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论文_刘同江

谈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论文_刘同江

合肥市瑞悦工贸有限公司 安徽省 2316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对行业发展提供支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得到重视,对建筑居民的住房以及公共设施安全等有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是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由水泥、外加剂等组成,预拌混凝土在搅拌站进行,通过合理化应用后,符合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节能减排;碳排放;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以及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配制与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行业,每年的产值达到几百亿元。然而,由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十分重要。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出发,通过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产品,从而实现节能、节材、节水、减排、减碳的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是预拌混凝土企业在新形式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利手段。

1混凝土碳排放研究现状

对于预拌混凝土的碳排放,虽然国内外学者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从混凝土原材料入手,用水工水泥替代硅酸盐水泥,并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量;提出了包含生产能源消耗、原材料内含碳排放和输入能源三方面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的评估软件对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梁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利用矿粉作为胶凝材料替代水泥,替代率为50%时,混凝土碳排放减少了26%。侧重混凝土产品运输,利用GIS碳排放计算模型,通过选取合理的运输路线等参数来降低碳排放;高育新[9]等人计算了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引入及混凝土生产和运输的混凝土碳排放,计算得出常规C30混凝土的单位立方米碳排放量为187kgCO2。

2降低预拌混凝土行业碳排放的途径

2.1了解材料参数

硅酸盐、普硅或矿渣水泥的基本参数的要求比较多,做好材料选择工作。为了保证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在最终选择后进行混合水泥标号分析,选择富裕系数比较大的品种,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材料满足要求。对于选择的硅酸盐、普硅中的一些元素的含量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检测,比如为了使水泥的酸碱性控制在一个范围,就可以使碱的含量降低到一个百分比。为了保证混凝土生产的均匀性,做好各个面的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硅酸盐和普硅以及矿渣和水泥等需要保证材料达标,避免异常,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了解影响因素,在后续分析过程中,凸显出质量管理的流程需求。混凝土额外材料的属性特殊,为了提升质量,满足要求,在整个过程中适当加入额外的材料,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价格合理,选择水花活性高的水泥,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加入额外的用量,根据预制混凝土的质量以及不同种类的材料应用情况,确定质量管理的变动因素,在当前基础上管理后提升适应性。

2.2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1)混凝土在运输、输送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是当前常见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根据我们企业的试验数据表明,混凝土中每增加10kg/m3水,其28d强度将下降3.7MPa;用加水调节混凝土稠度,每增加1cm的坍落度,强度将下将1MPa。因此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不得往混凝土运输车中加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混凝土开始浇筑时坍落度很小,难以泵送时可采用混凝土流化剂二次流化,达到可泵送效果。严禁工地用加水的办法来调大坍落度。(2)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车上要设有强度等级标识牌,先浇筑高强度等级,再浇筑低强度等级,泵工与施工人员还要密切联系,防止错浇混凝土。(3)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浇筑面进行抹面处理有利于抑制表面裂缝,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特别是楼板混凝土浇筑后应用木抹子搓抹两遍以上,在混凝土终凝前消除早期裂纹。

2.3加强质量跟踪与回访制度

质量跟踪是保证混凝土长期稳定的关键。质量跟踪可以及时反馈混凝土到达工地的情况,如坍落度损失、浇筑情况、工地加水、养护是否及时等,同时还要和施工方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向施工方、监理方说明混凝土性能以及施工养护注意事项。更为重要的是,质量跟踪还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发生问题时及时准确处理。

2.4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十三五”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方案》当中明确了我国到2020年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之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7年末正式启动,由国家相关部门确定的包括水泥制造、平板玻璃在内的八大行业将随进度加入全国碳市场交易行列。目前全国各省市也在陆续开展碳核查工作,所有年消费能源高于10000吨标准煤或者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26000吨的企事业单位均需要进行碳核查。虽然预拌混凝土行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北京等试点省市亦将其纳入碳核查报告单位。因此,开展温室气体核查与排放量核算是预拌混凝土企业不可回避的一项工作。行业目前尚未出台具体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企业可依据发改委发布的《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作为核算准则,对工厂边界内的温室气体进行核算。混凝土生产过程用能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天然气、煤炭等燃料燃烧产生的排放作为直接排放,用电产生的排放作为间接排放,并无过程排放等情况。

2.5加强管理,降低能耗

采用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把经营管理、材料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等均纳入ERP体系中,同时整合搅拌楼控制系统、压力试验机、筒仓管控系统、加油机、车辆调度系统、搅拌车回厂系统,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加有效地对混凝土生产进行控制,降低生产能耗。

2.6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在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与生产阶段,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与降低环境排放是工厂实现绿色低碳化的重点工作。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最主要部分为电力,北方企业会消耗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此外混凝土运输车辆消耗柴油。工厂的节能工作从规范能源管理入手,通过建立并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制定可行的节能技改方案,实现工厂的节能目标是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企业应优化用能结构,及时淘汰落后用能设备,采用高效电机、节能照明等设备设施,根据相关外部能源审计结果进行改进。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对于环境排放的监测工作现阶段普遍开展较为滞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混凝土生产过程的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总体较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考虑相关环保政策的执行,部分企业将搅拌站楼进行了全密封的改造,取消了有组织排放口。颗粒物作为混凝土生产过程产生的最主要大气污染物,企业在采取布袋除尘等环保措施的同时,应该及时对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由此掌握污染物排放水平以及减排工作开展成效。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预制混凝土生产管理要求高,结合平衡性因素和其他变动因素,需要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满足质量管理要求,促进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卫辉.预拌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河南建材,2017(5):29-30.

[2]曾少静,陈汉飞,曹耀江.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应用及质量控制的心得[J].广东建材,2016(9):13-15.

论文作者:刘同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谈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论文_刘同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