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的研究和探讨论文_曾晓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 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卒中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癫痫症状,护理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99-02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在临床中,继发性癫痫是出血性脑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可高达7.5%~14%[1]。其发病机制为出血性脑卒中病发时致颅内压增高,使得大脑出现持续的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导致神经元活动异常,出现癫痫[2]。癫痫反复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或脑梗死,进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3]。为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作用,本文收集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对比分析综合护理的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主要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在观察组的43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35~78岁,平均年龄(55.71±3.74)岁;病程4h~7d,平均病程(2.71±0.16)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23例;年龄范围34~79岁,平均年龄(53.46±4.82)岁;病程5h~7d,平均病程(2.44±0.21)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T扫描确诊,同时,所有患者均了解同意治疗护理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主要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与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脑卒中综合化护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病房环境,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住院氛围;注重言语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时应注意态度、语气等,给与患者以关心、尊重、理解、同情,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放松心情,以消除焦虑、抑郁及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更好的康复;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要给与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使用通俗易懂的语音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理、诱发癫痫的相关事项等,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以更好的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癫痫发作发生;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癫痫发作频率<10次,出院后患者仍需服用抗癫痫药物;无效:癫痫发作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恶化。有效率为治愈及好转患者所占的比例。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评价表,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沟通技巧、工作态度及患者的心理改善程度等,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含)~9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4%,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癫痫的发作使得脑卒中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升高,因此需要预防癫痫持续状态及严重的并发症[4]。要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脑卒中综合护理措施,其治疗有效率为95.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说明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癫痫症状,护理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秀珍.对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实施的护理手段以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352-353.

[2]王晓东,熏薇薇,王晓虹,等.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36例临床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160-161.

[3]洪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89例的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17(4):55-56.

[4]王晖,黄润州,罗永梅,等.1例以认知及言语障碍为主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74-475.

论文作者:曾晓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的研究和探讨论文_曾晓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