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施建中

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施建中

施建中

(浙江萧山医院 浙江 萧山 310051)

【摘要】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序贯通气治疗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出现RPFIW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

【关键词】呼吸泵衰竭改善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49-02

目前,通过序贯通气方法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得到临床研究关注。准确把握切换时机是序贯通气治疗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RPFIW)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65.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球COPD防治创议提出的提出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有机械通气治疗指征;排除标准:近期行消化道手术患者[1]或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患者;颜面部畸形或损伤患者;合并肺性脑病外的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同时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血气分析结果、通气情况调整呼吸频率、吸氧浓度、PSV水平和SIMV潮气量。根据通气功能和病情逐渐降低PSV水平和SIMV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患者以RPFIW为切换时机,在出现RPFIW后将气管插管拔出,改为经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指导患者咳痰,协助拍背。对照组仍继续进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予以呼吸支持。两组均在达到撤机标准时撤离呼吸机。

1.3 RPFIW判断标准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恢复神志,有自主咳嗽和触发呼吸机能力[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CO2≤60mmHg,PaO2≥60mmHg,PH值≥7.3;呼吸机参数:PSV≤20cmH20,呼吸频率≤12次/min,FiO2≤50%;呼吸节律恢复正常。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出现RPFIW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行气管插管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出现RPFIW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出现RPFIW时间为(2.8±0.9)d,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16.5±4.5)d,住院时间为(20.2±4.5)d;对照组三项指标分别为(3.1±0.8)d、(15.6±6.2)d、(24.7±6.5)d。两组出现RPFIW时间、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3.747,P<0.05)。

2.2两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对比

观察中出现7例VAP,9例再行气管插管治疗;对照组中出现16例VAP,8例再行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4.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X2=5.174,P<0.05);两组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低氧、电解质紊乱、高碳酸血症、肺充气过度等情况[3],容易出现呼吸肌收缩功能疲劳或减退现象,在感染等外部诱因下,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必须尽早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但气管插管容易引发相关肺炎,导致病情反复,对呼吸机依赖严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以RPFIW为序贯通气治疗切换时机可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判断呼吸泵衰竭改善的标准,本文认为当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有自主咳嗽、咳痰能力及触发呼吸机能力、生命体征稳定时可接受无创正压通气。两组患者在出现RPFIW时的呼吸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序贯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减少有创机械通气引发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能否减少再插管率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华兴,陈飞鹏.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04):646-649.

[2]庄志方,周尧.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05):816-837.

[3]龙胜泽,秦志强,黄国兰等.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07(08):692-695.

论文作者:施建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施建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