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_耿亮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_耿亮

西藏正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发展社会经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过,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缺乏节制的随意建设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反而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我们就对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根据自身的经验与认识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是人们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影响也是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形式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来合理的利用水利水电工程,既能充分的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又要尽可能的减少其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建设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的建设阶段会给周边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破坏,如果缺乏管理的话,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具体的污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对于土壤造成的污染,施工过程中会堆积大量的建设材料、残渣等,这会破坏当地的植被,如果时间过长还会渗入到土壤中,对当地的土壤产生污染;二是对于水体的污染,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水、生活污水,如果不进行处理就进行随意的排放的话就会流入河流,对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三是对空气产生的污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粉尘与废气,影响周边空气的质量,如果有风的话还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四是噪声污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会使用大量的工程机械,或者是爆破作业的爆炸声。以上这些情况对于环境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就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

1.2建成以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有时候会导致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成以后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水域,如果这个水域足够大的话就会对当地的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就是体现在降水量的变化上,比如说,当前区域原来没有这样规模的水域,那么建成前后在区域内的蒸发量会有显著的增加,那么当地的降水量也会增长,而周边区域的降水量则会相应的下降。还有一点影响则是因为植被面积的改变,水域代替了植被,就会增加区域内的镜面效应,导致附近的温度就会有显著的增加,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在气候方面的影响。

(2)对于生态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成以后会导致附近区域的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这种变化就会导致一些动植物不太适应,这样就会改变这里的动植物分布情况,适应的就会大量生产,不适应的就会死亡,或者需要迁徙,结果就会逐渐的改变当地的生物链,破坏这里的生态平衡。工程也会引起水质的改变,工程建好以后水域内的水流速度就会变缓,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就会变弱,其结果就是水域内会积聚更多的影响物质,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就会刺激藻类的生长,这会影响水中的其他动植物的生长,破坏水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还有一种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于一些洄游鱼类来说的,大坝的修建会直接改变或者阻断他们的洄游路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增加地质灾害风险

工程会导致当地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因为蓄水会导致周边的土体含水量增加,其斜坡区域因为上部重量的增加,会改变结构的稳定性,而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又会有所下降,在这种改变比较大的时候就可能因为重力的作用出现山体滑坡的事故。

2对策研究

2.1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做好环境评估工作

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要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不能一味的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还关注工程的环境影响,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一定要从全局上,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要尽量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对于土地的占用,减少植被的破坏,降低对于陆生生物的影响,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区域,可以设置鱼道或者鱼梯,为水生生物提供专门的通道,保护水生生态环境。

2.2充分的利用生态环保技术与材料

如今,环保技术正在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种环保材料、环保工艺也是层出不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于这些新型材料、技术的应用,减少建设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

2.3加强监督和管理

(1)加强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求施工过程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污染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污染物进行科学的处理以后才能排放,施工结束以后也要尽量的恢复原貌。

(2)对水利水电工程投入使用以后的监管,制定科学的运转、调度方案,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监测,建立有效的区域环境监测系统,观察、记录当地的环境变化情况,对于一些不良的变化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

2.4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持续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处理。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比如说为了降低工程对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可以对其进行人工培育;为了保护工程区域的植被可以选择气垫式调压井;还可以建设生物走廊,对岸坡区域的植被进行重建;根据需要增设人工湿地等等,如今的环境保护措施多种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保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保护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保护策略和方法,要注意保护体系的建立,不能是“哪漏堵哪”,而是要进行综合的质量,全方位的保护,避免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引起的生物物种的衰退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不能正视并加以节制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会产生恶劣的影响。我们必须从思想和观念上重视起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应用上融入环保的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理,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孟博,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8,(18):107-109.

[2]张漫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科技风,2019(03):201.

[3]刘振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3):45-46.

论文作者:耿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_耿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