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光辉与人性的悲叹--“第二民族道德模范”的摘录_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道德的光辉与人性的悲叹--“第二民族道德模范”的摘录_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道德的光辉 人性的咏叹——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摘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模范论文,事迹论文,光辉论文,人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模范:裴春亮、杨绍军、陈光标、赵永录、赵广军、宋志永、刘乾坤、欧学联(女)、朱玉林、王直、徐茂

我虽然富起来了,但是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裴寨村,不能忘记对我恩重如山的裴寨人。”

——裴春亮

2005年,裴寨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亲们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上任后,他不负众望,个人先后投资400余万元为村里建学校、装路灯、修道路、打水井。对于裴寨村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他出钱给予2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村里基础设施有了改善,可百分之六十的村民还住在3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里。2006年初,经过深思熟虑,裴春亮决定个人投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2008年底,一个包括敬老院、幼儿园、体育场、超市在内功能齐全、整洁美观的裴寨新村建成,全村135户群众喜迁新居。今年春季,河南遭遇严重干旱,裴春亮个人又投资700多万元,修建了8公里长的引水渠,彻底解决了本村及附近10多个村2500多亩小麦的灌溉问题。

“救一个孩子,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帮一个孩子走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帮了他一生。”

——王直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改变这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的现状,2001年,王直一手创办了“王直助教中心”。助教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托服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王直老人还筹资数万元办起了图书室,为初三毕业班免费订阅各科专业辅导报,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关怀下,几年来先后有近千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健康成长,其中很多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有的现在已经上了大学。

“我家的地就在河对岸,以前我父亲乘赵大爷的船过河种地,后来我们爷俩一起乘船。附近四个村里有不少家都是这样的,赵大爷是我们的恩人。”

——赵永录的乡亲张永洲

1960年,赵永录自己做了一条小船,开始义务为村民摆渡。这一摆就是49个春秋。49年来,无论是锹镐锄犁还是农药化肥,只要船上能装得下,赵永录都会帮着运过河;需要过河的人,不管认不认识,上船就行。几十年如一日,分文不收,风雨无阻。每年开春和初冬的时候,河里无法行船,赵永录照样每天守望在河边,怕有人步行过河发生意外。自有了他的摆渡和守护后,倭肯河段再没有发生村民溺水身亡的事。近半个世纪以来,赵永录摆渡的身影成为倭肯河畔不变的风景。依兰县团山子村民张永州说:“我家的地就在河对岸,以前我父亲乘赵大爷的船过河种地,后来我们爷俩一起乘船。附近四个村里有不少家都是这样的,赵大爷是我们的恩人。”赵永录无儿无女,却悉心养育了在倭肯河畔捡到的两个弃婴。如今两个孩子已各自成家,生活美满。2009年春,他又收养了双鸭山一对生活窘困、身体多病的父女,管吃管住,还承担了父女俩的医药费,孩子的父亲感动地跪在地上说:“您就是我亲爹,孩子就是您的亲孙女,我和孩子世世代代都会铭记您的大恩大德。”

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模范:孟祥斌、卢加胜、王敏(女)、魏巍、郭文标、罗成财、李学海、周波、杨继斌、赵刚、贺生福(回族)、哈米提·艾合买提(维吾尔族)

“人就活这么一世,能多做一件好事,就是一件。”

——郭文标

在浙江东南温岭一带海域,几乎每一位渔民的心中都牢记着一个普通而神奇的电话号码,身处险境的渔民只要拨通这个号码,郭文标总会在最短的时间向他们伸出救援之手。正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片海域,在惊涛骇浪中救回130多条生命。郭文标13岁时,便摇着舢板出海捕鱼。也就在这一年,年少的他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从海上勇敢地救起一位60岁老人。从被救老人感激的目光和众人的赞许声中,少年郭文标读出了救人一命的意义,并从此开始了海事救援的传奇人生。2005年8月的一天,9号台风“麦莎”正面袭击温岭石塘渔区。有4位渔民冒险出海,试图修补锚绳,挽回经济损失。晚上7点,郭文标接到了其中一位渔民妻子的求救电话。郭文标在狂风巨浪中足足开船40多分钟,险些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终于在一块险恶的礁石上找到随时可能被巨浪吞噬的4位渔民,郭文标用手中的灯光指引他们一米一米向安全地带转移,终于在一处相对平静的水域把他们救上了船。这些年,郭文标为了海上救援付出很多,每年光油费开支就达8万多元,这对于他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他一家至今仍住在十几年前盖的老屋里,他也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但这些都无法改变郭文标救人为乐的信念。

“现在我已经81岁了,我生在乌鲁木齐,长在乌鲁木齐,对比以前的(旧)社会,现在我们的国家建设成这个样子了,吃的有穿的有,还有一些破坏分子要破坏,只要有脑子的,有人心的人都会像我一样的。”

——哈米提·艾合买提

在“7·5”打砸抢烧事件中,乌鲁木齐市一位81岁的维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18名各族群众。

7月5号晚上,哈米提·艾合买提正在外面参加亲戚的婚礼,听说街上有人闹事,他赶紧往家里走,在社区大门口,遇上一伙正在打砸抢烧的暴徒,而在自家院子门前,躲着十几名受惊的群众。

怕暴徒们冲进社区,他和保安徐革平决定锁上小区的大门。

就在锁门的时候,暴徒们翻进了社区,挥舞着棍子朝徐革平冲了过来。哈米提就上去把小徐捂住,到了夜晚,外面稍稍安静些,很多人提出要离开,但是哈米提·艾合买提一家担心安全,坚决地挽留。那晚,这个几十平米的小院成了18位各族群众温暖的避风港。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模范:周国允、杨正权、雷冬竹(女)、艾克拜尔·依明(维吾尔族)、李泽英(女)、郑仁东、张云霞(女)、陈美丽(女)、刘成才、刘华国、牙高峰(壮族)

“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

——周国允

从一个打工者到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队队长,在北京建筑界,“周国允”三个字成了一个响亮的信誉品牌。他带领施工队先后参与建设亚运村、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国家体育场等210多项工程,建筑面积700多万平方米,合格率达100%。这些工程中,57项获长城杯奖,6项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1项被评为国优工程。北京首届高科技产业展览周开幕前夕,展棚搭建出了问题,相关部门请北京市建委推荐一支过硬的建筑队伍,1小时内赶到现场,连夜施工。北京市建委当即通知周国允:“此任务非你莫属!”当时恰逢“十一”黄金周,北京全城拥堵。有人替周国允捏了一把汗:“除非你是神仙。”周国允很快选定一批精兵强将,分乘30多辆出租车不到1个小时全部到达工地。凌晨两点,展棚完工。最后一算账,一大半工钱都付了车费,但善打硬仗的周国允却名声大振。在建筑领域,有时出现拖欠工程款、劳务费的现象。每当甲方资金不到位、资金周转困难时,周国允就用自己的房子和车抵押贷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他的公司从来没有拖欠过农民工工资。

“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呢,姐姐永远不会丢下你们!”

——李泽英

16岁时,李泽英从家乡到贵阳一户人家当保姆,负责照顾刚刚满月的双胞胎姐妹。这对双胞胎姐妹是一卓姓女主人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养的有病弃婴。在卓家夫妇的多方医治和精心照顾下,两个孩子的病奇迹般地好了。但几年后的一天,卓家夫妇先是离婚,后又突然失踪,而且没有留下一分钱,在主人家照顾着小姐妹的李泽英顿时断绝了经济来源。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何况还要带两个不到6岁的孩子。举目无亲的李泽英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走还是留?看着号啕大哭的孩子,李泽英许下了一生的承诺:“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呢,姐姐永远不会丢下你们!”那年,李泽英不到22岁。虽然生活的贫苦和艰难时时刻刻困扰着李泽英,但在她的精心照顾和呵护下,姐妹俩一天天健康长大。2000年9月,在她的努力下,姐妹俩到小学上学了。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还要筹措学费,这使一“家”三口再度陷入困境。幸好此时李泽英的母亲得知了女儿的遭遇,不但没有责怪女儿,还给予丁充分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让李泽英的妹妹来同她们一起生活,共同支撑这个特殊的家庭。

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模范:邱光华(羌族)、谭东、周宪梁、尼玛拉木(女,藏族)、施华山、李斌、李登海、姜万富、吴仁宝、高玉宝、张丽丽(女)

“送邮件确实辛苦,还不能顾家。但快十年了,当我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看到乡亲们高兴的笑容,我很开心。”

——尼玛拉木

尼玛拉木所走的邮路在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的峡谷地带,总长350公里,海拔高差2000多米,一天之内数次感受低温严寒和高温酷热。这段邮路大部分是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道,经常遇到飞石、滑坡和泥石流,很少有人敢走。尽管条件十分艰苦,并且凶险重重,但尼玛拉木在这条邮路上一走就是10年。她服务的几十个村寨中,有一条邮路要通过波涛汹涌的澜沧江。由于条件所限,过江通道只有一条锈迹斑斑的溜索。在那命悬一线的细细溜索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尤其是雨天,溜索太滑刹不住车,经常会撞在对岸挡墙上。可是为了乡亲们能及时收到信件和报刊,尼玛拉木冒着危险10年间在这条溜索上来回1200余次。在取送邮件的路上,尼玛拉木时常被飞石击伤,在过溜索时被江对岸的木桩撞疼,但她始终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她曾连闯3道泥石流,虽然自己全身被泥水淋透,但交到村民手中的却是崭新干净的邮件。为了按时把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亲自送到考生本人手上,她曾花了整整6天时间在崇山峻岭的牧场上寻找收件人。2008年1月雨雪冰冻灾害肆虐的时候,她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雨雪把100多封第二代身份证特快专递如期送到了红坡村的乡亲手中。有些群众住在深山里出门不容易,便托付她稍带上一些急需的日用品,她从没多收过群众一分钱。

“心中要永远装着病人”

——周宪梁

从医20多年来,周宪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医疗大篷车”,为无数患者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病人解除了疾病痛苦。2005年2月,主动报名踏上了援疆之路,面对众多乡亲期待救治的眼神,周宪梁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抛在了脑后,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不管白天晚上,随时随地给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针对南疆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看病不便的实际,周宪梁在阿克苏地区开设了“医疗大篷车”,每逢周末,大篷车都要开到附近地区送医、送药、送医学知识。在他的带动下,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门诊部积极投身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建设,先后资助十几名边疆贫困孩子读书,利用节假日多次奔赴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等地开展义诊活动,给贫困群众免费送医送药。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模范:谭之平(女,土家族)、罗桑扎西(蒙古族)、吴新芬(女)、张公兰(女)、扎西白珍(女,藏族)、任菲莉(女)、张建霞(女)、朱邦月、黄代小(女)、何涛(女)

“孩子,你的心思我知道,当不成儿媳就给我当女儿。从今天开始,妈无论丢哪里都带着你,只要有妈吃的就饿不着你,有妈穿的就冻不着你。”

——黄代小

1994年,儿媳刘雪莲嫁过来没多久便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了给雪莲治病,黄代小领着雪莲跑了多家医院,但是不见疗效。类风湿性关节炎把雪莲折磨得痛苦万分,终致全身瘫痪。这一来,更忙坏了婆婆黄代小。黄代小不仅给雪莲喂饭喂水、倒尿倒屎,还时不时用热毛巾给她擦身,并给她讲笑话逗乐儿。每天夜里,黄代小要帮雪莲翻七八次身,以减轻疼痛。雪莲的病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更加困难,为了不再拖累婆婆一家,雪莲下定决心要离婚,但黄代小坚决不答应。为此,雪莲绝食好几天。儿子在无奈之下同意离婚,办理完离婚手续后,雪莲让“婆家”人把她抬到楼下去住,可黄代小抱住她,哭着说:“孩子,你的心思我知道,当不成儿媳就给我当女儿。从今天开始,妈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你,只要有妈吃的就饿不着你,有妈穿的就冻不着你。”就这样,黄代小依然全心照料着这个离子婚的“儿媳”。可她到底上了年纪,一天伺候下来腰酸腿疼,每天洗涮雪莲弄脏的衣服被褥,双手都痉挛变形了。黄代小说,“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进了这家门,就是一家人,有啥困难也要全家一起扛。”

“我已想清楚了,愿在深山守候你一辈子,就算这辈子你无法站起来,我愿做你一生一世的‘拐杖’!”

——何涛

2004年,上海姑娘何涛与在上海打工的六安小伙子侯灿相识并坠入爱河。2005年10月27日凌晨,加班回家的侯灿不幸遭遇车祸,颈椎骨折,脑部积水,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2006年1月,何涛利用好心人捐助的1万元钱,为侯灿成功地实施了颈椎手术,但医生明确地告诉何涛,侯灿的命是保住了,但醒来后颈部以下会全部瘫痪。此时,何涛已有了几个月身孕,何涛知道,假若生下这个孩子,今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没着落,加上要照顾侯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但是另一方面,她想到这也许是侯灿生命唯一得以延续的机会,也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她思前想后,心如刀割。不顾其他人的强烈反对,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2006年年底在何涛真诚的呼唤和精心照料下,侯灿逐渐恢复意识并苏醒过来。侯灿的病情稍稍稳定之后,迫于经济压力,何涛决定跟侯灿回大别山里的老家,因为那里的花销比上海会大大节省。侯灿知道后反复哭劝何涛再好好想一想,但何涛平静地说:“我已想清楚了,愿在深山守候你一辈子,就算这辈子你无法站起来,我愿做你一生一世的‘拐杖’!”就在他们回去后不久,不幸再次降临,侯灿的妈妈因担心儿子病情,导致脑溢血造成了半身偏瘫。侯灿已全瘫,侯妈妈又是半瘫,此时的何涛心中虽百感交集,但毅然挑起了照顾丈夫和婆婆的重担。从未干过农活的她学会了插秧、割稻、种菜、采茶,她甚至包揽了一大家人的所有家务活。

标签:;  ;  ;  

道德的光辉与人性的悲叹--“第二民族道德模范”的摘录_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