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关春莹

中药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关春莹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二科 邮编:157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药对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综述了中药在改善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上的作用和作用,减少化疗致敏的毒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本文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的思路。

关键词:中药;化学药物;大肠癌治疗;研究;进展‘’

1前言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传统中医没有发现结直肠癌的确切名称,但相关的讨论有多种。根据结肠直肠癌临床症状的体征和症状,如中医认为属于“肠风”“毒”脏“血”的“肠皮”“肠”“锁”“尿”“积聚”“腹泻”等等。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虽然治愈率有所提高,但仍有50%的患者复发和转移;在现代医学中,系统化疗对结直肠癌的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晚期或术后转移。中药联合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个热点。大多数研究表明,中药与化疗结合可以在降低毒性和协同效应方面发挥作用。

2中药配合辅助性化疗

中医认为,尽管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可以去邪恶的毒药,但邪恶的剩余,正气不复杂,尤其是在结直肠癌中晚期的辅助化疗是必需的,同时在应用为主的化疗与扶正器节俭可以降低结肠癌手术后化疗临床不良反应。

2.1中药对化疗的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的影响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往往出现虚弱、回火的现象,而中医的脾脏则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杨Zuyi发现中药可以改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耐受化疗和术后化疗破坏的生活质量。在7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分为中医加化疗组(中国传统中药与湘沙汤加汤,生脉注射液)46例,单独化疗33例结果显示,中药与化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化疗组(P<0.01)、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伤和胃肠道反应低于单纯的化疗组。刘静等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健脾中药和化疗)和对照组(21例单纯化疗患者)。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9.5%和33.3%。与对照组比较(1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l),对照组(19.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贾晓江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发现,传统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方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将杨培养基应用于12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中药浸泡)60例,对照组60例(单独化疗),发现两组神经毒性分别为54.2%和54.2%(P<0.05)。

2.2中药对生存期的影响

王伟等人采用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T细胞免疫活动,降低血液凝血状态比单纯化疗组强。另外,对4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化疗和化疗,并与40例单纯化疗患者进行比较1、3、5年生存率的化疗结合中药组分别为92.5%,77.5%,67.5%,单纯化疗组90.0%,分别为62.5%和45.0%(P<0.05),与此同时,根据中药结肠直肠癌患者手术巩固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CEA水平,并能减少化疗的副作用,转移到降低术后复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郭探讨扶正器肿瘤抑制汤在术后巩固治疗大肠癌的临床价值,3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扶正器肿瘤抑制汤加化疗(治疗组)和31例化疗(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平均存活时间(31.4个月),对照组(18.0个月),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4%,65.7%,和对照组分别为89.7%,61.2%,41.3%),治疗组(21.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8.3%),副作用比对照组低,治疗组在免疫功能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说明在结直肠癌手术中,扶正肿瘤抑制汤化疗巩固,免疫调节,肿瘤抑制和抗复发,延长生存期优于单纯化疗。

3中西医结合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西医治疗背景和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分化和辨证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不同的治疗。

3.1手术与中医的结合

手术治疗或多或少会显示出失血。中医可以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减少感染的机会,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手术初期,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在术后中期,脏器受损,居中;手术后,脾胃功能逐渐恢复。报告指出,中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对提高手术条件、改善腹胀、防止术前肠道感染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3.2放疗与中医的结合

一般认为射线辐射热和易耗气阴,因此直肠癌放疗后,患者不仅渴饮,夜汗,疲劳乏力,如天津两伤如气,而且经常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甚至血淋淋等症状。此时,中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朱军因放射性膀胱炎引起的党组控制,64例结直肠癌放疗,放疗前放疗,放射性膀胱炎12例。5%,两周治愈率87。而对照组则为28岁。治愈率3%,2周33。这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化疗与中药联合全身化疗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晚期或术后转移。大多数研究表明,中药与化疗结合可以在降低毒性和协同效应方面发挥作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往往出现较弱的现象,使用中医脾为主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年轻的发现等中药化合物可以改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耐受化疗和术后化疗破坏的生活质量。毛认为,如术后患者“邪恶是失败”,同时化疗应用扶正、健脾、补气以减少大肠癌临床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的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手术、放疗和化疗仍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中药的疗效对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是确定无疑的。可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口腔医学,中药灌肠,中药注射剂,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研究中缺乏大规模、多中心和多中心。随机协同观察,疗效标准不一致,结果差异很大,研究结果不具说服力;此外,基于辩证的方法,可以具体体现个性化治疗,但由于缺乏明显的规律性,缺乏传统中西医结合的理想,因此很难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雨. 温经通络法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2]王宁.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肠癌脾虚本质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

[3]陈红锦. 黄芩苷干预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缺失的裸鼠结肠原位移植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4]孟可. 乌芪参苓白术汤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5]陈晓艳. EGFR、Ras及CEA蛋白在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表达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

论文作者:关春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中药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关春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