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越来越重视管理和技术进步,水电水利建设也不例外。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影响巨大,各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必须与相应的技术挂钩。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点,其技术和管理要求特别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特点
引言
水利水电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1年1月,我国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全面加快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动力。它已经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能否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合理的技术管理和合理的各工序,各类工作的跨领域施工建设,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
1.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普通土木工程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部分施工方法相同,部分施工机械可普遍使用,部分施工管理工作也可供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1.1水利水电工程承担保水,蓄水,排水等任务,对水力的稳定性,耐压性,抗渗性,抗冲击性,耐磨性,抗冻性,抗裂性等有特殊要求结构。根据水利工程技术规范要求,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2水利水电工程对基础有严格要求,项目往往位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如果基础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留下隐患。
1.3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建设在河道,湖泊,沿海地区和其他水域。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和项目建设的要求,需要施工导流,封闭和水下作业。
2.建立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相糅合
2.1 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工期长,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时限严格,工作环境困难,相对不安全等因素的特点。技术管理是水电站生产中科学组织管理活动,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没有激励机制。其次,传统的就业制度太宽容。因此,公司员工受教育程度不高,技术素质差。大多数员工不受正式培训。要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做到以下几点:
2.1.1 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有关项目负责人应当为厂区,车间,班组建立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络。建立技术信息收集,事故和故障分析,整理和反馈系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结果进行分析,分类和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维护,事故或失效等的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技术文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以确保其数据的完整性,系统和准确性。他们应该仔细收集和整理单位的数据,图表和原始数据(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测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该特别注意收集散布在各种工作表面,车间和小队上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文件审查制度。
2.1.2 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细则”,“生产管理办法”,“工作票,操作票发放系统和工作许可证制度”,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两票”和“三制”(操作票,工单,交接系统,巡回检查系统,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记录设备运行情况,纠正不良习惯。同时建立运行分析系统,分析仪器指令,操作记录,设备检查和操作中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现象。
2.1.3 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
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工厂实际实施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等工作。逐步改造回收设备的性能,提高设备性能,延长维护周期,缩短维护周期,确保设备维护质量。有必要研究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和程序,充分利用网络规划技术,制定维修网络图,提高检查质量,缩短工期,减少消耗品,劳动力减少。采用各种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试验,了解设备的技术条件和法律适用的变化,确保设备具有良好的技术情况。加强仪表监督,绝缘监督和技术监督。
2.2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业主和管理手段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被广泛接受的经济评价标准。在国家电力公司期间,引入了水能利用率的增长指标,并纳入了达到一级标准的评估。但由于计算水量和总产出系数的误差较大或不确定性较大,计算结果难以得到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认可,结果并未真正落实。从维护水电站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电站生产经营指标要充分体现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性,体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和水能利用水平。至于特定类型的工作和工作的影响,它们应该被用作电厂。将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结合起来,反映电厂的宏观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
2.3 抓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工作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密切关注实施情况,借鉴血的教训,讲解安全生产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提高员工对规章制度实施意识。认真调查分析各类事故,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事故通报。使用安全规则和条例来约束人员,利用事故教训来教育人们,并使用奖励和惩罚不良的奖励措施。在员工中形成“综合安全就是抓生产综合管理”,员工就能实现安全生产。为提高整体素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技术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派员参加省级水电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班;b每冬季使用短期水电培训班;C参加大中专函授C.证书学习d采用受邀方式与市政院校联合办学,采用通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员工从事理论研究,改进工作实践。
2.4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们,调协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劳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国内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面对水利水电事业的较大发展,面对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的地质学问题(包括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岩溶爆破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难度。我们相信,在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一定能够长期跃居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诚.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4).
[2]陈雪华.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6,2(4):139-139.
[3]武梦婕.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科技风,2015(23):144-144.
[4]王刚.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工业:00292-00292.
[5]彭丽丽,陶海.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00152-00152.
[6]宋元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0(36):169-170.
论文作者:刘仁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