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本估值方法的比较与重估_固定资产折旧论文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方法比较与重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量论文,资本论文,我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利用生产函数所定义的生产过程中,某时期的产出只与该时期真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数量有关。作为一项重要的投入,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是服务流而非存量。从资本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来看,资本可以区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耗,其价值一次性地转移到产品中,因此它是以服务流的形式进入生产中;固定资本的价值是逐步被转移到产品中的,其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服务流仅仅是其当年资本存量的一部分。不过,由于固定资本服务在实际中难以直接度量,因此固定资本存量度量便成为其流量度量转换的基础。经济学家们使用固定资产存量的统计数据,并不是把资本存量本身作为资本的投入,而是把固定资产存量本身作为资本投入的替代物。这样的处理是以固定资产服务流即资本投入与固定资产存量成比例的假设为前提的,并隐含着在固定资产相对构成不变的条件下,不同资产的服务价格与购置价格成比例的假定[1]。

估算资本存量的方法主要有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和乔根森(Jorgenson)1995年提出的资本租赁价格度量法。用永续盘存法计算资本存量能够充分利用较长时期连续的、相对可靠的投资统计资料,并可以任意选用某一存量资料较为齐全的年份作为基期往前或往后逐年递推,因邓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OECD定期公布10个成员国的资本存量数据,就是利用永续盘存法得到的。

永续存盘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通过普查或根据一定的假定,估算出某一计算基期的全社会资本存量;

(2)取得各年份产业部门的投资数字,并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各年投资额分别换算成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投资额;

(3)按每年投资额中各类资产的投资构成,以专门调查测算的各类资产平均使用年限(从投入使用到完全报废的时间)为依据,测算出每年资本报废的价值,并予以汇总;

(4)从历年投资额中扣除报废总值,得出各年资本的实际增量;

(5)根据上年资本存量加本年资本增量等于本年资本存量的原理,推算出历年资本存量的数字。

用公式简单表示就是:

K[,t]=K[,t-1]+I[,t]-D[,t]=K[,t-1]+I′[,t]=K[,t-1]+I[,t]-FC[,t-1]×Φ(1)

其中,K[,t]、K[,t-1]分别表示第t年、第t-1年资本存量,I[,t]、I′[,t]、D[,t]表示第t年投资、净投资和折旧,FC[,t-1]表示第t-1年固定资本存量,Φ表示折旧率。目前关于我国历年资本存量估算的研究大都是在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替代方法和不同的指标进行的。近年新的统计资料不断出现,尤其是国家统计局于1997年、2004年先后出版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1996~2002)[以下简称《GDP核算历史资料》(一)、(二)],为我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统计资料,也为这项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条件。本文试图在分析比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统计资料,提出一点改进意见,并重新估算1978年以来的资本存量。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比较

在对我国历年资本存量进行估算的研究中,张军扩(1991)、贺菊煌(1992)、Chow(1993)的工作比较具有开创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沈坤荣(1999)、胡鞍钢(1999)、王小鲁和樊纲(2000)、邹至庄(2000)、王金营(2001)、张军(2002、2003)、李治国与唐国兴(2003)、何枫(2003)等。总体来看,已有研究的主要估算步骤为:(1)估算基期年的资本存量;(2)估算各年资本存量的净增加额(本年资本存量增加额扣除上一年固定资本存量折旧额);(3)在基期资本存量的数据基础上,逐年累计各年的资本存量净增加值,从而得到以后若干年份的资本存量。这一过程涉及四个关键变量:基年资本存量K[,0]的估计、当年投资I[,t]或净投资I′[,t]的选取,各年资本折旧率Φ的选择、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由于各学者对资本存量的前提假设、估算方法以及选取指标不尽相同,因而所得出的结论相差较大。综观已有的研究,其差异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步骤所涉及的四个重要变量展开。

(一)关于基期资本存量K[,0]的确定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选定1952年或1978年为初始年。张军扩(1991)采用美国学者珀金斯(1989)的假定(我国1953年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为3)(注:此部分内容参见[美]德怀特.H.珀金斯著,陈越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二)》,载《管理世界》,1989。),推断1952年的资本存量为2000亿元(1952年价)[1]。王金营(2001)、何枫(2003)也沿用了这一假定。王金营直接将1952年GDP乘以3得到当年固定资产存量,加上流动资本(即存货增加),从而得到初始年的资本存量[2]。何枫则进一步套算出1953年的资本与GDP比为3.487,再得到1952年末的资本存量,并假定固定资本存量是资本存量的75%,进而推算出1952年的值[3]。

贺菊煌(1992)分别估算了生产性资本和非生产性资本存量。他假定,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相对的稳定性,1964~1971年生产性资本平均增长率与1971~1978年相同,并直接依据相应年份的积累数据,推算出1964年的生产性资产;他接着又测算1990年住宅价值,并假定该年住宅价值占非生产性资产价值70%,估算出当年的非生产性资产价值;然后,他在这两个数据的基础上推算其他年份的资本存量数据[4]。这一研究结果也被张军(2002)所采用。

Chow(1993)对积累数据的处理则比较细致,因此颇受其他研究者称道。他假定1952年农业产出340亿元中,土地、资本分别贡献40%和25%,两者的年贡献率均为19%,从而得到农业的初始资本存量,再加上其他部门的资本存量,得出1952年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本存量为1750亿元,若不包括土地则为1030亿元(1952年价)[5]。不过,他在文中并没有清楚说明其他部门的资本存量初值是如何估算出来的。为了避免资本存量初值估算不准确影响对总量生产函数的估计,他还把资本存量初值范围定为1550亿至1950亿元。此后,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直接采用Chow(1993)的1978年年末资本值为初始资本量。

胡鞍钢(1999)只估算了1978年我国固定资产存量。在假定非国有部门资本产出比相当于国有部门70%的基础上,他依据1978年国有部门固定资产净值,得出1978年的固定资本存量为5500亿元(1978年价)。他还提出,如果假定1978年固定资本存量是GDP的1.5倍,也可得到相近的结果[6]。张军和章元(2003)则利用上海市的历史数据、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数据,并在考虑农业资本存量后,分别测算出若干个1952年我国资本存量估算值,选定800亿元(1952年价,不包括土地)为1952年我国资本存量[7]。

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中关于初始年份资本存量值的估算方法很不一致,估算的数据差异也很大,这为利用估算的数值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关于当年投资I[,t]或净投资I′[,t]的选取

张军扩(1991)、贺菊煌(1992)、Chow(1993)都采用积累来表示新增净投资。由于积累已经扣除了固定资产折旧,因此把它作为当年净投资较为简便易用。张军扩(1991)还认为当年的投资将在其后6年内逐步转化为新增资本,进而确定了转化率,因此他提出的当年实际资本增量是当年及前5年净投资额的函数[1]。在这里,他考虑到资本投入转化成新增资本时间的时滞,但是其转化率的确定多少有些主观。随着我国统计体系的变更,1993年起统计资料不再公布积累数据,这给后续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尽管如此,邹至庄(2000)仍依据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从1978年价的官方实际GDP数据中减去实际消费和实际净出口,得到实际总投资”,并将实际总投资乘以当年净投资与总投资之比,得到实际净投资[8]。与此同时,张军和章元(2003)发现“积累”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是一致的,他们利用生产性积累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4~1993年以来的增长率波动的相似性,并假定两者增速基本保持一致,拟合出1993年以后各年的生产性积累[7]。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小鲁,他考虑到投资中可能造成的浪费,测算的新增资本量为本年固定资本形成扣除折旧的余额。其中1980~1989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即新增固定资产)等于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当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的乘积,由于1980年以前没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他直接使用统计年鉴中的固定资本形成[9]。与其他人的估算相比,王小鲁是从现实生产能力的角度来考察固定资本存量的,所以他的估算结果较低。而事实上只要进行投资,哪怕最终未能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也会对其他相关产品产生需求,影响当年总产出。而按照他的方法,固定资本形成在数据衔接上显得比较勉强。因此,选用什么指标考察固定资本存量,还要视具体的研究目的而定。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折算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大多数学者都是用其他的指数来代替。Chow(1993)使用积累隐含价格指数。他发现1952~1983年该指数基本不变,于是从1984年起对积累进行平减。在随后的研究中,他又利用国民收入恒等式得到实际净投资序列,从而折算出1978年以来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并认为这一指数比较稳定[6]。此外,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张军与章元(2003)还利用上海的数据拟合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此取代全国指数(注:但在笔者看来,上海毕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位于全国的前列,以这一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拟合或代替全国指数是否合适,还是值得讨论的。)。不过,目前学术界最为常见的做法是以GDP平减指数来代替,如王小鲁(2000)即是采用此种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出版的《GDP核算历史资料》(一)提供了1952年以来的资本形成项目及其指数数据,利用它们折算出的固定资产形成价格指数无疑是最可靠的。何枫(2003)便是利用这一资料折算出资本形成价格指数,并通过拟合这一时期资本平减指数和商品零售指数,来推算出1995年以后的指数[4]。现在《GDP核算历史资料》(二)已经出版,我们可以从中折算出1952~2002年完整的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序列,从而避免用其他价格指数所带来的误差。

(四)关于资本折旧

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折旧的估算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官方公布的折旧率或折旧额进行估算。如邹至庄(2000)利用国民收入恒等式算出1978~1982年的折旧额,再进行调整,然后又汇总各省折旧得到1983~1998年全国折旧额,从而得到1978~1998年的折旧[8]。他的数据和方法基本为李治国和唐国兴(2003)所采用,后者还指出利用国民收入恒等式推算折旧会产生数值高估问题[10]。另一种是按照自己提出的折旧率进行估算,如王小鲁(2000)统一使用5%的折旧率[9];王金营(2001)考虑了不同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提出固定资产折旧率在1952~1977年、1978~1990年、1990年以后分别为3%、5%、5.5%[2]。与此不同的是,张军扩(1991)、贺菊煌(1992)、Chow(1993)及张军(2003)采用积累额作为资本存量净增加额,因而完全避开资本折旧问题。鉴于折旧核算的困难,沈坤荣(1997)、何枫等(2003)索性忽略了折旧问题。

二、对我国资本存量估计的重新估算

《GDP核算历史资料》(一)、(二)的出版对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做了重大的补充,为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数据来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新的统计资料,对估算方法加以改进,并重新估算出我国历年的资本存量。

(一)历年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存量估算模型

按照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的公式,并根据所采用的数据来源,可以将公式更加具体化。

固定资本存量估算公式为:

FC[,t]=FC[,t-1]-D[,t]+IFC[,t]=FC[,t-1](1-Φ)+IFC[,t](2)

与上式相类似,资本存量的估算公式为:

K[,t]=K[,t-1]+I[,t]-D[,t](3)

式中,FC[,t]、FC[,t-1]为第t年、第t-1年年末固定资本存量,D[,t]为第t年固定资本折旧,IFC[,t]为第t年固定资本形成,Φ为折旧率,K[,t]、K[,t-1]为第t年、第t-1年年末资本存量;I[,t]为第t年资本形成。

(二)当年投资I[,t]及资本形成价格指数

从供给的角度来讲,投资是具有现实生产能力的资本并影响着产出,采用王小鲁(2000)从实际交付使用角度来核算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更准确一些。不足的是,现有的统计资料中都只有1980年以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和新增固定资产等数据。而且从需求的角度看,只要发生固定资产投资,即使未能达到固定资产使用标准的投资,也将通过乘数效应影响当年总产出。同时由于存货在资本形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不予考虑则必然会高估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因此我们选用资本形成作为当年投资指标。这样,我们可以较容易地折算出相应的资本价格指数和实际资本形成额,从而避免使用其他指数替代可能造成的误差。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1952~1995年的指数(1952=100)K[,i][1952价]、1996~2002年指数(1978=100)K[,j][1990价],算出1952~2002年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序列(1990年价)(注:也可以先把1996~2002年(1978=100)指数转换为(1952=100)指数,再换算成1990年价格的资本形成额和固定资本形成额。本文之所以不采取这种处理方法,是为了避免指数数据在转换过程中增大误差。)。

(2)利用当年价和1990年价的固定资产形成序列,折算出固定资产形成价格平减指数即固定资本形成价格平减指数(1990年为1)。

固定资本形成价格平减指数=(当年价固定资本形成/实际固定资产形成(1990价))(6)

(三)折旧的估算

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些是根据官方公布的折旧额或折旧率,有些则按照自己提出的折旧率来估算历年折旧。尽管统计公布的固定资产折旧可能偏低,但是自己估计的折旧率毕竟比较主观,因此本文还是采用前一种办法来估算历年折旧。1992年统计年鉴中公布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我们假定这一折旧率为全国固定资产折旧率,并估计其中缺失年份的折旧率。将1952~1977年折旧率乘以相应上一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就能得到1978年以前的折旧额(见表1)。

表1 全国固定资产折旧率(1952~1977年) (单位%)

1952 1953~1955 1956~1959 1960~1970 19711972 1973~1974 1975~1976 1977

2.9

3 3.1 3.2

3.3 3.4 3.5 3.6

3.7

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数据”,并估计缺失年份的折旧率得到。

至于1978年以来的折旧,我们可以从《GDP核算历史资料》(一)中获得(注:不采用《GDP核算历史资料》(二)中1978年、1985年、1990年、1995年数据是因为部分地区数据缺失,而在《GDP核算历史资料》(一)中可以找到这部分地区的部分年份数据。)。《GDP核算历史资料》(二)又明确提供了1996~2002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折旧数据。我们可以将其汇总,得到1978~2002年全国折旧序列(现价)。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上面获得的同期固定资本形成价格平减指数,将当年价的固定资产折旧转换成1990年价的固定资产折旧,即:

实际固定资产折旧=现价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平减指数(7)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1978~2002年的实际折旧序列(具体参见表2中的“固定资产折旧”)。

表2 我国历年资本存量(1952~2002年)

年份资本存量 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

资本产固定资本

(亿元)

存量(亿元) 折旧(亿元) 出比投资价格指数

19523778 2682.38

-

2.74 0.54

19534066.74 2821.977.79

2.55 0.53

… …

…… …

197723916.87 16725.51 561.39 4.11 0.54

197825884.62 18091.45 618.41 3.98 0.54

197927873.59 19488.72 685.07 3.98 0.55

198029942.89 21049.41 752.33 3.97 0.57

19813187022376.05 804.39 4.01 0.59

198233958.35 23975.2

883.4

3.92 0.6

198336305.06 25794.06 953.73 3.78 0.62

198439121.27 28001.74 1106.69 3.54 0.64

198542926.14 30606.73 1237.33 3.42 0.69

198646943.32 33462.04 1380.75 3.44 0.73

198751066.04 36732.05 1591.23 3.35 0.77

198855686.47 40258.86 1764.7 3.28 0.87

198960205.07 42896.01 1939.76 3.41 0.95

199064506.23 45485.17 2142.84 3.52 1

199169086.59 48568.62 2390.9 3.45 1.09

199274245.08 52642.3

2708.72 3.25 1.23

199381471.68 58505.83 2600.08 3.14 1.53

199489632.08 65268.7

3199.34 3.07 1.69

199598775.72 72611 3975.6 3.06 1.79

1996108272.6880426.23 4701.55 3.06 1.86

1997117589.9388158.07 5535.23 3.05 1.9

1998127002.9596613.43 6403.6 3.06 1.86

1999136265.43105249.61 6965.13 3.06 1.89

2000145462

114475.45 7858.19 3.03 1.91

2001156295.75124930.98 8746.39 3.03 1.92

2002168749.99137244.81 9633.2 3.03 1.92

资料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1996~2002)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

说明:固定资产折旧1952~1977年数据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的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及对缺失年份折旧率的估计,1978年以后是将各地区折旧额汇总得到。

(四)估算1952年资本存量

由于我国没有对资本存量开展普查工作,因此运用永续盘存法来估计历年资本存量缺乏一个准确的基准年份,我们只能选择估算较早年份的资本存量来减少目标数据的误差。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可以追溯到1952年。由于我国的资本投资率一直都很高,如果取1952年作为初始年,即使估计出来的1952年资本存量数据不很准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份越早资本折旧越多,初始资本存量估计值中存在的误差在资本存量所占的比例将越小,对越往后年份的资本存量影响也越小,这也正是永续盘存法的优点所在。

通过比较学者们对基年资本存量的确定方法,本文以资本产出比来推算1953年资本存量。我们继续沿用珀金斯的假定,已知1953年国民收入为709亿元(当年价),那么年末资本存量应为709亿×3=2127亿元。又已知1953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834.3亿元(当年价),我们可以得到1953年资本-GDP比为2.55(注:何枫(2003)以同样的方法和数据得到1953年资本—GDP比为3.487,大大高于本文的数据,而且高于当年资本与国民收入比。实际上,1953年的国民收入数值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资本与GDP比值应当小于资本与国民收入的比值,而不是相反。)。而以1990年价计算的1953年支出法GDP为1594.8亿元,那么当年的资本存量应为4066.74亿元(1990年价)。一般地,土地也应当作为资本存量的一部分,而且价值十分可观。但在计划经济时期,土地使用基本都是无偿划拨,土地的价值无从体现,即便是现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仍有诸多限制,土地使用权市场尚未真正形成,我们很难估算土地存量的市场价值,因此本文也暂不考虑土地的价值。

至于固定资产初始存量,笔者发现1952~1959年固定资本形成占资本形成平均比重为71%,因此也就假定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占资本存量的71%。

已知1990年价的1953年年末资本存量为4066.74亿元,资本形成为365.87亿元,当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为0.029,且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占资本存量的71%,依据估算模型我们可算出1952年年末资本存量约为3778亿元、固定资本存量约2682.38亿元。在这初始值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模型得到历年年末我国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存量的数据序列,具体数值可参见表2。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我国1952~2002年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存量及折旧等数据的估算,结合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从固定资产价格平减指数来看,1952~1983年这一指数在0.5~0.6左右徘徊。这说明这一期间投资品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也证明了Chow(1993)从1984年开始对投资进行价格平减的处理是合理的。

2.由于1978年以后全国折旧额来自各地区折旧额的汇总,计算1978年以后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后认为,折旧率从1978年3.4%上升到7%,这与人们关于1978年以后技术进步加速、折旧加快的经验认识相符合。

3.从资本产出比来看,1978年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见图1,图略,见原文)。改革前我国的资本产出比处于较高的状态,而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资本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因此资本产出比逐渐趋于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调整使得经济增长有所趋缓,资本产出比也随之出现一些波动。图1直观地表明1994年以后的资本产出比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了目前我国资本的产出效率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虽然与张军(2002)、李志国和唐国兴(2003)发现1994年以后我国的资本产出比又出现了上升的势头不大一致,但同样支持这样的观点,即近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没入来维持。

(摘自《河南社会科学》(郑州),2005.2)

标签:;  ;  ;  ;  ;  ;  ;  ;  ;  ;  

我国股本估值方法的比较与重估_固定资产折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