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论文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论文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

彭硕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以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为调查对象,对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指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 高校 校园体育 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学校要加强体育方面的建设力度,改善校园体育环境与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促进校园和群众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发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体质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该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等10所高校的男女各50名同学,共计1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主要根据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4个维度进行问卷设计,主要是以满意度等形式来进行问卷调查。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采用单纯全麻,则无法使患者的交感神经-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受完全性阻滞,从而造成患者发生较明显的应激反应,使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受影响[4]。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施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对固定子宫神经支配通路,以及其固定组织的神经支配通路,达到神经传导完全阻滞,达到较为理想的子宫松弛度,从而为顺利进行手术操作而奠定基础[5]。

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2.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本研究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并请教相关专家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广大师生进行各种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体育比赛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精神文化以及体育道德观念和意识的总和。应包含物质文化(场地设施、体育器材等)、制度文化(体育政策、体育传统、体育规范等)、行为方面(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精神文化(体育观念、道德、态度等)4个方面。

2.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依据,高校可以通过设定各种体育制度来逐步规范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而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体育政策、体育传统、体育规范等几个方面,通过对10所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在体育教师奖励制度、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场地器材管理制度、课外体育活动制度、早操课间操制度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缺失。同时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其中16.4%的同学对当前学校的体育制度较为满意,15.5%的同学一般满意,45.6%的同学不太满意,22.5%的同学非常不满意,这说明当前的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细化。

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首要条件,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在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落后,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有些高校在人均场地器材方面和国家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同时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高校场地器材在质量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场地设施、体育器材等物质文化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12.3%的同学较为满意,18.5%的同学一般满意,52.6%的同学不太满意,16.4%的同学非常不满意,尤其是一些女同学,正是因为场地设施而放弃了体育运动,所以当前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体育学者章罗庚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有4个功能。第一,教育功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的效果;第二,健康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提升自己身体素质;第三,情感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第四,社会功能,各种形式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拼搏精神,同时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健全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对未来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学生的体育观念、道德、态度等进行了调查。体育观念是对体育运动功能的一种认同,通过调查发现70%的同学对于具有较好的体育观念,但是还是有30%的同学体育观念意识淡薄,认为体育锻炼只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所以体育观念有待加强;另外体育道德和态度的调查发现,认为自身具有良好体育道德和态度的占到了26.5%,一般的占到23.3%,不好的占到了51.2%,说明大多数同学从内心深处还没有树立起良好的体育认知。所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并没有从精神层面上感染学生,有待进一步提升。

3.3 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体育行为文化主要包含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几个方面,同时也是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体育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体育竞赛的开展影响着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程度,体育社团是开展影响着体育课延伸的程度,为此对学生的对于体育行为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体育教学非常满意的占到18.9%,一般满意31.6%,不满意的占到31.2%,非常不满意的占到12.3%,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目前的体育教学的满意程度并不是非常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场地设施的关系较大;对于体育竞赛非常满意的占到11.2%,一般满意21.7%,不满意的占到44.2%,非常不满意的占到22.9%,从数据来看,学生对于目前的体育竞赛满意程度较低,其主要的原因是体育竞赛的举办的项目种类较少,涉及面较窄,同学参与程度较低;对于体育社团非常满意的占到12.5%,一般满意20.2%,不满意的占到48.5%,非常不满意的占到18.8%,从数据上看,学生对于体育社团的满意度也是较低的,其主要的原因也是涉及面较窄造成的。

3.4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4)深入配合施工现场。安排一位有经验的配合施工技术人员作为项目导师,带领其参加1个大型项目的站前、站后工程配合施工工作。在配合施工过程中解决现场问题,将现场实际与设计理论有机结合,帮助深入理解设计工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从物质方面上来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总体而言和学生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是影响体育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从制度文化上讲,一些宏观的制度文化保障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从行为文化上讲,师资力量基本满足需求,体育竞赛覆盖面较窄,体育社团的影响力有待加强;从精神文化上讲,在体育观念、道德、态度等方面已经已经逐渐加强和改善,但不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每个试验药剂分别设4个剂量,与对照药剂和空白做比较,4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见表1。

4.2 建议

加强资金投入,提升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提供较好的物质文化基础;细化体育管理制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优化体育文化制度大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体育竞赛覆盖面,加强各校之间体育活动和社团的交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氛围;加大宣传,普及体育相关知识,树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努力提升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谢媛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精神的重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8):113-114.

[2] 李嵘.山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5):120-124,128.

[3] 田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4):74-75.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0(c)-0117-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0.117

标签:;  ;  ;  ;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