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具有复杂性,当前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先进技术在电力行业中进行应用。将智能技术引入到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中,不仅有效的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电力设备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的提升和完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研究热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颇多,但其发展优势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突显,不仅收益直接且成效最为明显。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而且更加利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成为了我国当前电气工程系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1 智能技术的概念
智能技术作为一种人机接口的体系结构,具有快速应变、自主学习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其通过分析产品故障,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智能技术涉及的内容较多,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满足各种需求,有利于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虽然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当前电力设备自动化中智能技术还不够完善,但其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将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进行广泛应用。
2 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2.1 实现智能化调度
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调度。由于调度系统具备了精确和全面的数据采集功能和智能安全预警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调度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而且通过及时、全面、高效的采集各种数据,可以有效的保证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另外,在电力系统发出信号后,能够第一时间对其故障进行判断,并制定具体的故障解决对策,这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2 智能化发电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实现电力控制系统优化,对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的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新型能源在电力系统的科学和合理运用也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持。在电力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信息传输过程中利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厂网信息的双向交互,全面提高电网对各个电厂的控制水平,进一步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智能化用电
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用电设备智能化水平及信息采集能力下降必然会导致运行中各种问题频繁发生。针对于这种情况,通过构建完善的智能化双向互动体系,电力企业与电网用户之间能够积极交互,更好的满足电力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安装智能化电表,利用这种高级测量系统有效的将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联系起来,实现电力资源的协调应用,有效的缓解电力资源紧缺的问题。
3 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 专家系统控制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由于专家系统控制自身的特殊性质,这也使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专家系统中将电力行业各个领域的高水平研究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集中于计算机程序中,并通过模拟人类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专家系统控制,能够对系统的警告状态快速进行识别,并及时做出处理,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以说专家系统控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为电力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线性最优控制
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在当前电力设备自动化方面智能技术应用中,线性最优控制是最为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理论,特别是在大型机组和水轮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实际线性最优控制应用时,其主要是依托于局部线性模型来实现控制,为电力系统控制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必要的参考。目前电力系统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线性最优控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重视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积极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线性最优控制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高效应用。
3.3 模糊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技术作为智能技术中的一种,以其为基础的模糊控制系统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有效应用,其通过模拟人性思维的推理和决策过程,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经设备自动和智能决策的合理性,全面提高电力设备自动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应用模糊控制系统过程中,可以促进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内容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相关人员的修改控制提供更多便利,更容易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为电力设备自动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4 神经网络控制
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控制在1992年被提出来,将其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进行应用发挥出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神经网络控制有效的攻克了一些无法利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非线性难题,利用神经网络系统来建立模型,以此来科学的解决这些非线性难题。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神经网络控制具有非线性和处理能力强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权值”这一概念,其关系到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另外,神经网络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撑作用,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配备齐全的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全面提高神经网络控制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应用的效果。
3.5综合智能控制系统
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在当前电力设备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技术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智能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将不同的智能技术应用在同一个电力系统中,使其能够实现优劣互补。目前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综合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还不成熟,便其存在巨大的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智能控制系统的电力设备自动化的应用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成效,有效的提高电力设备自动化的水平。智能技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简化整个电力系统的操作步骤,通过对传统设备进行完善和升级,相关设备可以直接于计算机相连接,操作指令可以通过计算机传输,可以提高设备的控制率,确保所有的设备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包括数据错误、操作不合规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生产的风险性,有效地为系统内部实现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4 结语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能够有效的推动各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电量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对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应用,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电力设备运行的效率,而且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全面提高了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效率,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智能技术对电力设备自动化的影响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好的发挥出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贾斌,吴东华,胡伟.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5(33):60.
[2] 盛锦强,闻寅啸.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191.
[3] 刘青松.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53.
论文作者:姜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智能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电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