如何保护这些资源以及干栏居民群落的潜在价值和对于未来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尚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还缺乏可行性措施。因此,有关部门及其决策者应具有远大的目光,提高对保护干栏建筑群落的认识,并着眼于未来,把干栏建筑群落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物进行保护。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可行性保护对象与规划,向人民群众宣传保护传统干栏建筑的意义,普及文物知识,使他们树立起爱护文物、保护民族传统建筑的意识和观念。同时,要确实保护干栏群落的对象,划定其保护的范围,建立健全干栏建筑的保护体系,除了设置专门机构或委托专门机构或专人看管外,还应建立民族建筑的资料档案并适时进行维护修缮工作、环境清理工作,防止人为破坏和各种自然破坏。此外,要把干栏建筑群落及其环境的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城乡建设的发展规划之中,做到既保护民族传统干栏群落又有利于各项新工程的建设,做到保护与发展两不误。另一方面,应制定出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使壮族典型的干栏建筑群落的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凝聚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干栏建筑得以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收稿日期 1998—09—15

标签:;  ;  ;  ;  ;  ;  ;  ;  ;  ;  

论壮赣跨栏文化的现代化_壮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