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安海慧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安海慧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胆道结石;疗效

胆道结石是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问题,导致胆汁淤积、胆道感染。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开腹手术治疗,该方法可以快速取出结石,但是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且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1]。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技术日益完善,腹腔镜手术开始广泛应用于胆道结石的治疗,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且预后较好,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中,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MRI、CT等检查均确诊为胆道结石;均表现有发热、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3.8±3.5)岁;病程6天~6个月,平均病程(2.8±0.7)个月;疾病类型:胆总管结石15例;胆囊结石17例,肝内胆总管结石8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2.5±3.1)岁;病程5天~7个月,平均病程(2.6±0.8)个月;疾病类型:胆总管结石16例;胆囊结石14例,肝内胆总管结石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差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并给予抗生素感染治疗及镇痛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常规消毒铺巾后,在患者右肋缘下1.5cm处做一3cm左右斜向下切口,采用纤维胆道镜检查确定结石位置并将其去除,结束后缝合固定T型引流管,密切观察有无渗漏。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腹腔镜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左侧位,给予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处理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四孔法”在患者脐轮位置做一10mm左右的弧形切口,控制气腹压力在10mmHg左右,将腹腔镜及穿刺针置入,利用纤维胆道镜观察并确定好胆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数量等,配合腹腔镜探查并取出结石,最后冲洗干净胆道,内置T型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显示未见结石;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消失,B超检查可见结石;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B超检查仍有结石存在,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3±22.0)mL、(7.1±0.4)天;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6.3±81.5)mL、(16.3±2.1)天。两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胆道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有直接关系[4]。胆道结石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发热、上腹部疼痛、胆绞痛、恶心、干呕等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开腹手术及腹腔镜微创治疗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治疗胆道结石的方法,其中开腹手术是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其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总体效果不够理想。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外科手术中,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安全,术后不容易发生感染,另外,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会大大缩短,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中,我院选取80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胆道结石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牛振罡,树孟春,和育,申德洙,母庆仙,洪伟.60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242-1243.

[2]李宪.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43.

[3]戴昌华,宋猛,曾小东.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8):129-130.

[4]杨勇,汪艮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129-130

论文作者:安海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安海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