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一流意识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水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论文

树立一流意识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水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论文

树立一流意识提升社科研究水平——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基地建设论文,人文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称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九五”期间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在新世纪开局之年,如何树立一流意识,切实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已经成为百家重点研究基地探索的中心议题,也成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基本格局及其主要特点

1999年6月,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正式提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社政司提出了实施这一计划的细则,确定了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工作规划和实施部署。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第一步是在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分三批共确定了103个,它们分布在40所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27所, 省属和其他部委所属高校13所。在学科分布、研究领域和建设思路上,百家重点研究基地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在学科分布上形成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单一学科和综合学科相结合的较为合理的结构。其中基础学科约占百家重点研究基地近50%,以传统学科为主的研究基地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同时,建立了一批集基础与运用、传统与新兴学科于一体的重点研究基地,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注重财政学和金融学、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结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突出文字研究与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结合、文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在有些重点研究基地,还出现了基础学科注重应用发展、应用学科加强基础建设的新现象。例如,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以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体,同时也注重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虚拟经济等应用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在注重应用心理问题探索中,强调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实际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交融和互动,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之一。

2.在研究领域上强调以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中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研究基地。在经济建设方面,建立了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建立了北京大学政治发展和政府管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等;在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方面,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等。还建立了一批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研究基地,如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同时还建立了若干个对21世纪中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关系问题的重点研究基地。

3.在建设形式上,绝大部分重点研究基地是由教育部为主体建设的,也有部分研究基地采取了共建的形式,其中包括与建立基地高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共建,如云南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与云南省教育厅共建的;还有学校与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领域直接相关的国家有关部委的共建,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共建。实现共建,不仅对重点研究基地方向的确定和课题的设置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面实现基地建设的要求和标准、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将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以现有的学术研究基础和学术发展前景为主,同时也关注现有学术基础虽然还不十分突出,但对现有科研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较为突出的基地建设,如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等。

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与基本经验

“九五”期间,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发展思路,这就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贯彻党中央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按照这一思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阵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兴学科创新两个领域、在学术研究和咨询服务两个层次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同国家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发展的需要、同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需要相比,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发展,在整体上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向21世纪,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特别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知识创新,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中“人才库”、“思想库”的作用。

为适应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些新情况和新要求,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强调:第一,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要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第二,重点研究基地要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要求,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动态监测评估等措施,围绕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项任务的落实,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第三,突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要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和特色,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要在研究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具体实施,特别要在建设标准的具体落实上得到体现。对基地建设标准,我们曾提出过“一流”和“唯一”的要求。所谓“一流”,就是要求建立的重点研究基地在确定的研究领域应该在全国是一流的,或者至少在全国高校同一研究领域是一流的,并经过若干年的建设有望在全国同一研究领域达到一流。所谓“唯一”,就是说在同一领域、同一研究方向上只设一个重点研究基地,要求建立的重点研究基地切实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中心,在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明显地居于领先地位。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在“两个适应”上下工夫。

以改革为动力,就是以高校社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把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对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科研机构内部的管理体制,也包括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等等方面,都作了较大力度的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有益的经验。

“两个适应”。一是重点研究基地的改革与发展要同高校社会科学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不管进行怎样的改革,都必须以促进高校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一年多来,许多高校以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对高校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大力度的调整与改革,对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布局和思路作了整体的、全局的调整,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许多高校已经很好地把重点基地建设同学校科研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整体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发展和繁荣高校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我们相信,这次重点基地的建设,对高校社科科研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能起到积极引导和示范辐射作用。二是重点研究基地的改革与发展要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要求相适应。各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和改革发展方向的确定,一定要于社会科学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何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服务,也就是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各高校牢牢把握这些要求,以此定位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课题。

在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在很大意义上可以认为,高校社会科学的发展根植于基础学科,体现于应用学科;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应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高校社会科学的发展。

三、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全面建设的基本思路

2001年是重点研究基地进入全面建设的阶段,以改革为动力,重在管理、重在发展、重在创新已经成为百家重点研究基地面临的共同的主题。在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既有转变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观念问题,也有形成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思路的问题。

一是基地建设定位上的观念和思路的转变。百家研究基地分散在40所高校,这些重点研究基地与这些高校内的各种研究所或者重点研究机构相比,在建设的要求和目标、管理体制和机制上都有着更高的、更明确的标准。要根据基地建设的要求,在把基地建设成同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和咨询的中心、信息资料的中心以及科研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等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百家重点研究基地必须树立创全国一流的意识,要坚持改革和发展、建设和创新的统一。

在基地建设的定位上,特别要重视从政治方向上把关,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重点研究基地的科学研究(包括高校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科研人员要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这是保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确方向的根本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方面在基地的科学研究中,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基地的科学研究中,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是研究方向、课题设置的观念和思路上的转变。百家重点研究基地各自都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研究课题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决不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以现有的课题来凑合研究方向,以凑合的研究方向来修正基地的建设目标,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不可能达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这里的关键是研究人员的选择和队伍的组织问题,特别是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学术带头人的选择问题。有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任务的高校,应该利用制定“十五”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规划的有利时机,对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再作出深入的研究,形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十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2001年开局第一年的研究课题。

三是基地学术带头人的观念和思路上的变化。作为全国性的重点研究基地,必须要有几个无论从学术地位上、还是从年龄结构上都较为合理的学术带头人。其中,第一学术带头人的禀赋和素质更为重要。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正确的理论导向,除此之外,至少还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应该是本学科有影响的学者,在所研究的领域有相当的学术地位;具有深邃的学术眼光,要能够切实把握本学科、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本研究领域的未来走势能有透彻的理解,作出准确的判断,并能提出富有前瞻性的措施;具有深广的学术气度,要有高尚的学术品质和品格,要胸襟开阔、宽厚待人,也要有高超的管水平管理艺术。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带头人,既要能为基地的长远发展筹划,又要能站在国内和国际学术发展的高度,为本学科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要富有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是基地研究人员科研的观念和思路上的转变。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基地的建设、改革的思路、科研发展方向等都具有很深刻的见解和思考。因此,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要充分依靠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广开科研思路。同时,进入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也应该形成新的科研观念。一要改变以往高校社科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终身制的观念,树立以课题为基本要求,实行有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出基地的运行机制。二要改变科研成果单一形式的观念,树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面向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现实,确定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形式的新观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论文、专著是科研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同样是科研成果。从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目标来看,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应该是许多研究基地的主要科研成果形式。三要改变科研过程个体化的观念,树立研究基地内外通力协作、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群体研究的新观念。实际上,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和学科单面性的矛盾、社会现象整体性和个人学科背景片面性的矛盾,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相信,通过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特别是通过基地研究人员的通力协作,有可能解决这些矛盾,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有所发展,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指导性。

五是进一步加大高校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的力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过程,也是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要取得成效,关键之一在于能否形成合理的、科学的、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要求的改革措施。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对各高校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对各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能力和水平的严峻考验。因为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等,都要由科研管理者首先提出初步方案的。

标签:;  ;  ;  ;  

树立一流意识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水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