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陈雅丽

试论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陈雅丽

河北普度中昊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环境是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搞好土地规划,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土地规划方面,提高土地规划质量,将土地规划和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国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前言

国土规划作为国土资源调配的重要形式,承载着生态建设的重任,在工作实践中,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对于国土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要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升环境保护总体水平。在国土资源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了环境保护综合水平的提升,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二者的统一协调发展。

1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国土规划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国土规划就是指对国土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作的综合性战略部署,由于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同国土规划打交道,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开发历史、资源环境等均有较大的差别,而各行各业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国土规划就是要在尊重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规划手段科学的配置当地资源,协调各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和数量。发挥地域优势,降低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生态、经济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在国土规划过程中不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将会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危害。

1.2国土规划保证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由于受到地区环境资源的限制,人们开发环境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但是现代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张,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容易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对资源环境进行过度的开发,不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国土规划是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和出台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土规划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不合理的环境资源开发做出进一步的规整,保证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国土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人民群众的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国土规划的过程中,土地的使用者还是人民群众,从规划层面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设计,这个过程中需要规划部门提高环保意识。而在土地资源的使用环节,更需要使用者树立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环保效果,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但是,作为土地资源的使用者的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很大欠缺,一些地方土地规划和使用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土地资源受到污染和危害,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面临一些问题,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土地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土地资源使用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精力的投入有所不足。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在国土规划方面,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科学的规划能力标准,更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保障。土地资源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又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连续不间断的投入,才能够达到修复生态环境的标准。此外,对于生态环境的日常保护工作,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但是目前我国在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的发展中,仍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注重地方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建设中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有所欠缺,影响到地区环境的发展。

3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重视国土规划工作的生态效益。国土资源工作的本质在于对国土资源的合理调配,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经济社会需要快速发展,满足百姓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如何做好生态工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2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资源利用方式长期处于粗放状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因此,需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创新突破;要牢固树立资源优化意识、效益意识和节约优先的战略意识,切实把节约资源、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摆到突出位置;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将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着眼于机制创新,立足一点一滴,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3.3加强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要全面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工作。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整体覆盖、逐步推进,各级国土资源相关业务部门分工协作、多方参与、各司其职的原则开展。持续开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目标评价;深入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稳步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加快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制度。结合地方实践探索,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技术标准规范,明确项目节地评价的范围、原则、实施程序、技术步骤和评价方法,切实加强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源头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道玮,陈田,姜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10):60-62.

[2]金卫华.浅析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152+156.

论文作者:陈雅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试论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_陈雅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