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盘并殖吸虫发育过程的同工酶及蛋白质研究

异盘并殖吸虫发育过程的同工酶及蛋白质研究

毛玮[1]2004年在《异盘并殖吸虫发育过程的同工酶及蛋白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异盘并殖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研究,揭示其发育变化规律。方法: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CG-PAGSE)和美国Bio-Red Gel Doc 2000凝胶成像分析仪系统对大鼠的异盘并殖吸虫30d、40d、50d、60d和80d五个虫龄期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和蛋白质(PT)进行研究分析。结果:EST在30d、40d中有3条酶带,在50d~80d中只有1条酶带;MDH在80d中有7条酶带,其他龄期只为5条酶带,MDH-3~MDH-7等5条酶带贯穿于5个龄期,除了迁移率相同外,酶活性和主带均不一致;在40d和80d中具LDH1~LDH55种亚型酶带,50d和60d中少LDH5;随着虫龄的增长,ALP酶带数由少渐多,30d有6条酶带,80d有15条酶带;各个时期的PT带数分别为22、25、18、18和18,主带都只1条,并且各期的主带在迁移率上有差别。结论:证明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同工酶和蛋白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呈现生长发育的多态性。实验结果可为异盘并殖吸虫分类、遗传、诊断、治疗以及杀虫药物作用机理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高忠萱[2]2009年在《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学及DNA序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形态学分类及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小睾并殖吸虫(Paragonimus microrchis Hsia Zhou & Chang,1978)的虫种独立性,在并殖科吸虫中的分类学地位,以及与其它并殖吸虫虫种的亲缘关系,逐步澄清并殖科吸虫的虫种争议,探讨更加客观和易于鉴定的分类学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各虫种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对人体的致病性,以及开展相关的防治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方法]从小睾并殖吸虫流行区采集第二中间宿主,分离囊蚴、脱囊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得成虫和虫卵。通过生物体视镜、显微镜观察囊蚴、后尾蚴、成虫及虫卵形态,并测量其大小;扫描电镜观察成虫的皮棘形态特征。结合DNA序列分析,Blast软件同源性比较,及MEGA4.0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小睾并殖吸虫成虫活体呈肉红色,固定后呈砖灰色,封片标本测量:虫体大小为8.5-12.9×3.6-5.0mm,平均10.47±1.94×4.35±0.74mm。宽长之比1:2.1-2.8,平均1:2.41。口吸盘横径为0.511-0.778mm,平均0.657±0.103mm。腹吸盘位于体前1/3与中1/3横线处或稍后缘,大小为0.648-0.821×0.648-0.828mm,平均0.748±0.107×0.745±0.102mm。两吸盘横径之比为1:1.13。卵巢位于腹吸盘的左或右下方,大小为0.720-1.598×0.662-1.397mm,平均1.238±0.475×1.032±0.376mm,自中心体发出6-8叶,每叶又可发出3-4小叶。睾丸位于体中1/3与后1/3横线处或前缘,无分支或具1-5个芽状突起,左睾大小为0.662-1.390×0.504-0.979mm,平均0.974±0.334×0.732±0.250mm;右睾为0.526-1.570×0.504-1.210mm,平均0.989±0.437×0.701±0.344mm。睾丸明显地小于卵巢。扫描电镜观察成虫的皮棘,除口、腹吸盘之外均披有单生皮棘,虫体前中部的皮棘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的稀疏,排列不规则,形状似尖刀状或叁角型。口吸盘内壁为纵向皱襞,腹吸盘内壁为环形皱襞。小睾并殖吸虫后尾蚴呈长椭圆形,排泄囊巨大,位于两肠支间。封片标本测量其大小0.878-1.210×0.432-0.634mm,平均1.034±0.167×0.509±0.108mm。口吸盘横径为0.115-0.180mm,平均为0.140±0.025;腹吸盘大小为0.130-0.202×0.130-0.209mm,平均为0.170±0.027×0.173±0.031mm,口腹吸盘之比平均为1:1.236。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呈球形,个体巨大,具有双层囊壁,外壁薄而透明,易破裂,内壁较厚。蚴体常蜷曲充满于内层囊腔内,可见蚴体盘曲而折光的肠支,排泄囊呈袋状位于两肠支间。未加盖玻片测量其大小(有外壁)为0.760-1.406×0.689-1.399mm,平均1.006×0.951mm,外壁厚度为0.003-0.014mm,平均为0.008mm。未加盖玻片测量只有内壁的囊蚴的大小为0.632-0.852×0.596-0.831mm,平均为0.728×0.703mm,内壁厚为0.007-0.031mm,平均为0.011mm。小睾并殖吸虫虫卵一般呈宽椭圆形,金黄色,大多数卵盖明显,卵壳薄厚不均,且末端增厚。加盖玻片测量其大小为73.1-95.9×42.3-55.3μm,平均为81.37±9.90×47.67±5.58μtm。通过Blast同源性比较,小睾并殖吸虫与老挝哈氏并殖吸虫的ITS2和CO1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与泰国曼谷并殖吸虫同源性分别为98%和96%,与中国浙江的哈氏并殖吸虫同源性分别为96%和88%。ITS2和CO1基因进化树显示小睾并殖吸虫与老挝的哈氏并殖吸虫聚为一支、此支再与泰国曼谷并殖吸虫聚为一支,此大支再与中国浙江的哈氏并殖吸虫聚为一支。[结论]小睾并殖吸虫成虫、后尾蚴、囊蚴、虫卵的形态与夏代光教授等(1978年)、周本江教授(1988年)描述的各期形态一致,符合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特征。首次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皮棘,为单生型,形状似尖刀状或叁角型,体前中部的皮棘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稀疏,排列不规则。口吸盘内壁为纵向皱襞,腹吸盘内壁为环形皱襞,其形态结构的特点与并殖吸虫的摄食、附着及运动功能有关。就基因序列而言,小睾并殖吸虫与老挝的哈氏并殖吸虫为同一虫种,老挝的哈氏并殖吸虫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澄清。小睾并殖吸虫与泰国曼谷并殖吸虫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按照Blair.D的观点小睾并殖吸虫与泰国的曼谷并殖吸虫应为同一虫种的复合型(Complex)。

梅浩砚[3]2009年在《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并殖吸虫俗称肺吸虫,某些寄生于人体的虫体可引起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在分类上隶属于生物的真核总界、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并殖吸虫种类命名甚多,存在同种异名和种名错定等诸多问题。并殖吸虫在东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州等国家广泛存在;中国各地也均有发现,主要在江南、西南与东北各地。从1879年Ringer首先在我国台湾发现人体病例130年以来,世界学者对并殖吸虫的特征、独立地位、地理分布和致病作用等存在分歧。主要以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和生活史为依据的传统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不同地区、不同宿主、不同发育期和标本制作时个体差异所导致成虫的形态差异。而对于生活史,目前只有少数虫种的生活史被完整阐明,有一些虫种的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尚未被证实。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并殖吸虫分类研究极度活跃,出现了很多并殖吸虫新种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物种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基于物种DNA分析的分子生物技术较先进,具有仅需少量的材料即可进行研究、操作简单、快速、特异和敏感等特点。又基于本课题组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并殖吸虫可能存在种间差异,而ITS2序列具有种株特异性。因此,本实验采用ITS2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鄂浙赣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检测,以了解基因序列变化差异,为并殖吸虫分类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的划分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采集鄂赣浙3省10地: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区桂花镇茅田、江西武宁县叁爪、浙江绍兴兰亭乡、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柘砰村、湖北省十堰市花果、湖北省五峰县、湖北鹤峰县五里镇南村、湖北鹤峰县走马镇大典、湖北随州和湖北神农架林区等10地共12株并殖吸虫。其中湖北咸宁株、湖北十堰株、江西武宁株和浙江兰亭株为成虫,湖北随州株为童虫,其余5地标本均为囊蚴。为避免混淆,本文中均以地理株命名。对12株并殖吸虫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并提取4地成虫、1地童虫和5地囊蚴的基因组DNA。用3s’和BD2两对引物扩增ITS2序列,获得基因片段交由上海生工公司进行基因测序。所得12株并殖吸虫ITS2序列经Bioedit、Clustalx和MEGA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1.外形观察:成虫湖北十堰株呈长梭形,湖北咸宁株、江西武宁株和浙江兰亭株等3株呈椭圆形;囊蚴5地囊蚴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囊壁2层,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经鉴定为并殖吸虫囊蚴。其中湖北赤壁株内壁较厚;五峰a、五峰b、走马a、走马b和五里等5株内壁较薄;湖北神农架株的囊蚴形态因故已有变形,但可以确定为并殖吸虫;童虫湖北随州株呈长梭形。2.DNA提取:DNA溶液A260/280值经测定在1.60~2.00之间,纯度符合要求。3.PCR扩增及基因测序,通过MEGA4.0分析基因序列。①各株间差异湖北咸宁株、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的遗传距离在0.01897~0.11278;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株,湖北五里株和湖北随州株等7株斯氏并殖吸虫在遗传树上呈现两支,最后成一大支,其7株遗传距离是0.00004-0.08401;湖北神农架发现的并殖吸虫,该株在进化树上独立成一支,与卫氏并殖吸虫遗传距离在0.01897-0.11278,与斯氏并殖吸虫遗传距离在0.01355-0.12195。②系统进化树通过MEGA4.0软件所构建的进化树中12株并殖吸虫分为叁类: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湖北咸宁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为卫氏并殖吸虫;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湖北五里和湖北随州等7株为斯氏并殖吸虫;湖北神农架株独立成一类,为尚不明确的一种并殖吸虫。4.湖北省存在两个并殖吸虫流行区: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西两个并殖吸虫病流行区。结论1.根据基因测序分析的结果,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分为3类: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湖北咸宁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为卫氏并殖吸虫;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湖北五里和湖北随州等7株为斯氏并殖吸虫;湖北神农架株独立成一类,为尚不明确的一种并殖吸虫。2.湖北省存在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为主的鄂西两个并殖吸虫病流行区。3.采用童虫、成虫和囊蚴等3个不同虫期标本,尤其是本实验首次采用童虫样本,对研究并殖吸虫遗传变异不存在影响。

李娟[4]2007年在《云南省不同地域并殖吸虫病原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云南省红河州与保山市并殖吸虫虫种分布情况,从不同宿主体内获取病原体,观察测量两地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虫卵及成虫的形态;比较两种实验终宿主—大鼠和家猫对两地并殖吸虫的易感性,并对两地并殖吸虫的成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两地并殖吸虫的种属关系、宿主的适应性以及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为云南省并殖吸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有用的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和保山市采集溪蟹,分离囊蚴,形态观察测量后,经口饲感染大鼠和家猫,收集虫体和虫卵,将虫体和脱囊后尾蚴制成染色封片标本进行形态观测,并对成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金平和保山囊蚴形态相似,为单层囊壁,类圆形,大小分别为0.401 mm×0.395 mm和0.435 mm×0.433 mm。成虫为长椭圆形,大小分别为10.107 mm×4.064mm和9.594 mm×3.577 mm,宽长比例分别为1:2.49和1:2.63,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卵巢靠近腹吸盘位置,分叶简单,次级分叶少见,睾丸中心体较小,其长度为虫体长度的1/6。成虫皮棘以单生型为主,腹吸盘前的皮棘多呈叁角形或尖刀状,腹吸盘后的皮棘末端呈弧形,少数出现分叉。两地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虫卵和成虫的形态基本相似,但前叁者的大小存在差异,而成虫则无差异。金平溪蟹和保山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79.9%和100%,金平溪蟹的每蟹平均囊蚴数和每克蟹重平均囊蚴数分别是1.8个和0.7个,保山溪蟹的海蟹平均囊蚴数和每克蟹重平均囊蚴数分别是13.3个和2个。金平囊蚴感染大鼠和家猫后虫体回收率分别是24%和55%,成虫回收率为17%和51.7%,保山囊蚴感染大鼠和家猫后虫体回收率分别是5%和61.7%,成虫回收率是4%和51.7%。[结论]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和保山市均是并殖吸虫流行区,保山溪蟹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明显高于金平溪蟹。金平县和保山市流行的并殖吸虫为同一虫种,即陈氏并殖吸虫,但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形态学差异。大鼠对金平并殖吸虫的易感性高于保山,家猫对两地并殖吸虫的易感性相似。两种实验终宿主比较,家猫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大鼠,家猫是陈氏并殖吸虫理想的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1]. 异盘并殖吸虫发育过程的同工酶及蛋白质研究[D]. 毛玮. 广西医科大学. 2004

[2]. 小睾并殖吸虫的形态学及DNA序列分析[D]. 高忠萱. 昆明医学院. 2009

[3]. 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D]. 梅浩砚.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 云南省不同地域并殖吸虫病原学研究[D]. 李娟. 昆明医学院. 2007

标签:;  ;  ;  

异盘并殖吸虫发育过程的同工酶及蛋白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