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的影响及我国对策_美元汇率论文

美联储降息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美联储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11月6日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会议(FOMC)结束后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隔夜拆借目标利率降至1.25%,为1961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举短期内对美国经济似乎帮助不大,但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其它地区经济走势与货币政策取向有着重大影响,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深远。实际上,美联储降息因素扮演了近几周以来金融市场走势的主旋律,导致美元下跌、国债价格飞涨和股市有所上涨。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01心理大关,并站稳于平价以上;原本脆弱不堪已进入下跌通道的日元汇率也止跌反升,美元兑日元汇率跌破120大关;英镑兑美元汇率涨势更猛,已逼近1.60大关。

一、美联储降息的背景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令预期分步降息的金融市场颇感意外。实际上,美联储如此大幅降息包藏“祸心”:扩大欧美利差和减小美日利差以推低美元汇率,进而逼迫欧洲央行步其后尘以改善美国的出口环境,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帮助美国经济尽快走出困境。

美联储降息可谓一箭双雕:既可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又可推低美元汇率促进出口。最终既对美国经济复苏有所帮助,又暗中响应了“强势美元政策应调整”的呼声。而且,欧洲央行降息行动越姗姗来迟,美元汇率下滑持续时间越长,幅度越大。这从汇率方面和舆论方面对欧洲央行构成了降息压力。若欧洲央行终于降息,则可望改善的欧元区经济将有利于美国扩大对其出口,从而有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复苏。

随后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并未降息,市场的关注焦点果然转移到欧美的利差方面。其中欧元区和美国的基准利率相差200个基点,英国和美国的基准利率相差更是高达275个基点。对相对高的收益率的追逐令资本将热衷于欧洲债券。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欧元兑美元和英镑兑美元汇率应该上升。事实上,欧元兑美元汇率再次突破平价大关;英镑汇率受英美利差更高和表现出众的英国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升幅更大;连原本进入下跌通道的日元汇率不降反升,美元兑日元汇率一举跌破120大关。

11月8日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图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的美元汇率下调进程因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面的不佳而受阻。这次美联储降息再次燃起美元汇率下调烽火,美元汇率重新进入下调通道。但笔者认为,这次美元汇率下调速度和力度将远远逊于今年4月-7月份那次下调。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不再有企业会计丑闻因素的推波助澜,股市随着企业盈利止住下滑势头而企稳。

降息可保持房地产热,以继续支撑消费和相关行业投资。降低利率对住房和汽车等利率敏感性行业的刺激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尽管对其它方面投资的刺激作用不大。去年的美国经济衰退之所以程度较轻、为时较短,在很大程度上仰仗汽车和住房销售快速增长。这两个行业可以带动众多行业的投资,而且房地产价格上涨对消费有着可观的财富效应。房地产抵押贷款人通过较低利率的再贷款偿还旧贷款可以减少支付的利息,月分期付款减少意味着增加了可支配收入——据统计高达2%,从而有利于增加消费。最近美国汽车销售降幅较大,房价增幅明显放缓,从另一个方面预示未来消费不容乐观。本次美联储降息可谓雪中送炭,继续支撑房地产热,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房地产价格泡沫。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行动更要小心谨慎,谨防刺破泡沫。

客观地说,降息对其它方面的消费和投资刺激作用将不大。由于消费者的储蓄率较低,价格水平业已很低,消费者实在没有必要去增加食品和服装等方面的消费。企业在信用评级普遍被降低,使得信贷可得性降低、利差扩大导致发债成本较高和股市不振导致筹集股本难度加大情况下,很难因利率降低而扩大投资。

二、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将从进出口方面、资本流动方面、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投资收益等方面对中国构成较大影响。

有利于扩大出口。美联储降息达到的一个重要效果就是使美元汇率继续下调。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窄幅浮动的,美元汇率下调相当于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汇率随之下调。这将会促进中国对非美元地区的出口。实际上,据海关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出口2,325.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进出口顺差199.92亿美元,同比增长49.4%。关联储降息对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及由此形成的消费还是有刺激作用的。这将产生进口需求,有利于中国继续扩大美国出口。事实上,在9月份中国已经上升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有利于吸引外资。随着美联储降息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进一步降低,原拟流向美同的资金将有一部分流向中国。美元贬值使得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将能兑换更多的美元,从而兑成更多的人民币在中国进行投资。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办奥运会成功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国际产业资本青睐对中国投资,美元汇率回落加快了将中国建成世界加工厂速度。

有利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稳定。实际上,美元汇率回落对中国来说正是及时雨。今年以来,中国的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再次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紧缩趋势。通货紧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美元汇率回落即人民币被动性贬值,使得自非美元区进口的商品人民币价格上升,抵消部分通货紧缩压力,有利于价格水平的稳定和通货紧缩的治理。

不利于外汇储备等外汇投资经营。首先,外资、游资及部分前些年外逃资金的涌入,被央行购买形成国家外汇储备或被商业银行吸收成外汇存款后,需要向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美联储降息使得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更低。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大陆持有809亿美元美国国债,在外国持有人中仅次于日本。其次,由于我国贸易结算货币大多是美元,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时须按一定的比例将一部分美元兑换成欧元等外汇资产,在美元汇率持续下调的情况下,使得兑换成本高昂。

不利于日元等部分外债偿还。由于我国有一部分日元外债,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使得在此期间须偿还的日元外债还债成本加高,但以后须偿还的日元外债暂时不受影响。我国的外债,绝大部分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贬值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在此期间偿还短期美元外债或提前偿还美元外债。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严防套利套汇游资混入境内。由于美联储的再次降息0.5个百分点,美国利率处于41年来低位,而中国利率水平总体上高于美国,使得部分国际游资有流向中国的动力。而且,国际舆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因美元贬值而高估,纷纷鼓噪人民币汇率应该上调。不排除有部分游资入境套取相对高利差,待未来人民币升值后兑成美元套取汇差,达到套利兼套汇目的。这部分游资十分不利于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有关管理部门须重点防范。

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当前贸易大幅顺差和资本流入势头较猛的情况下,如果趁美元贬值让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从而放开人民币汇率管理,则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已经为国际金融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当时的中国出口一度陷入零增长。现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中保持一枝独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被动性贬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具有两大意义:一是使中国今年来之不易的出口高速增长和外国直接投资加快流入势头不受影响,二是防止中国今年以来的通货紧缩趋势恶化。实际上,稳中有增的国际收支顺差可使得央行购汇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所增基础货币系高能货币,能够派生更多的货币供给,从而有利于通货紧缩的克服。

扩大对非美元区出口并鼓励出口结算用欧元等看涨货币。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国,虽然对美国扩大出口的空间依然存在,但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将增大,因此要将扩大出口工作方向转向其货币兑美元汇率上升较大的经济体,例如欧元区、英国、日本和韩国。今年以来采用美元的出口结算蒙受损失不小,一是美元大幅贬值,二是外汇投资分散化时兑换成欧元等货币的成本较高。

注意引导外资流向。据估计,中国今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将首次超过美国。今年以来,中国吸引的外资大幅增加,前10个月实际利用的外资已达464.5亿美元。中国要把握住这次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新动向,实时扩大招商引资时应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并引导外资流向西部地区,促进西部大开发。

降息0.48个百分点。1月-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同比下降0.8%,中国经济通货紧缩趋势复发。尽管当前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运转良好,似乎暂时无须通过降息来刺激其增长,其实不然。今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将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8%,若考虑利息税因素,名义利率为1.58%,若考虑CPI因素,实际利率则为2.38%。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环境中,这仍然有些偏高,对消费和投资有抑制作用。在财政政策空间已经不大的情况下,降息是克服通货紧缩一项较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降息0.48个百分点使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5%,扣除20%利息税,可将名义利率降至1.2%,加上CPI因素,实际利率降为2%。这可望与国民经济运行基本相适应,尽管依然高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利率水平。降息的作用比较明显:将能带动住房抵押贷款等消费信贷,降低企业借贷成本,推动利率敏感性行业的投资,从而有助于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扩大,阻止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下滑;将有助于稳定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减少逆财富效应对消费的负面作用;将能减少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利差,挤出一部分套利套汇游资。

标签:;  ;  ;  ;  ;  ;  ;  ;  ;  

美联储降息的影响及我国对策_美元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