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论文_张 俊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论文_张 俊

张 俊 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 734502

所谓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最为重视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存发展方式。而在语文的角度上,自主学习就是指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和能力。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和校内活动的环境,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懂得自定目标、自选方法、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整套教学结构体系。

一、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语文界已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简要地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还有魏书生先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陈钟梁的“问题教学法”、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八字法”等,都就激发学生学会学习做了不少努力。

二、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种类

根据相关资料的学习,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概括如下:

1.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1)“自主”阅读模式:整体感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反馈拓展→自测巩固。

(2)“创新”阅读模式:整体感知→定向积累→赏析评读→创新读写→拓展反馈。

2.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

初读定向→自主译读→释疑探究→积累鉴赏→巩固拓展。

3.复习课“导学”模式

明确目标→知识梳理→例题指导→巩固训练→查缺补漏。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1.现代文阅读课——“自主”阅读模式

(1)整体感知。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塑造的、表现的是完整的形象,所介绍的是完整的事物,所阐述的是完整的事理,文章中的各种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初读感知时,不急着分层分段肢解课文,而是要使整篇课文在学生眼里成为一个知觉整体,即: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叶圣陶语)。

(2)目标导学。这里其实包含两个环节,一是定向,二是自学,即在目标统领下的自学过程。目标定向,要以学生自主定向为主,最初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和指导,逐渐地多放给学生。导学,是在目标导引下的自学,形式很多,可以是依据目标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可以是问题导学,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圈点勾划,等等。教师要重点督查学困生,了解学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3)问题探究。对于文章的重难点,教师要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以更好地落实目标,深入解读文本,汲取更多语言的、文化的、思维的营养。

(4)反馈拓展。内容上,要依据三维目标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反馈校正。对于薄弱环节,要充分地予以反馈落实。拓展上,主要以类文阅读、创新写作等方式出现,有时可以借机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学习范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自测巩固。这一环节是把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实践巩固,关键要抓好检查落实。操作上,要注重巩固训练,以在课内完成为宜,也可以课后落实;形式上,书面为主,口头为辅;师生互动,自我测评。

2.现代文阅读课——“创新”阅读模式

(1)整体感知(同上,略)。

(2)定向积累。主要针对“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定向吸收和积累,侧重于语言积累、写法认知、内容把握等。学习方法上,要注重圈点勾划、整理学习笔记、小组交流等,特别注意比较式阅读、分类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感悟规律。

(3)赏析评读。主要是指感受文章的主旨、体味作品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的形象、把握文章的结构、品味语言的特色、评论作品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赏析文章的美点等,表现形式一般为先自读再交流。

(4)创新读写。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直接目的,既可以从宏观上对文本提出“真知灼见”,鼓励独到的个性化的认知,或者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并作书面解读或改写等,或从微观上解读语言细节等,这是本模式的关键和灵魂。

(5)拓展反馈。此环节课内课外完成均可,视情况而定。意图是抓巩固落实,并通过延展性练习,达成能力内化。

3.文言文阅读课——“导读”模式

(1)初读定向。“初读”要求读通、读对(读音、节奏停顿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理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向。教师视学情和课文,可以有选择地作指导。作为文言文,文言知识是最基础性的重点目标,文化传承是它最有魅力和活力之所在。

(2)自主译读。这是主体部分,需要口、手、脑并用,调动多种学习形式。先要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弄明白生字、词的意思,把句子基本译通;然后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有重点地翻译词句;再次,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等,初步把握文章意旨。

(3)释疑探究。一是学生在自主译读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二是为更好地落实重难点,教师有意识地主动地通过一两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

(4)积累鉴赏。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文言词语的归类整理、特殊句式的把握、名句和篇章的记诵。鉴赏侧重于总结学习收获,含英咀华,玩味文本,培养情操,促进文本阅读与写作的迁移和能力内化。

(5)巩固拓展。要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检测训练习题,突出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根据学情可适当拓展,比如类文阅读、材料补充、写作借鉴等。

4.复习课“导学”模式

(1)明确目标。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目标更多地侧重于“知识与能力”层面,且相对要全面些。

(2)归纳积累。即依据“目标”,通过提问、练习、展示等方式回顾梳理、整理归纳内容要点。此环节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使之在归纳整理中得到提升,要避免教师多讲,或上成新授课。

(3)例题指导。先简明地告诉学生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命题方式、角度,然后选取典型试题为例,讲练结合,重点让学生理解答题的思路、角度和规范。指导中,教师要结合涉及的知识点,做到知识掌握和做题技巧的双落实。

(4)巩固训练。针对目标和考点,采取多种命题形式,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习题设计应体现分层施教思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5)查缺补漏。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和补缺。重视个别辅导,有的需要延伸到课外。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一些年轻老师刚走上讲台,见到不同文体的课文无从下手,多倾向于模仿,“比照葫芦画瓢”,或者有一套相对直观易操作的“套路”以便按图索骥。故不揣固陋,多方研究教学“模式”,尝试探索新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思路,使之“固化”为所谓“模式”,以供有兴趣者施行,并努力用“教育的思想”赋予其新的魂魄。

论文作者:张 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论文_张 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