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及营林防治技术论文_吕长颖

简述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及营林防治技术论文_吕长颖

依兰县林业局珠山林场 黑龙江省

摘要:红松是一种珍贵的树种,有着重要的作用,红松树木笔直,是良好的木材,红松的种子可以入药,也可以使用,红松还可以分泌一种树木的油脂,是做松香的良好原材料。所以林业部门为了保护这样红松,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造林的处理,但是人工红松林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虫害灾害。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阐述在人工红松林预防病虫害的一些有关技术。

关键词:人工红松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红松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人工营林工作的重点项目,红松林与一般的人工林相比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能力更差,因为红松林是针叶林,所以对于红松林的营林工作上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提高人工红松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让红松林实现林业效益新的增长点。

1、红松林的主要病虫害

1.1红松林的特色林木疾病

红松林的人工种植为什么相比较其他树种困难,主要是因为红松林有着自己特殊的病害,而正是这些病害导致红松林的管理上出现问题。红松林特有的疾病包括红松烂皮病、红松锈疤病等。就是在红杉树干的表层出现病症。而且这些树木疾病多发于树木幼树阶段,而且影响较大,这会对营林的效益产生较大的危害,在这一危害中会有很多树木死亡,有些树木已经成为幼树,因而重新补植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对于剩余树木因为数量减少,所以不能建立良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现如今在红松林防御病虫灾害又面临了新的问题。红松林皮肤病的发病出去,树皮的局部出现肿胀,质地变软,之后再红松表面病变位置逐渐失去养分,同时微生物滋生,产生白色的孢子。微生物的孢子在红松表面逐渐的变为橘黄色,在完全坏死之后露出树干,树干上出现红色的痕迹。红松烂皮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松林疾病,主要的危害在于树皮是输送营养,让树叶和根部相连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所以当树木在树皮上受到损伤的时候,就会破坏物质传递的渠道,造成树叶所需要的养分不足,导致树叶暗黄,甚至出现大面积落叶等情况。

1.2红松林的主要虫害

红松林因为属于针叶林,所以阔叶林的一些病虫害对其影响较小,但是针叶林也有着自己一些病虫灾害。其中主要是一些甲虫类的危害。常见的害虫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以斑螟类昆虫为主,主要会对红松的树梢以及果实造成危害。尤其对松果的危害非常严重他们一般将卵产在松果之内,对松果的品质有着很大的损害。第二类,是以红松小蠹类为代表的昆虫,他们不吃松果,但是啃食树冠,这些害虫会对树冠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被这些害虫破坏后的树木因为树枝的表皮的一周都被破坏,所以就产生枯枝,从而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第三类是以果蝇为代表的飞行类昆虫。在飞行类上果蝇能够吃掉大量的松子,尤其在松子刚刚生长的时候,大面积的果蝇可能导致整片红松林出现绝产现象,但是好在果蝇不会对红松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红松林的主要防治病虫害的方式

红松病虫害的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性重,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对红松人工林主要病害和虫害的种类、病害症状、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应该对影响红松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深入的了解,做到用药合理、措施得当、防治及时。红松人工林大部分在全光条件下更容易受某些病虫危害,应从它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规律入手。营造混交林或采用“人天混”的方式造林,适光抚育适当保留阔叶树。

2.1合理的密植,通过与其他树种混交的方式提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在营林工作的经验中我们发现,红松林在自然森林中病虫害较少,同时生长速度惊人。但是在人工营林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病虫害导致红松的利益降低。所以林业部门开始尝试使用混合种植的方式,将一些其他树种放入红松人工林中,放入的主要品种可以根据红松的特性来选择,红松是针叶林,所以可以选择阔叶林来进行混交,同时选择的树种的生长速度,以及高度应该不高于红松的高度,在生长的过程中,将松树的下半部分隐藏在茂密的阔叶林种。这样能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滋生。合理的混植可以在红松林生长的10年左右开始增加其他林种的种植,同时要保证树木的营养问题,混植的树木与红松不能太近,否则会影响红松的正常生长。所以就要注意清除林间的一些灌木和杂草,尤其是是绞杀植物,一定要及时的清理。在每年的下霜左右时做好修建的工作,因为这时树木的树液逐渐停止流动,树木要进入休眠期。这时修建不会对树木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

2.2合理的采伐

红松是能在多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木材是价值最低的一项。红松的树皮,以及树脂是做香料的一个重要的原材料,所以有着很高的价值。同时松子以及使用又可以入药。在红松的开发和管理上应该是多利用树木的其他资源,减少看法现象。红松的采伐应该保证在采伐后能够建立起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采伐的过程中要根据树木的树龄、其他资源的价值做好评估,在采伐过后保证红松的多个部位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让效益最大化。同时在红松的被开发完成后应该继续保留混种的树种,并成为一个生态结构,同时在红松砍伐之后,在其位置上种植能混种的一些植物,提高混种效率。

2.3做好松球的采摘工作,形成一条产业链

松球是红松林每年稳定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做好松林的采摘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每一个树上面都留一小部分在树上,这是因为是维护红松林的生态系统,松子是很多动物的食物,所以如果将松果全部采摘完毕后,就会对生态的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采摘的松果要做好销售以及储存的问题,因为松果是营林工作的效益成果,在红松林的运营中,松果的收益直接影响了红松林的维护的资金运作,所以要做好采摘、筛选、存储、销售等环节。

近年来,红松球果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发生趋势与果实采摘密切相关。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不少地区,由于采摘红松球果不及时,在球果未完全成熟时进行采摘,使得林木主梢被折断,权干形成,引起梢斑螟、切梢小蠹、松梢象甲等害虫的滋生。红松球果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月下旬,这时期果实已完全成熟,采摘后,应及时将折断的树梢拾出林内,以控制林内越冬害虫密度,减少害虫的越冬数量。同时,加工红松球果时,要选择远离红松人工林的场所进行。

3、结语

红松病虫害呈现的特点在于特殊的红松烂皮病,以及针叶林果实害虫。所以红松的营林工作并不好做,预防病虫害的手段与一般的阔叶林有着不同的手法,但是也具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的,合理密植和混种的方式是常见的方法,对防御病虫害有着良好的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一项人工营林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国华,王孔海,赵彦荣,张英伟,王连荣,黄凤玉.抚顺市松阿扁叶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森林病虫.2005(02)

[2]萧刚柔,赵常胜.危害红松的阿扁叶峰属中国一新纪录种(膜翅目,扁叶蜂科)[J].中国森林病虫.2005(01)

[3]李宏伟,张瑞华,董金宝.红松球果主要害虫的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3(06)

[4]孙海双,周国庆,孙玉娟,远皓,王洪亮.牡丹江林区红松球果害虫的调查及防治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0(04)

论文作者:吕长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简述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及营林防治技术论文_吕长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