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朗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_李国容

感情朗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_李国容

李国容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4-065-01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激发、知识的积累、想象的丰富及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增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到“正确、流利”不难,谈到“有感情”,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文本情感,声情并茂却不易。

一、低年级的情感朗读要抓好语境基础

同样一篇课文,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有的人读得干涩无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朗读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第七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在读“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时,第一个孩子轻描淡写地读了,我说:“我只感觉有小草那么高”,谁来读得比他高,接着起来读的孩子特别强调“大树”,把大数读成重音,拖长声音,就把大树读高了,后来孩子们争着想读,说:“我比他读得更高!”“我比他读得更高!”通过这样的与感情朗读指导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就会体会到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很长,从而理解蜘蛛织围巾要织多长,要织多久,最后确实累得趴倒在地上。就这样通过有感情朗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低年级的情感朗读要抓好人物特点

1、启发学生读好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这些对话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如《画杨桃》一文通过写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以及对我画的杨桃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语气就会加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教学中我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要读出反问、指责的语气。“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要用嘲笑的口气读。接下来师生对话,指导学生回答老师的话“不像!”“像五角星!”要读得果断、有力。“好——笑”表现同学们故意拖长语音。当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后回答老师的话“不……像”,“像……五……五角星”指导学生朗读时语调低,读出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气,体现出同学们难为情的心里。朗读老师的话时,提醒学生读出询问的语气,体现出老师循循善诱的特点。以上教学重视了对人物语气的准确把握,在有感情朗读中让学生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启发学生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情感意思也就不同。如《蜘蛛开店》一文中蜘蛛寂寞、无聊的程度。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在这句话中,“每天、好、好”等词语都应读重音。我这样启发:(1)自由朗读句子,想一想,(老师问:哪些词看出蜘蛛确实寂寞、无聊得很?生“好”),再问:哪些词语要重读?(2)指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3)教师小结,学生齐读。(4)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蜘蛛想开店的原因)以上教学,我以把握重音为契机,从而顺利实现对句子情感意思的把握,实现教学目标。

三、低年级的情感朗读要有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

1、示范引领,激发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低年级学生效仿能力很强,情感朗读不可忽视教师的范读。范读时,可以把声音、语气、表情、动作、神态等多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激励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范读课文,学生往往一边欣赏,一边与自己的朗读印证,通过自我比较,容易发现自身的问题,便于纠正。如《雷雨》一文中“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教学时,我这样来启发学生:我示范着把语速加快和放慢拖长地读,让孩子们感受怎么读雨下得更大,结果孩子们为了表示雨下得大有意把语速放慢拖长,从而理解了雷雨刚下起来时究竟有多大。

2、角色表演,释放情感。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却极富童趣。不妨放弃繁琐的讲解,让学生揣摩文中角色的心理,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极佳的朗读效果。如我教《青蛙卖泥塘》,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戴头饰扮演青蛙、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让他们投入情境,深入角色心理,在笑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感悟修正角色的形象。

3、比赛竞争,迸发情感

学生天生就好竞争,通过情感朗读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比赛方式主要有:(1)、师生朗读比赛。学生听说和老师比赛,往往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和学生比赛的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可以故意输给学生,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朗读的兴趣。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朗读,却要赢学生,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赛。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情感朗读是朗读的启蒙阶段,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重要阶段,培养良好的情感朗读必须有个长远计划,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培养的学生情感朗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我们必须有耐心,有恒心,充分调动各种因素,把文章情、老师情和师生情合而为一,达到情感共鸣,才会使朗读得正确、流利,更有感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论文作者:李国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感情朗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文_李国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