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家俊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家俊

刘家俊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卫生院 224171)

【摘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diabetes melitus,DM)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控制和治疗DM已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虽然西药降糖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大,不利于长期使用且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中药在治疗糖尿病上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质,副作用小,并能在多个环节上防治并发症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研究中药降糖十分活跃。

【关键词】中医 治疗 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25-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内容不断发展和丰富,从发病机理、治则治法、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且其作用机制常为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的综合作用,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现将近年来本病的中医药研究及治疗综述如下:

1.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的传统认识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早在《内经》、《金匮要略》中就有详细记载[1]。糖尿病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各阶段的病情有所差异,必须分期分阶段治疗。糖尿病早期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滋阴润燥为本病的治疗原则,以养阴滋肾治其本,润燥清热治其标。肾阴亏虚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滋阴固肾。中期患者病多由腑传脏,虚实夹杂,治疗宜扶正祛邪并用,或先祛邪后扶正。后期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损及元气精血,阴损及阳,发展为气阴两伤,阴阳两虚,络脉瘀阻,脏腑受损,渐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气阴两虚者可用玉液汤合生脉散益气养阴,润燥生津。阴阳两虚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温阳益肾固摄。瘀血内阻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纵观前人论述结合临床糖尿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结合中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精神,从如下几方面辨证论治:

1.1 阴虚热盛型:对肺热津伤之上消多用消渴方加味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对胃热炽盛之中消者可用玉女煎加黄连、栀子以清胃泻火,养阴保津。阴虚热盛型为早期阶段,表现以实证,热症为主的病位在心肺,肝胃,并发症少而轻,通过滋阴疏肝,清热,泻火,达到改善病状,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主目的[2,3]。

1.2 气阴两虚:肾阴亏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阴固肾;气阴两虚者可用月华丸以益气养阴等。气阴两虚以虚症,热症为主,病位在心、肺、脾、肾,有诸多轻微并发症的中期阶段落,通过益气养阴,控制病情,企以转机,把握并发症发展为主要目的[4]。脾肾两虚是病机的关键,临床辨证当从脾肾着眼,补阴益气,调整机体代谢状况。

1.3 阴阳两虚:阴阳两虚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以温阳滋阴固涩。阴阳两虚型以虚症,塞症,夹瘀夹湿,并发症多而重的后期阶段,病位在心,脾、肝、肾,经补脾肾,活血化瘀,达到改善症状,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5,6]。

1.4 瘀血内阻: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李中明以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红花组成的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理想。李正武[7]用益气活血药加虫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3例,取得较好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赵丹[8]用经方当归四逆汤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30例。临床以活血化瘀方法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糖、脂肪代谢和血液高粘状态及血管神经并发症症状。

2.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

2.1 提高胰岛素细胞的活性,刺激胰岛素B细胞释放胰岛素。宋军等[9]将开郁清热方给予高糖高脂造成β细胞功能衰竭模型发现开郁清热方能够促进高糖环境下胰岛素分泌,剂量越大越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益肾消渴方具有与消渴丸相似的降低正常小鼠、大鼠血糖值作用,能显著升高正常小鼠血清胰岛素[10]。

2.2 作用于受体或受体后水平,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及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味桃核承气汤,可提高模型大鼠胰岛素指数,增加肝细胞释放的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胰岛素介体量,提高基础及胰岛素刺激的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能力[11]。

2.3 拮抗升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糖复康、芪药消渴胶囊、糖肾安等具有降低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家兔血糖,促进胰岛素释放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的作用。

2.4 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纠正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参芪降糖片、金氏降糖片可使高血糖大鼠肝匀浆MDA(丙二醛)水平下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比值升高,说明该药不仅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还可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12]。

2.5 抑制 α-葡萄糖苷酶而降低血糖。胡巧云等观察10种中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果、地榆和丹参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结语

中医学是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复杂性科学,提倡个体化辨证思维的培养、运用,中医治病是一种治本的方法,特别适宜于治疗慢性病。中医药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药,而且安全性高,极少发生低血糖及其他副作用,这一切都说明对于胰岛素抵抗中医中药有极好的前景。中医药可以把益气养阴与活血化瘀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中医治疗尚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许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脚步。其次,对于胰岛素抵抗的辨证分型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有各种研究纷繁复杂,能够取得共识的方面太少,这给临床用药尤其是实验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再次,中药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一定要在综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如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基础上配合降血糖药。相信随着中医药现代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倪海霞,任卫东.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社区强化管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4):504-505

[2] 张效科,段玉红,孟凡冰等.复方中药干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研究[J].陕西中医,2008,29(6):755-756.

[3] 焦胜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西医治疗进展[J].陕西中医,2012,33 (4):503-505.

[4] 丁波,周书.2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0 9,22(z1):12-14.

[5] 王评,张毅之,彭万年等.糖尿病阳虚本质探析[J].陕西中医,2011,32 (1):58-60.

[6] 胡筱娟.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辨治思路探析[J].陕西中医,2010,31(12):1 691-1693.

[7] 李正武,管高峰,杨第一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810-3811.

[8] 赵丹.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3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4):28-28.

[9] 宋军,赵林华,姬航宇等.开郁清热方对脂联素及胰岛分泌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1,30(4):310-312.

[10] 兰艳玲,宋淑梅,米洪滨,张兴志.益肾消渴方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8,01:59-60.

[11] 兰艳玲,宋淑梅,米洪滨,张兴志. 益肾消渴方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研究[J]. 中医药学报,1998,01:59-60.

[12] 李涛. 金芪降糖片配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2,04:416-417

论文作者:刘家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家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