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劳务输出论文

我国劳动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劳务输出论文

我国劳务输出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务输出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劳务输出现状

劳务输出有时也称服务出口,是以劳动力提供劳务的形式向国外(或境外)输出,它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400多年漫长岁月里, 国际劳务输出走过了一条从形成、发展到限制、繁荣的曲折路程。60年代以后,国际劳务贸易迅速增长,在速度上超过了商品贸易。

我国劳务输出,始于50年代万名劳工赴苏、蒙支援经济建设,当时完全是政治性的。之后,大批劳工走向亚非拉,也是无偿的或优惠的,并不讲究经济效益。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劳务输出才真正迈出了第一步并逐渐发展起来。实际上,我国劳务输出事业是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成长壮大起来的。

据外贸部统计,我国从1979年外派劳务以来截至目前已达90多万人次,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集中的是新加坡、俄罗斯、 韩国等国,主要从事建筑、轻纺、渔业、制衣等行业。其中,建筑业占有重大比重。在对外劳务输出中,由于我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认真遵循“守约、保质、薄利、重义”的八字方针,我国的劳务人员普遍受到了输入国人民的尊重和信任,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形象。

但是,由于我国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劳务输出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总量很少,且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种,即通常所说的“脏、累、险”工种。外派劳务技术含量低,不但很难挤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专业技术市场,而且就连已经拥有的一些传统的普遍劳务市场(如中东、东南亚市场)也已正在逐步丧失。

二、我国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我国劳务输出事业是在过去外援的基础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所采取的对外劳务输出政策基本上沿用了五、六十年代外援时的旧办法,当我们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劳务大市场时,这套旧办法就显得捉襟见肘,很不适应了。

一是目前我国在劳务输出管理工作上,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能够起综合协调作用的部门。国家有关部门之间尚存在分工不够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权限不明,部门之间相互争取管理权限等问题。

二是对劳务输出人员按经援人员条件严格进行政审,层次过多,手续太繁,出国人员办理护照时,关卡林立,甚至贻误时机,无法适应国际劳务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局面。

三是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公司不按国际惯例办事,这主要表现在劳务人员出现死亡现象上,如遇死者家属纠缠,劳务输出企业往往赔偿过多。同时对外国人及华侨、华裔提供的劳务信息不能按劳付酬,致使劳务市场信息渠道不畅。

2、劳务输出人员整体素质低,竞争乏力。

我国输出的劳务人员绝大部分不懂外语,离开翻译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和对外交往。况且我国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术单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致使劳务输出队伍庞大,加大了劳务成本。

3、官方垄断经营,劳务输出渠道单一。

我国劳务输出主要是官方渠道,即由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公司垄断,严重缺乏民间组织的参与和补充,难以适应当今国际劳务市场小规模、多层次、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

4、劳务输出经营方式呆板,信息不灵。

我国劳务输出至今未能建立一个搜集、传递国际劳务信息的网络。没有统一的信息处理机构,有关信息一般由各单位自己处理,一旦不能利用往往被搁置一旁。信息不灵,不能及时收集、反馈国际劳务需求信息势必影响我国劳务输出的发展。

5、国家对劳务输出的重视不够。

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商品出口,而对劳务出口重视不够。一是目前我国尚无一套内容完整的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劳务输出不能依法输出,缺乏规范性。二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劳务学校,一些劳务输出人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三是我国外交工作中尚未把劳务输出列入议事日程。四是我国缺乏劳务输出的远景规划。凡此种种,都说明我国对劳务输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我国劳务输出的发展。

三、发展我国劳务输出的对策

1、加快现行管理体制改革。

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劳务输出的管理,是发展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对策,是当务之急。

一是要建立专门的、统一的管理机构。劳务输出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综合性工作,如果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就很难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建议国务院尽快建立劳务输出局,直属国务院领导,统一协调和管理全国的劳务输出工作。

二是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有关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对劳务输出及海外就业的各个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输出,尽快把我国劳务输出及海外就业纳入法制轨道。

三是按照国际惯例,简化劳务输出管理层次和输出手续,实行规范化管理。

2、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素质。

一是国家应建立全国劳务人员培训领导机构,这可以在未来的国家劳务输出局下边设立劳务输出培训中心来解决,统一指导全国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工作。二是可选择一些大专院校增设劳务系或劳务专业,重点培养高中级海外劳务管理人员,待条件成熟时筹建劳务学院。三是发挥全国星罗棋布的职工学校、技工学校和中专学校的作用,使之成为对外劳务输出一般劳务人员的培训基地,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工作。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语普及教育,增强国际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3、广辟输出渠道,官方渠道与民间渠道并举。

目前我国有权对外派驻劳务的公司计有480多家, 这些官办公司是我国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劳务出口的中坚,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国家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官方渠道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由国家个别部门包揽劳务输出事业的做法,要允许群众团体、公民集体和私人举办劳务输出的机关公司(企业),并给予政策和法律保障,在全国尽快形成国家行政与群众团体、公民集体和私人竞办劳务输出的局面。当然,对于民间劳务输出机构,国家要做好引导和管理,加强资格审查,强化约束机制。

4、拓宽劳务输出信息渠道,建立信息情报网络。

近年来,我国劳务输出缺乏竞争力跟信息不灵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一是国家尽快建立全国劳务输出信息中心,加强劳务信息的收集和存储、分析。二是加速职业中介机构建设,实现劳务信息网络化,推进劳务信息应用的社会化。三是充分发挥驻外使馆、大公司驻外人员、华侨、华裔、外国商人以及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对于提供的劳务信息按劳取酬。四是建立国家劳务输出人才库,定期储存、归类、分析各类劳务输出后备人员的有关信息,及时为劳务输出部门和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优化劳务输出人员结构、提高科技含量。

在当前国际劳务市场正从以体力为主的普遍型劳务向技术型、知识型高级劳务需求转变的今天,国家应尽快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劳务输出专业队伍,调整劳务输出结构,在继续搞好建筑、轻纺、渔业、制衣业等劳务输出的同时,要有重点地抓好和扩大计算机软件、医疗保健、针炙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输出量,要千方百计提高劳务输出的科技含量,带动我国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

标签:;  ;  ;  

我国劳动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劳务输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