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优秀项目述评1_大学论文

德国大学优秀项目述评1_大学论文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述评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德国论文,计划论文,大学论文,卓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7)12-0066-05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开展不同形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有以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发源地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德国2004年首次提出打造精英大学的设想,2006年开始实施所谓大学“卓越计划”,正式加入到这场全球性的竞争中来。

一、光荣与梦想:“卓越计划”出台的背景

1911年,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为德国高校教师大会所作的演讲稿《美国的大学与德国的大学》中预言,美国的大学因为更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大机器生产,因此是未来大学发展的趋势。在德国科学最辉煌的一战前(当年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已经连续10年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他竟然杞人忧天地自问道:他们(德国大学生)将来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竞争吗?特别是能与美国人竞争吗?[1]

当年,韦伯的警世之言在大多数人看来无异于胡言乱语,由于德国科技带动经济的迅猛增长,很多人都认为20世纪将会是一个德国的世纪。作为普鲁士帝国皇冠上一颗明珠的德国大学曾经是吸引各国精英学子的科学圣地,科学的语言就是海德堡和哥廷根的语言。

但事实真的就被韦伯不幸言中。二战后,德国大学每况愈下,再也没有重铸昔日辉煌的生机出现。大学生们饱受大学财力不足的影响而怨声载道,获得毕业学位的德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年龄为29岁,居世界首位,大学辍学率更高达27%。在国际上,德国大学今天都差不多快被世人遗忘了。无论是何种世界大学排行榜,在前50名里面是绝对没有德国大学的。二战后,德国在诺贝尔奖的排行榜上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最近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都是长期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

政治学者冯·贝伊美(Klaus Von Beyme)感叹道: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领域像在大学的组织上一样,德国曾是世界的榜样;同样,也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像大学一样,德国如此彻底地失去了它的领导地位。[2]德国科学委员会前主席迪特·西蒙(Dieter Simon)修正了德国教育部长贝克尔(C.Becker)的名句(贝克尔在一战后还曾经自信地说:德国大学的核心依然还是健康的),西蒙认为德国大学的核心已经腐烂了,它需要重新定位。[3]

为了缅怀曾经的光荣,重塑辉煌,一场革命性的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在德国拉开序幕,这或将改变德国大学的面貌及其在目前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尴尬地位。施罗德政府将2004年定为德国的教育“革命年”,改革的主旋律是竞争和差异化,而其中的“卓越计划”(Exzellenzinitiative)是最受德国民众关注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也被人称之为“日耳曼常青藤联盟计划”。

二、博弈与妥协:从精英大学到“卓越计划”

1.精英大学

2004年1月,时任德国联邦教育部部长的布尔曼(Bulmann)女士首次提出在德国打造数所哈佛式的精英大学,希望借此来改变德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乃至科学研究中的二流地位,培养大批世界一流的各类精英人才,再造德国大学的辉煌。[4]这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德国要打造一流大学,与美国顶尖大学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竞争;二是德国大学内部要强化竞争,追求卓越,强调拓展高校的多样性和差异化,促进院校纵向分层。在此后的一年里,“精英大学”一词成了德国朝野持续热议的话题。支持的力量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和经济界,认为打造精英大学可以提高德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实力,提升德国的国际地位;而反对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组织上和文化上。

就组织层面而言,第一,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教育权在各州,各州反对联邦干预高等教育事务的行为,而且各州主张建立精英系,而不是精英大学,因此,负责协调联邦与各州教育政策的联邦-州教育规划和研究促进委员会(BLK)长期无法达成一致;第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德国各州之间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南高北低,西强东弱,各州之间意见不统一,各州教育政策的主要协商机构——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难以达成各州都能接受的意见;第三,德国高校的代表——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也认为不应该笼统地资助整个大学,而是有选择地资助大学的现有优势项目,资助后备科学人才的培养。

就文化层面而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社会大众对“精英”一词十分反感。纳粹就曾自诩精英,认为日耳曼人是精英人群,“元首”希特勒就是他们的代表。此外,德国人通常认为精英是大众的对立面,意味着特权和高人一等,是一个贬义词。尤其在60年代民主化思潮影响下,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人都避免使用“精英”一词;在院校文化方面,德国60、70年代的主流不是差异化和多元化,而是民主和平等,所有大学(UNI)都完全一样,没有高低之分,德国教育系统与英、法、美等国不同,没有所谓的精英学校,打造精英大学就意味着对德国这种传统大学范式的颠覆。

2.“卓越计划”

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在历经长时间的博弈、谈判与妥协之后,于2005年6月23日最终达成一致,根据《基本法》91b款通过了“联邦与各州促进德国高校科学与研究的卓越计划”,简称“卓越计划”(Exaellenzinitiative)。联邦及各州将在5年内(2006~2011)对入选“卓越计划”的研究生院、研究项目及大学给予19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由联邦提供,25%由各州筹措。在2011年“卓越计划”第一个五年到期前,2009年各方将讨论是否继续延长或调整该计划。

与2004年提出的“精英大学倡议”相比,“卓越计划”主要的变化有:2004年初,联邦教育部长第一次提出的口号是打造数所“以哈佛大学为榜样”的德国精英大学,最后达成一致时,该计划的名字改了,去掉了敏感的“精英大学”(Eliteuni)字眼,也不再提以哈佛大学为目标;内容也由资助整体大学拓宽为三个部分: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n)、卓越集群(Exzellenzcluster)和未来构想(Zukunftskonzepte)。[5]计划的重点不再是推出几所精英大学,而是大范围地加大对大学科研的整体投入。

研究生院 准确地讲,就是资助一些优秀的博士生培养项目,培养年轻的科研后备人员,为博士研究生进行国际化、跨学科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提高德国博士生培养的总体水平。计划将资助大约40个博士培养项目,每个项目将获得每年100万欧元的资助。

卓越集群 主要是支持大学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卓越研究及培训机构。同时,利用德国大学校外研究机构实力强的特点,加强促进大学与校外研究机构、应用技术大学及经济界的合作。计划打造约30个卓越集群,每个卓越集群将得到每年650万欧元的资助。

未来构想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最初提出的所谓“精英大学”,帮助德国顶级大学拓展各自强势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奠定德国高校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计划最多资助10所大学的尖端特色科研,当选的条件是大学已至少入选一个研究生院、一个卓越集群以及一个未来构想。入选学校将得到每年2,100万欧元的资助。

“卓越计划”由联邦教育部授权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简称DFG)和科学委员会(Der Wissenschaftsrat,简称WR)组织实施,负责评选的是一个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评审委员会,所有报告必须以英文提交。具体地讲,研究生院和卓越集群两个部分由DFG的一个专业委员会负责,未来构想部分则由WR的战略委员会负责。整个申请和评选分为两轮,第一轮落榜的项目与学校可以再与其他新加入进来的学校一起进入第二轮的角逐。每一轮申请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学向评审委员会提交理念性设想草案。评审委员会从项目的创新性、学科现有优势特色、目标的实现可能性及可持续研究等诸多方面对申请进行评估、筛选,并要求从中脱颖而出的大学递交正式提案;第二阶段,评审委员会对这些大学的正式提案再次评估、筛选、评定。

三、灯塔还是风车:“卓越计划”存在的问题

“卓越计划”第一轮评选已于2006年10月3日结束,共有18个研究生院、17个卓越集群以及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3所大学入选该计划,三个部分都幸运入选的上述3所德国南方大学被冠之以“顶尖大学”的头衔。目前,第2轮评选也在2007年10月结束。

德国政府期望通过“卓越计划”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大学的科研实力,打造出引领德国大学复兴的灯塔。但是,这个宏大的计划是否能如愿以偿呢?笔者认为,目前看来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那么这个计划也许更像堂吉珂德的风车,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1.经费:“卓越计划”的经费总额为19亿欧元,这只相当于美国顶级大学如哈佛或耶鲁一年的预算。按照斯坦福大学教授魏勒尔(Hans Weiler)的话,打造一流大学其实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钱。有钱就可以请到最好的教授,给教授提供最好的人、财、物,就可以凭借高额奖学金吸引来最优秀的学生。[6]目前德国大学的经费往往只有同等规模的美国大学的1/10,一所美国精英大学的预算往往相当于德国一个大州的预算,比如下萨克森州或巴登符腾堡州全部高校的预算。要想凭这么一点经费来打造德国哈佛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最终出台的计划也不再谈哈佛,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只敢说以进入世界前25名~50名为目标。其实,德国大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哈佛等私立大学,而是伯克利等美国优秀州立大学。按照德国的国力,民间私人资本巨大,只有不仅依靠国家,同时广泛吸收私人捐助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德国大学多年以来的经济窘境。

2.科研与教学:“卓越计划”不仅投入经费不多,而且还没有用在最该用的地方。该计划的经费指定用于大学的科研,而非教学,德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非但没有通过该计划得到改变,反而得以强化。德国大学一直声称大学的两根支柱是科研与教学,但实质上教学一直被忽视。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大学开放扩招之后,学生人数已近200万,而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和两德统一耗费大量资金,德国近30年来已不再新建国立大学。

仅就笔者在去年冬天访学期间所见,无论是在首轮当选的顶尖大学慕尼黑大学,还是被海德堡大学前校长特吕格尔(Jochen Troeger)贬为普通教学型大学代表的奥登堡大学,[7]处处人满为患,部分课程师生比达到惊人的1∶150,洪堡时代菩提树下谈书论道的情景已难觅踪迹。由于学生得不到老师足够的指导,德国大学生辍学率极高,部分专业甚至高达90%(比如哲学)。由于常年经费短缺,教学设备老化,例如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有的地方甚至不如中国的重点大学。

科研方面,以马普所(MPG)为代表的一批校外大型研究机构的成立,直接导致了高水平的科研已经从德国大学漂移到校外。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从大学流向校外研究机构,因为那里经费充足,又无教学负担,而且激励机制远好于大学,因此,近年来德国的主要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校外。

以诺贝尔奖为例,德国大学在过去20年里鲜有斩获,而马普所却在自1985年以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前十名的全球科研教学机构排行榜中以9人排在第2位,仅次于MIT,高于其他美国精英大学。海德堡大学教授胡夫纳(Joerg Huefner)也感叹:在海德堡大学周边150公里有4位诺奖得主,但无一例外地全在马普所,而不是在德国最古老、目前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大学——海德堡大学。他说,其实马普所就是一所没有学生的精英大学。[8]

相对于马普所等校外科研机构的巨额科研经费(2006年马普所的经费总额是14.5亿欧元!),[9]几十家大学分享5年19亿欧元的经费实在是杯水车薪,大学科研的相对弱势完全不可能就此改变。要想真正改变大学科研的弱势,有不少人建议将科研机构重新并入到大学,认为只有一流的科研回归大学,才会有一流的大学。但目前德国大学的组织体系与校外研究机构不同且无法兼容,大学是官僚体制,而校外机构多参照美国的大型研究机构设立,如果回归大学,可能非但不能提升大学的整体实力,也许还会拖累了目前很优秀的校外研究机构。

3.学科和院校均衡问题:在第一轮评选中有一个突出现象:重理工、轻人文。3所顶尖大学中有2所是工业大学,只有慕尼黑大学一所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全部研究生院中仅有吉森大学(GGZ)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卓越集群中也只有康斯坦茨大学一个属于人文学科领域。其实,德国作为思想之国,它的人文社会学科,比如社会学、哲学一直是世界一流的,这些学科通常很难得到第三方资金,其实,人文学科相对需要的资金投入不大,而效果却可能很好。联邦政府也注意到这一点,为弥补“卓越计划”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忽视,特意将2007年命名为文科年,并史无前例地投入6.23亿欧元的巨额经费支持。

由于实施“卓越计划”,德国大学分层中的传统平等范式也将由此改变。德国有近400所大学,总的来说分为两类:UNI(综合性大学)和FH(应用技术大学)。“卓越计划”只针对综合性大学,与重应用研究的应用技术大学关系不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哈特曼(M.Hartmann)说过,德国大学的优势其实是平均水平高;美国4,000多所高校中,绝大部分水平不高,水平相当于德国FH的约250所,而相当于德国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大学仅150余所。[10]

“卓越计划”的实施意味着德国大学“千校一面”传统的终结,有受益的学校就会有更多的、利益受损的学校,德国大学以后至少将分成3等:顶尖研究型大学、普通教学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卓越计划”使得资金进一步向少数大学倾斜,所谓马太效应,富则恒富,穷则愈穷。通过向少数学校及项目倾斜的政策无法根本解决目前大学的普遍经费不足问题,德国大学整体的科研实力也未必会得到加强和提升。

另外,该计划与德国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无关,尤其是本科生。无论是“卓越计划”3个部分中的哪一个,都至少要博士生才可能参与其中的研究,而大学质量的好坏往往用本科生教育质量来衡量。另外,即便是研究生院也往往只是对理工类几十个课题小组的经费支持,而人文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师徒制,闭门造车,质量并没有保证,也往往很难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和经费支持。

四、结语

“卓越计划”尽管会提高少数大学的科研水平,提升部分德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声望,但这个计划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加剧德国大学之间的竞争和差异化,从而导致出现美国大学似的教育公平问题。

至今为止,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德国没有所谓的精英教育机构(比如法国的大学校或英国的牛津、剑桥),所有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和升职方面的机会并无太大区别;无论是老牌的学校如慕尼黑、哥廷根大学,还是奥登堡、比勒费尔德等新大学,学生的家庭出身也基本没有差异;但由于顶尖大学的出现,那些入选“卓越计划”的大学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报考,大学也就会开始挑选学生。

2007年起,德国大学开始收取学费,这些顶尖大学就有可能收取相对高额的学费,继而会使得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无法进入到这些大学。根据美国的经验,一流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去成绩和学费外,通常还会考虑到申请者的个性,而这往往与其家庭出身有关。由此,汉堡大学教授姆恩辛(Ingo von Muench)等人认为,德国大学原来相对于美国精英大学的优势——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往往会考虑其家庭的地位,而德国则不会,没有所谓的“老男孩网络”(oldboy network),真正是人人平等——将不复存在。[11]

不仅如此,该计划从长远来讲,还将形成就业市场的等级制。某些学校的毕业生会被另眼相待,而同时另一些毕业生将会遭受歧视,而迄今为止,德国大学生的毕业院校与其职场成功与否并无关联。

总的来说,如果想通过“卓越计划”实现德国大学整体飞跃,重温过去光荣的梦想是不现实的。要整体改变德国大学目前的国际地位,还需要各方持续加大投入,特别要重视对教学的投入,并且改善大学的组织治理结构。

标签:;  ;  ;  ;  ;  ;  ;  

德国大学优秀项目述评1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