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用电量不断增加,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是能识别供电故障与处理故障的重要系统,由此务必要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引言
所谓继电保护,就是保护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供电可靠性的技术。一旦电力系统内部存在问题时,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将产生故障的线路切断,进而避免故障扩大到临近电气元件之中,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由若干个继电保护装置组成,每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彼此独立,共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通过继电保护,能够大大减少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电气设备的维护费用,因此,应重视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不断研究和改进继电保护装置,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保护电力系统安全。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1继电保护及其基本任务
继电保护因借助有触电的继电器发挥保护作用而得名,主要的作用对象就是其作用范围内的电力系统以及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元件。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其本身以及相关的元件都会受到继电器的实时动态监控,所以当其中任何一部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时,继电器就会接收到相关的信号,继而对故障部分采取应急措施,将故障部分与正常部分隔离开,如此,电力系统运行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这就是继电保护的主要表现。发电站中的电力系统承担着满足大范围区域内用电需求的责任,所以要保证其正常运行,需要好几套保护功能发挥程度比较高、对故障能快速反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1.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指标
继电保护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可靠性要求电力保护装置的质量达标,同时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切断相应的线路。在这一过程之中,对继电保护的系统、设备元件等进行考量,一般多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法来进行可靠性分析,近年来也有部分电力企业采用故障树及概率分析法来补充说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大部分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继电保护设备平均寿命(MeanTimeToFailure,MTTF),是指在继电保护设备的平均运行时间,该指标越大,则代表机电保护设备可靠性越高。其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TBF),是指机电设备在开始运行到第一次故障的时间,同时也指两次维修之间正常运行的时间。其三,成功率(R),是指继电保护设备在可靠性测试中的成功概率。其四,有效度(A),有效度能够根据上述指标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有效度结果,该结果能够反映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这一公式为:A=TMTBF/(TMTBF+TMTTR)。
1.3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1.3.1完善硬件冗余设计
冗余往往指多余的相关硬件设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中设计硬件冗余,是在对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作备份,如此,某个继电保护装置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保护功能,作为备份的冗余装置就有了用武之地,冗余和故障装置拥有同样的性能和功能,所以可以代替故障装置完成保护任务。 有了冗余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出错也无伤大雅,这就是容错技术。
1.3.2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就是保证其灵敏性,能准确判断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现状,并及时给出相应的反应。要使装置可靠性得到保障,还要对相关的特征指标进行计算,使特征值满足可靠要求,其中正确率指标要考虑到区外故障。在计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复核,确保其准确性,以便操作人员对其作出相应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挥保护作用,但为了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可靠,还要做双重保障,即利用辅助保护配套装置,使自动控制回路以及二次继电保护作为其作用对象,在所有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对其做好监控工作,保证其辅助作用能一直得到发挥。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
2.1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管理中的问题
自动化装置中存在各种继电保护软件,通过合理操作和使用这些软件,才能够正常保障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软件管理认识程度较低,没有意识到软件对于电网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从而忽略了软件使用及操作规范的落实,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操作不正规,极易导致装置出现问题。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继电保护操作制度,造成继电保护操作工作缺乏必要的约束,尤其是系统中软件的更新换代和升级,进而使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管理存在漏洞,无法发挥出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功能。继电保护软件是在计算机之中进行管理,软件调试和管理是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软件升级和更新之后,应对整个继电保护系统进行调试,了解相关软件更新后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才能保障后续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造成调试和试验工作缺失,进而造成电网系统继电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系统未来的管理与运行,极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2.2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渠道
2.2.1初始状态的记录
由于自动化的保护装置在其结构上要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在其运行中也常常会出现参数上的波动,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其状态的运行稳定,必须要对自动化装置的初始状态进行记录,从而了解其信息以及各项参数,包括设计参数、图纸参数以及运行参数等,以方便对其进行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当其出现波动时也能够及时做出调整。
2.2.2统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情况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各项数据与参数是其可靠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自动化装置的监测和管理,能够获得相关数据和参数的规律,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应对自动化装置中的各项数据与参数加以统计,不仅能够随时了解电力系统各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也能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转状态,根据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于及时开展相应的维修工作,彻底消灭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3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设备事故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以及技能的保证,确保其能够针对发生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熟悉度以及事故应变能力的灵活性进行提升。在维护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心,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运行的科学合理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的供应,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用电,应重视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记录自动化装置初始状态,统计装置运行情况,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管理人员水平等有效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彭敏.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7(5):72-74,76.
2]李记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4):88-89.
[3]贾敏,邓佳宾,朱统亮,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6(11):163-163.
论文作者:王彩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装置论文; 可靠性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