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土地面积十分广阔,经济发展十分快速,各行各业都在快速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十分繁荣,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众多,投资额度成几何倍数在增长。事实上,整个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受到施工单位的普遍重视与关注。但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忽视对沉降段进行有效设计,地基处理不到位,搭板设置不合理等,制约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本文根据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基本情况,就如何落实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出对策,希望能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对策
引言
道路桥梁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桥头跳车,不仅会降低驾驶者和乘车者的舒适度,严重时还会对道路桥梁附加冲击荷载,使桥梁的搭板等部位出现破损。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需要做好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确保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分析了道路桥梁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天然地基导致不均匀沉降、台背填料引起地基压缩变形、设计不周引起的地基沉降以及施工控制不严引起的地基沉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搭板设计与软弱地基处理、台背填料选择以及台背压实等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以期减少道路桥梁的沉降现象,确保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1道路桥梁沉降段的沉降原理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地基结构变形主要出现在沟壑地段,一旦发生变形,不仅影响工程外形美观,还容易降低工程质量,制约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通常来说,沟壑地段的土壤含水量大、空隙大、压缩性大,并且地基强度较低。因而在地基填筑时,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现象。此外,与一般路段相比而言,桥头段的路基填筑高度相对较高,一般要超出路面5-10cm。而对于基底部分来说,高出部分往往会产生附加应力,进而容易产生地基变形现象,制约工程质量提升。填土施工中,如果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会使地基出现沉降变形的可能性变大,影响工程质量提升。
2道路桥梁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2.1设计不周引起的地基沉降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设计不周详而导致路基沉降。在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单位考虑经济因素,在一些大河面或者大沟壑地区没有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对道路桥梁的台前、台背等方面的防护工作没有做到位,从而使桥涵的结构尺寸偏小、桥头过长,不能正常排水,并在路堤填料压力的作用下,出现了水位错移、路基沉降等问题,同时也会导致道路桥面出现突变或者错台,发生桥头跳车现象,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2桥头引段沉降段结构设计问题
在一般的道路桥梁项目施工中,桥头引道的沉降段施工环节由于结构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而直接影响到的整体的桥梁沉降量增加,并且直接导致桥梁的通车产生跳车的问题。在桥头引道沉降段的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是粗粒料填筑法、钢筋混凝土搭板法等,在这些方法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形车的跳车率。分析沉降段结构设计问题,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环节中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导致道路桥梁沉降段产生了多方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2.3施工控制不严引起的地基沉降
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指定要求进行施工,从而导致一些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引起道路桥梁地基沉降。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台前坡砌筑不及时,导致桥基产生变化,同时还因为施工作业面和工期受到了台背的限制,以及道路桥梁的内侧填土没能按照指定要求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合理设置搭板
要合理设置搭板,并根据坡度值确定搭板长度,提高施工设计水平。这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搭板能有效承受碾压强度,避免地基沉降量出现不断增加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设置搭板的方法比较简单,对预防地基沉降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道路桥梁都适合设置搭板,施工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事实上,合理设置搭板,能对桥头不均匀沉降实现控制,保证桥头结构稳固可靠。但在一些荷载较大的路段设置桥头搭板,不仅难以有效预防桥头跳车问题,还可能导致路基底部压实度不够,搭板出现折断现象,降低路基路面工程质量。因此,应该结合沉降段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搭板,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搭板设计与沉降段基本情况相符合,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此外,搭板宽度应该与桥面宽度保持一致,科学设计搭板与桥台的配筋,搭板边缘线与缘石边缘部分留0.5m的距离,这样有利于提高搭板设计水平,并保障行车安全。
3.2软弱地基处理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对于一些软弱地基没有做好加固处理,导致实际使用时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较低。另外,软弱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孔隙率大,在施工时常常出现水压增大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完善和创新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这不仅是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减少路基沉降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喷射注浆法、超载预压法等。如果在实际施工时出现软土层深度较大的情况,就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综合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原有地基的强度。另外,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也可对施工区域的土层进行含水量控制,这样一来,即使出现孔隙率超出容许值的情况,也可以按照指定要求进行处理,例如换土处理时,可以向下多挖一些土层。当道路桥梁的填土高度在4m左右且不超过4m时,在其正下方向下挖掘0.6m;当道路桥梁的填土高度在4m以上时,需要向其正下方挖掘1m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换填土的地基强度。
3.3回填施工优化
回填土填料的选择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当在路基路面施工中,选择了一般粘性的回填土,在填土表面压力增加的基础上,会导致回填土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情况,因此,需要针对路基路面的回填施工进行优化。①在选择回填土施工的填料时,需要仔细的分析沉降地质情况,根据不同的地质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填料。在具体的调料的选择上,需要充分的选择相应的加固材料;②建筑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情况首先选择几种填料,为了选择出合适的填料材料,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填料材料进行试验。在专业的土工试验中,借助填料的渗水性能、干容重以及硬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在对比分析下,选择合适的沉降段作用调料。
3.4加强对沉降段路基的后期维护工作
沉降段路基的施工中,对路基原有的土层进行开挖和回填,破坏了该区域原有的地下土壤平衡。路基建成后需要一直承受桥梁和路面对其的压力,由于自然作用力的存在,路基在自然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变化,因此无论是施工之前还是施工之后,都应该加强对沉降段路基的维护工作。沉降段路基的维护必须护坡,由于道路桥梁坡面容易受到自然作用力的侵蚀和风化,因此可以采用预制板或者石块对坡面进行加固和铺设。在路基路堑的坡边则可以利用带有空隙的预制板进行覆盖和铺设,防止坡面的坍塌和断层,保护桥梁路基的稳定性,这也是不同地貌、不同地形对路基加固的常用办法。
结语
本文首先对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解决办法,旨在提高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东旭.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道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234.
[2]刘军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6,35(11):100-101.
论文作者:王俊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路基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地基论文; 路面论文; 填料论文; 桥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