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赵婷,王元浩

威海市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2642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康复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干预,研究组43例,行康复功能锻炼,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康复功能锻炼疗效显著,更利于患者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功能锻炼;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常见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群体中,是一种因急性损伤或退行性变等因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或影响脊神经血供而导致的腰部疼痛并伴随下肢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的疾病。该疾病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大。本次研究中,以康复功能锻炼对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按照双盲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5.7±4.3)岁;研究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6.3±4.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行常规干预,包括卧硬板床、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

研究组 行康复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1.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肢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保持伸直位,保持直腿状态5-10s后放下,幅度由低到高,锻炼以患肢为主,每天2-3次,每次5-10min。2.采用飞燕式和拱桥式进行腰背肌锻炼,飞燕式为俯卧位,上肢后伸,头与背部尽力后仰,下肢直后伸,全身起,让腹部着床;拱桥式为仰卧位,头、双肘和脚跟支撑时抬起胸腹部和骨盆,上述动作每天2-3次,每次5-10min。3.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功能锻炼,将患者脊柱进行小角度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等动作,每次5分钟,每天2-3次。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可选择性倒退联系,每天200-300步。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术后随访1年,采用J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JOA评分改善率>75%;良:50%<JOA评分改善率≤75%;可:25%<JOA评分改善率≤50%;差:JOA评分改善率<25%。脊髓功能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多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症状多数较重,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不便,以往临床保守治疗多采取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卧硬板床等措施,临床效果欠佳,不能达到患者的预期,无法满足正常生活工作要求。为了增强疗效,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开展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功能锻炼,对于缓解患者症状,恢复腰背肌肌力,改善肌肉萎缩,加强患者脊柱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修复损伤的腰椎间盘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3%),也充分证实了康复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疗效更佳,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邵长凤.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4):553-555.

[2]李志强,刘佳.后期康复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J].中医正骨,2015,(6):57-58.

[3]周咏.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价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8):1816-1817.

论文作者:赵婷,王元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康复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赵婷,王元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