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长角形切口用于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庄林

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苏徐州 221300

【摘 要】目的:分析耳前长角形切口用于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分析组采用耳前长角形切口,对照组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组间比较P<0.05。结论:行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取耳前长角形切口利于扩大手术视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耳前长角形切口;头皮冠状切口;并发症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pre-anterior orthotic incision in the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complex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 Methods:From June 2013 to February 2017,60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complex cheekbones complex fractures treated by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sampling. Group using the ear before the long-shaped incision,the control group scalp coronal incision,comparison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Results: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analysi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6.7% vs 30.0%,P <0.05). Conclusion:It is worth to popularize that the long zygaptic incision in the complicated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 treated by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s helpful to expand the operative field and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s.

Keywords:Complex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Ear-shaped long-angle incision; Scalp coronal incision; Complication

颧骨位于面部的突出部位,以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出现骨折,因骨折多发于与周围邻近骨的连接处,且会波及邻近骨,故又称为颧骨复合体骨折[1]。颧骨复合体骨折在临床上多采取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施该手术可选择耳前长角形切口、头皮冠状切口、眶外侧切口等多种入路方式和手术切口,其疗效和安全性各不相同。本文就耳前长角形切口与头皮冠状切口用于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现作如下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分析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析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62岁,平均(34.8±3.0)岁;上颌骨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8例,其他复合性骨折16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64岁,平均(35.2±3.3)岁;上颌骨骨折5例,下颌骨骨折10例,其他复合性骨折15例。对分析组与与对照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得出P>0.05,实验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指导患者取平卧体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口选择在头顶到发际线内,切口长度到耳屏上方即可,与头发生长方向一致。切开帽状腱膜后,采用头皮夹对切口进行止血。将皮瓣分离至发际线,将额部骨膜切开,分离皮瓣至眶缘。充分暴露出颧骨,之后将颧弓上方骨膜切开,复位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固定颧弓,并将颧额缝固定。在对头皮瓣清洗后实施加压包扎。

分析组患者采用耳前长角形切口,指导患者取平卧体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发际线内至耳前皱褶处作切口,以长角形切120度,在眼眶外注射生理盐水。以锐性分离的方式实施皮下分离,直至外眦外侧,之后向纤维肌方向对眼轮匝肌实施钝性分离,充分暴露颧额缝。于颧弓上方两厘米处作一切口至颞深筋膜处,并继续分离至颧弓上缘。将附着于颧弓外、浅层的颞深筋膜切开,以将颧骨体与颧弓暴露于术野,之后实施复位和固定操作。

1.3评价标准

在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六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对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实验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标准差()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开展t值和X²检验,在P<0.05时判定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较对照组(30.0%)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颧骨是面颅骨之一,位于眼眶外下方,颅骨与上颌骨之间,呈突出菱形状,可分为颌突、颞突、额蝶突、眶突四个突起部位。颧骨具有支撑和连接颅骨、上颌骨的作用,如发生骨折可引起面部多处结构损伤,严重者可出现脑外伤。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开放式复位内固定术日趋成熟,不仅效果理想,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因颧骨位置的结构十分复杂,手术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传统的头皮冠状切口应用较广,这一切口的所形成的瘢痕会被头发覆盖,对美观的影响不大,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涉及的头面组织多,切口大、对患者的创伤大,还可以引起大量出血,造成感染、血肿,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其术后康复。耳前长角形切口是以头皮冠状切口为基础,联合使用面部去皱技术,并进行改良后得到的一种新型手术切口方法。采用这一切口能扩大手术视野,防止对面部神经造成损伤,利于提升手术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2]。本次实验证实,耳前长角形切口较头皮冠状切口在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更具优势,其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0.05,本次实验结果与王铁生等[3]的实验结果类似。

由上可知,行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耳前长角形切口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行涛,刘冰,柳峰,等. 口内并耳前切口矫治颧骨复合体过突23例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5):286-287.

[2]刘银华,杨飞,梅枚.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20-120.

[3]王铁生,邓四海,黄仁财. 耳前长角形切口用于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6,22(12):32-33.

论文作者:庄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  ;  ;  ;  ;  ;  ;  ;  

耳前长角形切口用于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分析论文_庄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