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北关正北小学 266300
摘 要: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启蒙的开始,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对今后学好数学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
数学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往往是枯燥乏味、充满着各种符号的学科,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所以一个出色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培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数学,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可能是教师教的很多,而学生收获的却非常少。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指导教师,当学生对于一件事有兴趣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思考以及探究。因此,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连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就是在身边的,并且让其感觉到学习的兴趣及其重要性。另外,要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当中获得的,因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对“好胜”之心的把握上,通过运用巧妙的手段,让学生在一种“争强好胜”的情况下把所需要的知识掌握住。
二、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1.生活上关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和照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帮助学困生。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着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就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学困生接受能力缓慢,导致其学习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学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小缺陷,不仅在课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外的辅导、监管。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课堂进行训练时,重点辅导他们;对学困生的作业应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他们就会得以逐步转变。
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学困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亮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动手制作卡片,进行直观教学
数学课的种种实物教具和卡片、画片是上好数学课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它们形象、直观,运用灵活、方便,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性的规律概念,还可以解决数学中的难题。在数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教具,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因材施教,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的学习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老师不能以“批评”了事,应以“鼓励”为主,寻根问底,找出病源,对症下药。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和积极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识程度加以正确引导和细心的辅导。对于学生,尤其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应及时捕捉其闪亮点,给予赞扬、鼓励,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思想负担,使其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内自主学习,并帮助他们养成不骄不躁的良好心理品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老师的赞扬,尤其是差生,偶尔听见一次课堂中的鼓励,整堂课都会上得兴致勃勃。
五、创建激励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给学生创建激励的学习情境,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时,在学生掌握了如“11×34+89×34”这种运算类型的基础上,出示如“11×34+17×34+72×34”,“99×34+34”,“101×34-34”,“34×46+75×34-31×34”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我们所教过的“ac+bc”类型题又有点不同,感到难以下手。这时,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下,通过研究,学生逐步发现这些题均属于“反用”这种类型的变式题。通过教师创建激励情境,让学生在困境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艳平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李霞 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93-94+102。
论文作者:曹世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