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儿童专业教育_钢琴论文

如何看待儿童专业教育_钢琴论文

如何看待孩子的特长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看待论文,特长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报载,奥运会结束后,广东省佛山市青少年宫根据青少年及家长的要求,新开办了跆拳道班、羽毛球班和摔跤班。这些特长班的报名现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以2004年8月27日开始,不到一个星期,就有近百名孩子报名。一位家长指着自己刚上小学的孩子说:“说不定20年后的奥运冠军就是他呢!”而在我国其他省市,奥运会结束后,为孩子报名上各种体育特长班的家长也呈激增趋势。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一个几乎所有孩子家长都在面对或将要面对的教育话题:孩子的特长教育。

家长篇

主观上可以不上,客观上不可不上

(王梅丽,公务员,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对女儿上特长班的事,起初我并不像别的家长那样重视。如果孩子愿意学,我们不会省这个钱;如果孩子不愿意学,我们也不勉强。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周围许多人将孩子送去上特长班时,我问女儿愿不愿意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去学一门特长,女儿连连摇头,我也就随她。可有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六一”儿童节,女儿的班级组织联欢会,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联欢。这个会,与其说是“联欢会”,不如说是“才艺表演会”。联欢会上,孩子们纷纷唱歌、跳舞、弹琴、练武,可什么特长都没有的女儿只能坐在下面鼓掌。尽管女儿没有因此不快,可看到别的家长开心的样子,我感到自己的脸上有点挂不住。

晚上回到家,我问女儿愿不愿意学一项特长,将来也可以像她的那些同学一样上台表演。没想到,女儿也改变了初衷,点头说愿意。于是,在征求她的意见后,我为她选了笛子和舞蹈。选笛子,是因为我听说许多学校在招生时对特长生都有加分,而民乐只要学得好,加分的机会要比其他的大。我的一位同事的女儿就是因为笛子吹得好,进了北京大学。选舞蹈,纯粹是出于让女儿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再说她也喜欢。

我早就听说孩子上特长班的费用不菲,但等到交钱时还是被吓了一跳。两个班每周都上两节课,每节课30元,这样算起来,孩子每周的特长学习要花120元。这对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来说,是有点高了。但看到女儿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我还是咬咬牙给她报了名。本以为“我出钱孩子出力”就行了,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过去每个双休日,我都可以睡一个懒觉,然后将一个星期积攒下来的家务活不慌不忙地处理妥当,心情好的时候,还给一家人做上一两顿好吃的。可现在,双休日比上班还紧张。一大早,做好早饭,将睡眼惺忪的女儿喊起来,督促她吃饭,然后送她上特长班;女儿上课的时间,我赶紧去买菜;买完菜,再将刚下课的女儿送到另一家特长班;下午在家监督女儿吹笛子、跳舞;晚上陪女儿做学校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第二天依旧。一段时间后,我精疲力竭,开始害怕双休日的到来了。

如果只是大人苦点累点倒也算了,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孩子。和没上特长班的时候相比,女儿是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她能完整地吹奏一首简单的曲子和跳上几段舞蹈,学校里再有联欢会,台上也有了女儿的身影,但她已经由起初的兴致勃勃变得对特长班厌倦和拒绝了。在我的软硬兼施下,她虽然不得不把上特长班作为日常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看得出来,她是在消极应付。而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由于女儿每天需要很早起床练习吹笛子和一些舞蹈动作,老师说她上课时常哈欠连天,无精打采的,她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有人将特长教育叫做兴趣教育,我现在说什么也不赞成。强迫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能培养出兴趣吗?现在,我真想让孩子退出特长班。可如果不让孩子上特长班,客观上她肯定要比上特长班的孩子缺乏竞争力,而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在上特长班。也就是说,女儿将竞争不过她同龄的大部分孩子。结果是:主观上可以不上,但客观上不可不上。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进退两难。

孩子篇

想上的不让上,不想上的偏要我上

(于俊杰,男,三年级男生)

好不容易盼来周末,可还得去学校上绘画课,如果是你,你烦不烦?如果我说不想去了,准得挨吵,我妈会说你班上的某某不是和你一样嘛!的确,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在上这个特长班。其实,我也不是不想上,只是我不喜欢学绘画而已,我一个男生跟女生一起学绘画,挺别扭的。可我妈偏要我学,说绘画是高雅艺术,可以提升个人品位什么的,真搞不懂她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想上的特长班是武术班和魔术班。记得刚开始,老师在班上动员我们参加学校的特长班,当她宣布特长班的种类时,许多男生都说要报武术班和魔术班,可第二天却没几个人报。看来,他们的爸妈和我的爸妈一样,都是坚决反对的。有的同学比我还惨,他们的爸妈非要他们报奥数班,整天跟数学题打交道,呵呵,头疼不头疼啊?

不过我也好不到哪儿去,我学绘画是我妈的决定,我爸希望我学钢琴。因为有一次他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孩子钢琴弹得特别棒。他说,当时,他就立志让我学钢琴了。可学校没有办钢琴班,老爸便替我在校外找了一位钢琴老师。本来在学校上特长班只是学学而已,老师又不要我们考试或考级,现在可好,不但每个星期日上午都要按时按点去那位钢琴老师家上课,而且还要参加每年的钢琴考级!

第一次去考级,我乱弹一气,结果当然没通过,钢琴老师说我是练得少了。为此,老爸专门买了一架钢琴回来,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弹琴。为了支持我学琴,对音乐一窍不通的老爸竟然也学起了钢琴,还说要和我比赛看谁学得好呢!我妈说,买钢琴时家里借了点钱,为了还钱,老爸还戒了烟!唉,老爸也挺可怜的,我不认真学真对不起他。现在,我已经通过四级考试了。通过考试的那天晚上,一向舍不得花钱的老爸破例带我去吃了一顿肯德基。

现在,每当老爸坐在旁边看我弹琴的时候,我就做出一副认真陶醉的样子。可一看到窗外小伙伴们在玩耍,我的心就跟猫抓似的,恨不得立即跑出去!

听说钢琴考到十级就不用再考了,我离十级还差很远呢。现在我要是能一下子达到十级,该有多好啊!

老师篇

基础教育与特长教育应主次有别

(封利群,男,初一语文教师)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是有必要的,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个性化的特长教育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促进智力开发。有资料表明,艺术等特长教育可以使孩子变得聪明,更富有创造性。比如,学习乐器,就是强化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及中枢神经与末梢神经协调性的训练,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过程,视听神经会得到早期开发,更何况音乐、美术是通过音高、节奏、色彩、构图来表示一定的情感,需要有一个理解领会进而去表达的过程,这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的训练与开发是很有好处的,也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不能替代的。

但是,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基础教育与特长教育应主次有别。小学和中学正是孩子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能够多掌握一些知识或技能固然重要,但首先应当让孩子学好文化课。因为从现状看,能够影响孩子前途的最大因素还是考分,如果文化课成绩落下来了,就是再有特长,也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特长教育应当在孩子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处于小学六年级、初三、高三等特殊阶段的孩子,除了一些报考艺术、体育院校的外,应当暂停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

其次,特长教育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据我了解,我们班上80%的孩子都报了某种特长班,可真正学得好的也只有那么几个。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们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比如:我们班的张猛同学是个活泼好动的男生,他爸爸非要他学习书法,结果可想而知,他怎么努力也不比其他同学出色;还有宋小民,这个孩子几门文化课学得都有些吃力,他的家长却非让他再去学乐器,结果,他不但乐器学得不怎么样,文化课也比以前落后许多。我曾提醒过他的家长,可他的家长就是不接受我的意见。其实我觉得,特长教育最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专家篇

为孩子找一位好老师

(陈小川,副教授,某大学音乐系副主任)

由于人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而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我认为,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从孩子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时,如果能够培养起孩子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想培养孩子的兴趣,至少要做到三点:第一,选择所学专业时就让孩子参与进来,家长应当避免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防止所选的专业不符合孩子的口味,引起孩子不必要的抵触情绪;第二,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以引导和鼓励为主,避免使用强制甚至体罚的方式;第三,要让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避免因学习时间过长而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为孩子找一位好老师。

曾听过好几位器乐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在教孩子乐器时,许多没有基础的孩子往往要比有一定基础的孩子更容易教。原来,专家们在指导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学习时,往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纠正他过去学来的一些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或方法。我想,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位不合格的老师,教给他一些错误的方法或知识,这必然会制约他的发展。因此,在为孩子选择特长教育的启蒙老师时,家长们一定要慎重。

3.家长要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

孩子的“特长”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很难一时见到成效;还有一些孩子,由于所选“专业”不符合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开始学的时候便注定没有什么前途。而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时,总迫切地希望能早日看到成绩,有的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名成家,他们在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因此,家长应当抱着顺其自然的想法对待孩子的特长学习,并适时地做出相应调整,以免因不恰当的要求影响孩子的身心正常发展,或因过于侧重某一方面的教育而限制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标签:;  

如何看待儿童专业教育_钢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