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初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管理与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马斌

PDCA在初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管理与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马斌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塘坎中学 723100

摘 要:初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与设计,缺少对美术教学及学习行为效果的合理设计与运行监督,尝试导入PDCA模式,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单向性被动学习模式,通过全面的动态管理与把控方式,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模式效果,为教师提供完备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块与个性的设计平台。

关键词:PDCA 美术教学 动态循环

一、什么是PDCA,它有什么特点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plan)计划、D (do)执行、C(check)检查、A (action) 处理。PDCA的关键在于往复循环,可以说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进步一步。每循环一次,品质水平和治理水平均进步一步。

二、美术课程的教学管理现状

现在美术课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过程很少注重教学循环或者说是很少进行教学循环中的阶段设计,更多的是片段式教学。

在一节课教学中一般只注重知识的单向流动,缺少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总结及再反馈,像是教师的独角戏。为教学知识目标安排教学过程,为教学知识目标进行教学管理,片面要求学生达到相同学习时间,相同目标。追求教学效果的“同一性”。教学过程单一,管理生硬。教师与学生基本只是形式上存在提问与回答这样表象性互动教学现状。对于教师对学生整体学习动态变化下的学习过程缺少管理与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瞬息万变,一个灵感的闪现只在一瞬间完成。对于这样的闪光点,教师就必须做到及时反馈。对学生个体出现的学习困难,不仅要分析原因更要因材施教,抓住循环教学过程,逐步逐层地解决困难。

三、PDCA与美术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

第一阶段,Plan(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计划是依托教材、学生、教学情况而定,学生计划则是通过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制定本课的自学计划。这个计划要允许学生出现缺漏,教师要结合学生自我学习计划,调整教师计划,达到真正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阶段,Do(执行)。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监督学生在学习及自我学习计划实施中的动态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自我学习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是学习活动收效的第一阶段,教师的执行,是对动态学习过程的全监督、全跟踪,需要教师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跟进。监督的越是详实则学习收效就会越大。本阶段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高度结合的过程,也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会与老师的教,第一次碰撞出交集,在过程磨合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与效果。

第三阶段,Check(检查)。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作业、练习、课堂提问、小组展示、个体展示等多种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把检查暴露的问题、学生的学习闪光点进行合理归纳分析。检查是及时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及时的检查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实时学习的及时反馈与修正,阶段的检查则是对学生已形成的自学效果的检验总结,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提供原始的学生学习状态,是学习循环反思过程与新计划设计的开始。

第四阶段、Action(处理)。将上一个阶段归纳出的问题精心分类,将学生的学情况进行梳理。并集中处理解决问题,对不能及时收到良好效果的问题,可以已经PDCA的特点,在放入下一PDCA循环中循环解决。这个阶段实际是第三阶段的延伸与扩张,是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教师教学设计与收效的过程,为理清教学管理设计达到优良教学效果提供数据支撑的分析段,是整个教学循环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深入先一个循环学习的起始端。

PDCA教学管理与实施关注的美术教学重点不是一味体现教材,体现既定教学目标,其核心定位在关注学生本体的学习情况,体现的是学生个体发展,因人而异,求同存异,不断消化,明确个性,形成效果。旨在动态循环中解决问题,在周而复始中消化问题,达到贯穿式的不间断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呼唤每个美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努力发掘自身由美术基础和文化修养构成的创新思维潜能,练就一身教学管理与设计的真功夫,以适应未来社会对美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只有循序渐进地抓好过程管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想完成多循环教学管理就必须转变师生角色、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资源,主动地进行知识能力的构建。通过自主的构建活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使学生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张扬。从教学参与者变为制定者、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参与整个教学管理与设计,真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许春红 PDCA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0,(10)。

[2]李静洁 PDCA循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论文作者:马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PDCA在初中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管理与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马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