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低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论文_胥建平

(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11)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低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关节外伤患者,共50例,随机(就诊序号)分为两组(观察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X线片检查、观察组实施磁共振成像(低场)检查。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17/25)(P<0.05);观察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外伤实施临床诊断准确性高,有助于临床医生获得准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值得今后应用。

【关键词】 膝关节外伤;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68-02

膝关节作为人体内最复杂最大的关节之一,受直接暴力易损性的影响,极易致使其受到创伤,在青少年和成人的身上比较常见,多与剧烈运动和车祸有关[1]。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低场磁共振机在中小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当中。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讨论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低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观察组给予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就诊序号)分为两组(观察组n=25、对照组n=25)。造成膝关节外伤的原因主要有车祸、高处坠落、压砸以及摔倒等。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5.3±5.3)岁;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19~67岁、平均(34.2±5.4)岁。观察组、对照组上述资料(性别、年龄、例数等)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拍X线片,取患者的仰卧位,利用日本富士DR机,未见明显的骨折征象。

观察组给予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主要采用的是日本HITACHI AIRIS Vento系列0.35T开放式永磁成像仪,利用线圈将膝关节固定住,取患者的仰卧位,在常规快速自旋回拨和脂肪抑制序列的帮助下完成对矢状位、轴位和轴位的扫描[2]。

常规参数:PDWI 1500/25,STIR 4391/22,WFST2WI* 800/17.1,T2WI 4000/95。

1.3 观察指标

细致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外伤情况,将其指标具体划分为三个等级,即1分-无、2分-可疑、3分-可见,总得分范围3~9分,若总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2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21.0)统计学软件并给予相应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经n(%)表示、计量资料经(-x±s)表示,选择相应检验方法(t、χ2),若结果为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相应影像学检查,其中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17/25)(P<0.05);观察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P<0.05(如下表1、图1)。

表1 两组患者评分结果的比较(-x±s)

组别 评分结果(分)

观察组(n=25)11.68±1.49

对照组(n=25)7.32±1.69

t 11.4486

P<0.05

 

图1 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而磁共振STIR 序列显示股骨内髁骨挫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

3.讨论

膝关节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人体承重关节之一,在受到外伤后极易造成损伤,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有膝关节的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受伤后膝关节疼痛距离,伸不直,并迅速出现肿胀,有关节内积血。针对那些膝关节半月板破裂的患者一般都会进行切除半月板手术,尽管各项症状在术后都会消除,但是三个月后会再生长出一个三角形薄层纤维板,并且骨关节炎极易出现,因此当下并不主张完全切除半月板。

现阶段关于该病的诊断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手段便是X线和CT检查,尽管能够取得显著的诊断效果,但是某些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明显,如活动受限和疼痛等,而X线检查并不能将明显的阳性征象显现出来,利用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防止漏诊与误诊[4]。同时,低场磁共振成像所具备的高空分辨率和软组织对比度非常良好,成像特点以多方位和多参数为主,损伤程度、半月板的位置、软组织肿胀、骨折挫伤、前后交叉韧带、关节腔积液、范围撕裂情况与部位等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来[5]。本文通过研究可知,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17/25)(P<0.05);观察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外伤后利用低场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将其损伤后的各种表现最大限度的显示出来,在任意方位都能够直接成像,实现准确的定位诊断,对组织水肿的敏感性非常高,能够将由于结构损伤所造成的水肿和出血等情况的异常信号与其他间接征象都明显的呈现出来,诊断率非常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晓翙,乔平.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外伤的价值探讨[J].中外医疗,2013,11(01):174-175.

[2]李攀.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1(01):229.

[3]张积春,石敏琴,马彬.低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外伤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10:1082-1083.

[4]刘亚红.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2):146.

[5]成波,姜建威,殷允娟,唐健.低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膝关节疾病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9(27):3050-3052.

论文作者:胥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探讨膝关节外伤后低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论文_胥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