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头位难产的产程护理干预措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_张海英,李瑛,朱端竹

(四川省九0三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头位难产产妇给予产程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于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4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产妇分别为3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产程护理措施,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阴道分娩以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的阴道分娩率16例(50.00%)显著高于参照组8例(25.00%),研究组的舒适度30例(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22例(68.7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以及舒适度。

【关键词】头位难产产妇;产程护理干预措施;分娩结局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267-02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临床上更加重视了对于患者人性化以及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于头位难产的产妇而言,如何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在突发紧急状况或者难产发生时顺利度过等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1]。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加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的产程护理干预,积极为产妇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心理状态,进而利于分娩结局的改善[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于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4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产妇分别为32例,产妇均自愿配合和参与。其中,参照组的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26.9±1.9)岁;最短孕周为38周,最长孕周为42周,平均孕周为(39.1±1.1)周;研究组的最大年龄为38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28.4±2.5)岁;最短孕周为38周,最长孕周为42周,平均孕周为(39.9±1.4)周。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将产妇的产程发展情况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并且在于患者出现宫缩乏力以及宫颈水肿的情况时,积极给予有效而又对症的处理。等到患者宫口全开后,协助患者呈现膀胱截石位,指导患者进行阴道分娩。

研究组实施产程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于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和指导,明确告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并且告知产妇分娩期间的注意事项;其次,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当头位难产发生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通过转移注意力以及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和不安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正确的呼吸方法,达到稳定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再次,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告知患者产程,避免产妇出现的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宫缩乏力,进而影响整个产程的顺利发展;最后,在产程进行缓慢时,每间隔20~30min协助产妇更换一次体位,进而利于胎儿头部的转动。第二产程则需要尽量选择产妇舒适的体位进行分娩,等到阴道口能够见到胎儿头部时,则需要协助产妇将双脚放置于蹲脚架上,指导产妇宫缩时保持一个双侧屈膝的状态,双侧握紧把手。而在休息间歇则帮助患者双腿放平。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阴道分娩以及舒适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舒适度以及阴道分娩率等指标,均需要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整理和核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并选择卡方值核算,各组数据在计算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

研究组的阴道分娩率16例(50.00%)显著高于参照组8例(25.00%),卡方值=4.267,P值=0.03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产妇的舒适度

研究组的舒适度30例(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22例(68.7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舒适度比对[n(%)]

3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导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头位难产病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胎位异常所致,这一病症的发生不仅会延长产妇的产程时间,同时,还将会降低患者对于分娩的信心和勇气,并不利于母婴的身体健康[3]。因此,加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的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上通过给予产程护理干预,结合产妇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积极给予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安慰和支持,进而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分娩信心,从根本上提高产妇的配合度[4]。经过本组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的阴道分娩率16例(50.00%)显著高于参照组8例(25.00%),研究组的舒适度30例(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22例(68.7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通过结合产妇的心理状态和生理情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第二产程则需要指导产妇形成正确的分娩体位,进而为自然分娩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给予产程护理干预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降低剖宫产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隋健. 头位难产的产程护理干预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7):242-243.

[2]李杰. 产程综合护理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 2017, 31(9):121-123.

[3]蔡玉珍, 廖玲. 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预防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4):118-121.

[4]李淑青. 头位难产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4):266-267.

论文作者:张海英,李瑛,朱端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探析头位难产的产程护理干预措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_张海英,李瑛,朱端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