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2+微颗粒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邹志鹏1,杨海,夏军勇,张化明

华润武钢总医院 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水平(CD142+TMP)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2例SAH患者,在出血后第1天,以流式细胞术检测TMP的水平。将脑梗塞(CIV)的发生率、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与TMP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MP的水平显著升高,且TMP的水平与并发CIV的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SAH后TMP水平显著升高,TMP的水平可在SAH后早期预测并发CIV的风险,从而早期预防和诊治,提高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关键词:CD142+微颗粒(组织因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约占脑卒中死亡的25%,在存活的SAH患者中,有20-30%可并发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V)致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失。以往的观点认为CIV是由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所致,但针对CVS的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V是源于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所致的一种多因素的血管病变[2]。

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AH患者外周血中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tissue factor-posi- tive microparticles,CD142+TMP)的数量,分析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以评估TMP作为预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的价值。

2.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11-2013年我科收治的SAH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52.2±18.4岁。入选标准:①经CT证实为SAH;②Fisher分级3-4级;③均为出血24h内入院治疗。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招募32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本研究作为对照组,男女各16名。

2.研究方法 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CIV的发生率、诊断时间及mRS评分。SAH患者均应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14天,经DSA或CT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均在入院48h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栓塞术,存在脑室积血或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

3.标本采集及TMP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出血后第1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置于真空柠檬酸盐抗凝管中混匀。2h完成离心:150g离心12min获得富血小板血浆,然后以1000g离心8min获得无血小板血浆,去除上层血浆置于-80°C冰箱保存,用于血浆TMP水平的检测。本实验应用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SAH患者和对照组TMP水平。

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方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法。

3.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SAH患者的TMP水平显著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发生CIV的患者分作缺血组,未发生CIV的患者分作无缺血组。两组间比较并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TMP的水平与发生CIV的风险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04)。(见表1)

2.将mRS评分0-2分为A组,3-6分为B组,B组的TMP水平显著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SAH对照组及缺血组、无缺血组的TMP水平(±s,/μL)

3.讨论

炎症反应[3]和血栓形成[2]被认为是SAH后并发CIV的重要病理基础。在SAH患者的脑组织中可发现微血栓形成并位于发生缺血或梗死的脑组织,提示高凝状态导致的小血管血栓形成是CIV的发病机制之一。因此,检测能反映血栓形成的生物学标志物可能为SAH后CIV的早期预测、及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带来诸多益处,而寻求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则是重要研究方向。

有研究表明,促凝活性最高的微颗粒来源于存在组织因子的各种细胞[4],是导致血液凝固的主要催化剂,并提出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CD142+TMP是预测血栓形成风险的良好生物学指标,但未得到证实。Olliver指出,TMP可参与血栓形成,并大量聚集在血栓周围,血栓在血管损伤部位形成后进一步延伸甚至堵塞整个血管腔,这种病理性血栓形成可能需要TMP持续发挥其促凝活性[5]。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CD142+TMP为研究指标,探讨它们对SAH及其后发生CIV的临床指导价值。我们发现,以SAH患者为研究对象,TMP水平较对照组呈现显著增高趋势,表明TMP可作为反映SAH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

同时,在SAH患者中,选取发生CIV的患者(缺血组)、未发生CIV的患者(无缺血组)分别作为研究对象,缺血组的TMP水平显著高于无缺血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TMP的水平与发生CIV的风险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TMP的水平与SAH后并发CIV的风险密切相关,可在aSAH后第1天早期预测并发CIV的风险,从而早期预防和诊治,提高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传统的观点认为CIV是由于脑血管痉挛(CVS)所致,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对于SAH后发生的CIV和CVS之间并无明显的双向作用关系[6],在CVS发生之前血浆凝血因子的水平已经升高。本研究发现在CIV患者中,TMP显著升高,我们可以推断CIV是由于微血栓形成所致,而不是CVS所致。若后续研究能证实TMP在CIV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则可以对CIV的预防和治疗指明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Macdonald RL,Higashida RT,Keller E,et al.Clazosentan,an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undergoing surgical clipping: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Lancet Neurol,2013,10:618-625.

[2]Vergouwen MD,Vermeulen M,Coert BA,et al.Microthrombosi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n additional explanation for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J].Cereb Blood Flow Metab,2011,28:1761-1770.

[3]Van der Heyde HC,Gramaglia I,Combes V,et al.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micropaticles[J].Methods Mol Biol,2012,699:337-354.

[4]Ni W,Gu YX,Song DL,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6 in CSF and occurrence of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Acta Neurochir Suppl,2012,110:203-208.

[5]Kasthuri RS,Taubman MB,et al.Role of tissue factor in cancer.[J].J Clin Oncol,2011,27(29):4834-4838.

[6]Ollivier V,Wang J,et al.Detection of endogenous tissue factor levels in plasma using the calibrated automated thrombogram assay[J].Thromb Res,2012,125(1):90-96.

论文作者:邹志鹏1,杨海,夏军勇,张化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CD142+微颗粒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邹志鹏1,杨海,夏军勇,张化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