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质量堪忧,工程竣工的优良品率基本上保持在1/3左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优良品率从三成上升为四成。研究表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按照《建筑法》的要求,严格市场管理,严格执法,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实行质量预控,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建筑工程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系统工程。每个过程都很复杂且困难,交接中的问题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建筑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并着重抓好每个项目的细节点和关键点,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程序和环节都必须符合标准与规范。使得整个建筑过程中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简述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指由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是维护公众权利的合法行政执法行为。工程监管是从工程筹建开始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具体包括资料汇总、监督体系的建立、施工图的审核、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施工安全监督、工程验收监督几个重要方面。近些年,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工程受施工地域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有时很难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社会各方成员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和建筑的经济利益出发,保证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本质要求,工程项目的建设需多方人员参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存在于方方面面。
2.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部门和监督单位。前者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决策者和重要参与者,对建筑工程承担很大一部分决策权和监督责任,但由于目前缺乏正确的决策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序执行和良好发展。监理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监管和主要参与方,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入职门槛低,缺乏监督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无法履行监督职责。忽视对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留下严重的安全保障。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建设项目的质量涉及到大量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人员,做到合理科学地分配其难度是非常大的。这对各个单位领导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和标准,然而,这些要求和标准在具体的规范和文件中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这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模糊不清,质量管理岗位标准无法实现,这使得建设项目的质量难以管理。
2.3建筑工程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信息技术作为人类进入21世纪的先进生产力象征,其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推动着工程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产生和运用,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有着极大的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现代建筑信息化理念的淡化和实际应用的普及程度低下,当今很多工程项目很少能够将建筑工程信息技术融入到过程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即使有少部分企业虽然构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为了申报奖项作为加分项而仅仅停留在了表面,没有将建筑工程信息化运用到实际的过程中去,管理系统也无法发挥质量管理效能,从而影响了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3.1强化工程的设计管理
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但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而且应加强针对设计水平方面的管理。设计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使用,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投入,让没有资质的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的设计。若开发商为了降低费用,聘用毫无设计资质的人员,无疑就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监理单位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接受业主单位的委托去介入设计质量的具体监督。监理单位与质量监督机构应在针对设计图纸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加强合作,确保设计内容符合技术规范要求[1]。
3.2强化材料的质量管理
首先,准确掌握材料的信息,以此对供货厂家进行优选。只有掌握了材料质量、价格和供货能力的信息,才能够选好供货的厂家,从而获得质量佳而价格低的材料资源,继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的造价。此属于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对材料供应制定严密的调度计划,通过加快材料的周转来降低材料的占用量,材料的供应只有达到按质按量并按时的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才能够提高供应效益;再次,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使材料的损失尽量降低。通过严格按照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材料在运输、仓库存放等环节的管理,完善现场材料的管理制度,属于确保材料质量和节约材料的重要保证;最后,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执行材料的质量验收制度。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有材料的出厂化验单,工程所有构件也应具有出厂合格证,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需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抽检。因为运输或安装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需经处理鉴定以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场配置的材料,如混凝土等的配合比应提前按照要求进行试配,戴试配检验合格之后才允许使用。
3.3正确选择和使用机械设备
由于获得较好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与选好、用好机械设备关系密切,因此在选择与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应全面考虑现场因素。然后合理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使机械设备能够充分的发挥效能,力求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
3.4加强针对社会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管理
由于监理单位是在建设单位的委托之下管理项目工程,但因为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前较多的工程监理均听从于建设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工程监理成为了建设单位的附属单位。而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监理单位应该独立的执行各自的职责,并对社会和工程本身负责。然而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理单位独立行使职能的权限还需要继续加强。在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社会监督和社会舆论都产生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当前可利用社会监督来促进工程质量的诚信体系建设,市场经济不但属于法制经济,而且还属于信用经济。加强针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与相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构建工程质量的诚信体系,提升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及信用水平,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监督机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建筑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暴露出新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其中的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前建筑业中,因为建筑产品所带有的特殊性,使得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始终属于大众关注的重点。文章首先陈述了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采取的具体对策[3]。
参考文献
[1]郑梦春.浅谈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J].居业,2017,35(2):88-89.
[2]孙丽.浅谈建筑管理中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J].民营科技,2018,21(9):105-106.
[3]李锋,郭龙.浅谈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8,35(1):73-74.
论文作者:范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