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_谢海军1,张备战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_谢海军1,张备战2

1榆阳区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2佳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 陕西省榆林市 719299

摘要:水土保持是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阶段。随着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水土保持的重点工程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有效治理了全国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加快改善,同时也为各地区民众的农林等种植业带来了经济的作用,推动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长期工作。本文围绕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分析了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各项制约因素,论述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旨在不断提升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防治措施、治理措施

1引言

水土保持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安全,是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滥砍乱伐滥牧等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环境和水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了民众的健康和生存,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工作刻不容缓。自199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来,水土保持工作正式走上了法制化的治理轨道。2015年12月15日,水利部在系统总结以往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联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为各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以及合理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并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新的时期内,水利单位及水土保持部门应深刻理解文件中的精神和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工作内容,以技术的专业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推动水土保持的防治和治理工作不断出新。

2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水土流失会对地面的完整性产生破坏,在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沟蚀现象是造成地面破坏的一大原因,会导致沟底下切等十分严重的侵蚀问题。其次,水土流失会导致旱涝等自然灾害,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不利。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水源的丰盈程度,造成河道断流,水资源短缺,枯水季节水量严重减少等后果,不仅影响到土壤的蓄水力,不能保障农业的丰产丰收,同时也会引发水库、湖泊等水体环境的淤积现象,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设施的蓄水功能。其三,水土流失会极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水资源和土壤环境的恶化导致植被的生长受到不利影响,植被大量被破坏,在暴雨等恶性环境下极容易形成泥石流等山洪灾害,为周边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损失。此外,水土流失对水体环境十分不利。水资源的质量关系着民众的健康和生存。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水体受到污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不仅水体中的泥沙越来越多,而且各种有机质农药等污染物也会侵蚀水体,使水体环境的污染速度越来越快,给民众的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正因为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其重要性有三点:一是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良好的水土资源环境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蓄水力,同时水利工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拦蓄径流的作用,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二是水土保持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由于湖泊、水库等水体环境的淤积现象越来越少,因此可以延长水库等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发挥出理想的水利建设效能。三是水土保持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的质量。通过水土保持防治治理工作的开展,水体中的泥沙量减少,水体生态环境得以建立,提高了水体环境的免疫力和自净能力,有效保障了水资源的安全和质量。

3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利工程中关于水土流失的特点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抗洪排涝的影响、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影响。

其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上。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一味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因此在项目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眼光,使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粗暴利用,因此造成了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不仅直接引发了民众生命健康和生活设施的直接损失,同时也加剧恶化了土地和水资源,使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更加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泥沙大量淤积堵塞、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河道收租等,这些都威胁到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其次,水利工程设施的一项重要功用就是防止洪涝灾害。而一旦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水利工程就难以发挥出理想的效能,使水利工程设施的排洪能力严重降低。一旦出现极端恶劣的天气,水流中混带的泥沙极容易发生局部的大量淤积,和道德下游河床提高,过水面积严重缩小,水利设施无法有效排洪。

此外,水土流失还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土流失的现象给正常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加大了难度,各种极端的情况都很容易出现,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效果,必须对水土流失的现象及各种参数进行分析,以此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而在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地理地质以及水文情况的改变需要施工人员采用十分复杂的施工工艺,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并采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来确保施工的质量。

4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制约因素

目前,各地区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职工还面临以下制约因素,需要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正视。

其一,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工作难度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治理文件,但是水土治理的速度仍然赶不上水土流失的速度。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政策方面、投入方面、技术方面、执行方面、监管方面等等,这些方面任意一个出现短板都会影响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效率。此外,水土保持工作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性改善有效融合起来,因此需要水利部门及水土保持部门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都很大。

其二,水土保持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在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进入来了全新的阶段和时期,国家也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而目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不仅水土保持的技术研发工作还有待难题的攻克,在技术研究队伍的人员数量也相对较少。相比于国外的先进国家,我国在水土保持的科技水平方面还稍显落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具有不一致性,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另一方面在水土保持工作往往需要深入到实际,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条件较艰苦,因此对于很多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导致水土保持工作队伍不能快速壮大,各种技术难题的攻克缺乏充足的人员,使水土保持的科研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其三,民众对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薄弱。虽然近年来国家政府机构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加大了治理和改善的力度,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还十分薄弱,片面地人为水土保持工作仅仅是水利部门的事或者是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这种片面的认知其实是没有深刻意识到水土流失对每一位公民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无法在当下看到未来因水土流失治理不及时而给子孙后代带来的生存威胁。有关部门还需要针对这些陈旧的观念和片面的认知进行纠正,在政策精神和切实危害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群众的整体意识不强也使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了制约。

5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

首先,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护力度。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提前做好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的分析调研工作,设计和制定好相应的工艺方案和工程防护措施,以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行质量。如在水利工程的上游开挖排水沟或导流沟,还可以采用护坡的方式来进行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针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设计成挡土墙或生物防护墙的形式。科学合理地设计引水渠或引水沟,使弃水或废水能够及时被疏导排泄,减少对水利工程构造物的侵蚀。此外,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除了提高施工设计水平,确保施工方案和技术的有效性,还要严格把控好施工的物料,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的规范和标准。

其次,加大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政府机构的财政支持,将资金合理规划使用。一方面尽快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硬件设施升级优化,使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得到长期有序地开展,尤其是在工作人员工作条件改善上,应确保较好的通讯、交通等设施,创建较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水利部门和水土保持部门应积极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的战略,通过优惠或资助等定向培养的形式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水土保持工作队伍中来,补充新鲜的血液,推动水利及水土保持研发技术工作更快速的发展。

其三,提升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水平。在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尽快完善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通过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初期开采相应的专项水土保持设计工作,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各种地理地质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以及自然气候特征进行定性定量的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最终依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和具体措施,使水土保持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加高效化。

其四,加大水土保持思想意识的宣传力度。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民众的健康生存和日常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里,水利相关宣传部门应该及时采用各种网络化多媒体的形式或渠道来将国家对于水土保持的最新法规、政策理念及时传递给广大民众,使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不仅仅局限于水利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研究和从业人员中,而是更多地渗透到社会民众心中。在学校聚集区,居民聚集区,工业聚集区等组织和开展各项关于水土保持的知识讲座,有奖竞猜等活动,吸引民众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民众关于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为水利部门及水土部门后续的工作开展实施奠定强固的群众基础。

其五,做好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工作有着共同的目标,因此,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工作应该更多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其他工作有机融合起来。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在大方向上统一工作目标,形成相互协作的互补机制,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发挥出各部门的优势,使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工作能够融入到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当中,各项工作得以高效展开。如协同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的保护,针对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人工造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改善水土流失现象;协同公安执法或监督部门对恶意或私自砍伐林木、违法经营林木贸易的团体或个人依法进行严厉的惩治,肃清社会环境,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等。通过多管齐下,在多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紧密融合。

6结语

综上所述,多种水土保持防治和治理措施使水土防治和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以陕西榆林为例,2017年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水利工程中新型节水灌溉面积增加5.5万亩,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安全的生活饮用水。此外,对当地的淤地坝进行加固和改造后,不仅提升了水利设施的质量,同时也帮助民众有了渔业创收,加快了地区脱贫致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水利及水土保持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及上级部门的号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就及其效益分析,胡世明,《水利经济》,2010(01)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研究,赵小雅,《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3]探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秦艳雪,《建材与装饰》,2016(53)

[4]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应对措施浅析,郭耀华,《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8)

[5]对现阶段水土保持施工技术的分析,孙为民,杜春霞,《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7)

论文作者:谢海军1,张备战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_谢海军1,张备战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