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论文_罗畅

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论文_罗畅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 410007

血液净化是指,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同时使用血液净化装置,来过滤和去除血液中的毒素物质,从而起到净化血液的效果。血液净化是使用血液透析机器,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此种方式大多是用于肾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的临床综合症。尿毒症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肾功能丧失,体内代谢产生的氮质废物不能排出体外,机体内水电平衡失调、水潴留、电解质紊乱引起肾衰。该疾病已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而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的尿毒患者逐年递增,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同时也对血液透析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血液净化,主要是以弥散和渗透来清除人体内的代谢废物,从而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命。因此,血液净化对上述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治疗方式,具体有哪些呢?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弥散、吸附、对流。弥散是指,在高浓度的梯度下,溶质分子则会进行热运动,其运动的方式则是由高到低(高浓度到低浓度),同时溶质会溶于溶剂中,且分散较为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弥散是怎么和透析相联系的呢?这是由于我们人体的血液是在空心纤维内流动,而血液透析液则是在纤维外流动,那么此时溶质则会向纤维外流动,也就是透析液处。吸附是指,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会被吸附在透析膜的表面上,随后可以进行清除。对流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溶液在运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的速度比弥散快,从而产生的力学强度差。对流,通常发生在二相间,如果使用半透膜将人体的血液和透析液进行分离,并予两侧压力差,那么可以明显看到血液中的水分,会向透析液侧进行移动,同时血液中的代谢物也随之进行迁移。

血液净化过程中可以对哪些毒素进行清除呢?有关研究发现,血液净化过程中可以对满足以下几种条件的毒素进行有效地清除,一是低效的小分子量,二是结合率较低的蛋白,三是水溶性且分布容积小的分子。四是分子量<30KD。血液净化适用于下述几种情况,一是患有急性或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二是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三是多个器官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四是尿毒症神经病变患者。

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血液透析滤过(HDF),部分长期接受透析的患者,会由于毒素堆积而引发诸多问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则衍生出了血液透析滤过。二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CRRT),CRTT是指体外血液净化,那么主要是清除血液中的溶质、毒素和某些致病物质,从而起到保护患者脏器功能的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则是CVVH,其优点则是对溶质的清除率较高,同时可以改善组织氧代谢,因此可以加快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恢复。此种治疗方法的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肝肾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三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此种方法是针对部分病情较为严重,同时伴有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大量液体治疗,同时对于大量毒素的脱水不耐受。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重症肾衰患者,并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以及心力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都能有效清除小、中分子毒素,但针对大分子而言则存在着不足。四是血浆置换法,此种方法是将患者血浆进行分离,待分离后,将其放入血浆成分分离器中,并去除分子量大的蛋白,同时留下分子量小的蛋白,随后进行混合补充液并输回患者体内。血浆置换法的优点是使用的补充液较少,同时可以很好地控制血浆蛋白的去除范围,此外对适应症有较高的选择性。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风湿性疾病患者、肝炎患者、白血病患者、GBS患者、免疫性疾病皮肤患者等。

论文作者:罗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血液净化基本原理及治疗方式论文_罗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