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及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汤志亮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及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汤志亮

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5108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并对有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监督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数量与日俱增。 而工程项目建设一般都规模大、人员多、工序复杂、作业面少、施工难度大。同时参与建设开发的单位多,包括建设、施工(含分包)、监理、设计和勘察单位。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受监建筑工程实施监督管理,主要监督内容包括参建各方市场行为以及质量、安全管理情况等,任务重,责任大。基于此,本文从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角度入手,探讨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二、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已较为健全,但“环境与健康”过于薄弱,现行《建筑法》 仅在“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一些与此相关的规定。然而, 对建筑活动中“环境与健康”的重视,己经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话题。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已经由传统的“成本—造价—质量—工期”体系,转向“成本—造

价—质量—工期—环境与健康”体系。我国加入WTO后,已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颁布了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但《建筑法》尚未反映这一趋势。外国先进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一般是“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保险制约,行业咨询”四部分,对照我国“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体制,可以看出我国以行政监管为主,国外以市场约束为主。我国大部分承包商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多以能符合检查机构的检查为主要目标,整体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所

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还很大。因此,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督促建设过程各责任主体整改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隐患,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有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的对策探讨

(1)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转变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政府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力度以解决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首先就要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我国为了管理和约束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初步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实质就是依据这些法律制度管理建筑工程,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监督管理机构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时,应该具体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监管其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监管力度的增大,可以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自身作用。

(2)督查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公司和项目部的定期开展的安全检查记录和整改情况,查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及落实情况,检查安全技术交底是否规范、真实;检查监理部人员履职情况;定期安全检查和对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旁站情况。

(3)切实提高工人的职业素养和安全防护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要督促施工企业组织制定并实施劳动教育和培训计划,检查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及专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检查安全交底记录是否有代签字的情况,是否使用超龄人员;由于工人对安全管理的认知程度有限,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和体验,让工人学有所获,观有所感;体有所触;真正提高工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据相关安全事故类型分析:高空坠落事故起数占所有安全事故总数的比例较大,有的时段竞高达 50%以上,所以要把防高坠事故发生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主要检查:施工现场“三宝” 使用情况;“四口及五临边”的安全防护情况;脚手架、卸料平台的搭设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另外钢结构工程在吊装过程中,如果防范不到位,极易发生高坠事故,因此也要加强钢结构工程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整改到位;问题严重的责令停工整改。

(5)加强对施工机械及设备的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重要内容之一。重点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否正常进行,保养记录是否真实,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设备的用电是否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塔吊等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告知、检测、使用登记、注销是否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的相关要求执行;检查安装拆卸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施工现场有无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现象。

(6)实施差异化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监督效能。差异化管理模式是指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不同参与主体、不同实施环节,施工难易程度不同,应抓住重点环节、重点内容,采用不同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方案。一是一般安全监管和超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管。对于一般安全监管任务来说,只需以日常监督的方式对待,但对于超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则需要考虑一些特殊节点上的监督,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与力度;二是根据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中,安全管理评价得分较低的施工企业,也应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实施差异化管理模式并非选择性执法,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基于对优良工程项目参建各方的信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安全管理欠佳的项目,通过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工程责任主体依法、自觉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7)加强学习,提高安监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目前工程项目安全监督人员的配备远远不够,安全监督水平也比较有限,安全职责的履行仅仅停留在安全检查层面上,不能有效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因此,我们应通过有效的培训提高安监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行政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的追究力度,增强行政执法的震慑力。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艰巨工作,我们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应做到“细、狠、准、实”。细: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认真检查,一丝不苟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狠: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坚决要求整改, 决不心慈手软;准:按照国家与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瞄准施工现场、认真查、 从严抓,防患于未然;实:安全资料要求真实、齐全、及时,实事求是。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各单位各部门应各司其职,恪守职责,把安全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让安全陪伴在我们左右。

参考文献:

[1]武华东.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3).

[2]武华东.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方略[J].科技经济导刊 ,2018(3).

[3]曾鹏.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 ,2018(1).

[4]蒋守锋.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建筑安全,2018(1):40-42.

论文作者:汤志亮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及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汤志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