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止痒洗剂的制备及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应用论文_吕冬菊

(山东省莱芜市皮肤病防治所 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止痒洗剂的制备及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已经确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应用清热止痒洗剂(主要药物:地肤子12g,白芷12g,蔓荆子10g,三颗针12g,苦参12g等)。水煎,浓缩至300ml,一日2次,治疗8周为一疗程,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1例,显效19例,取得显效率为100.00%;对照组痊愈36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取得显效率为68.42%,取得总有效率为90.79%。两组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诊率及复发率比较 对两组痊愈、显效及有效的部分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至6个月,结果治疗组经随访观察,随诊率为90.0%,稳定率为95.83%,复发率为4.17%;对照组经随访观察,随诊率为90.79%,稳定率为75.36%,复发率为24.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应用清热止痒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溢性皮炎;清热止痒洗剂;制备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58.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065-02

1.处方与制备

1.1 处方组成?

清热止痒洗剂的处方组成:地肤子12g,白芷12g,蔓荆子10g,三颗针12g,苦参12g,黄芪15g,重楼9g,鱼腥草12g,七叶莲12g,栀子12g,半枝莲10g,马齿笕10g,防腐剂适量。

1.2 制备方法?

称取地肤子12g,白芷12g,蔓荆子10g,三颗针12g,黄柏12g,黄芪15g,重楼9g,鱼腥草12g,七叶莲12g,栀子12g,半枝莲10g,马齿笕10g,加水煎煮两次,过滤残渣,合并滤液,同时收集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储存于另一容器。将滤液浓缩至约1000ml,静置冷藏24h,再次过滤,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蒸馏液及适量防腐剂,加蒸馏水至全量,搅拌均匀,分装于500ml瓶中,灭菌即得。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156例均为门诊确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26例,女54例,年龄14~59岁,平均36.2岁,病程3~18天,平均8天,皮损部位:单发头皮者9例,单发面部者41例,面部及头皮均有皮损者30例;对照组76例,其中男25例,女51例,年龄15~57岁,平均37.1岁,病程3~16天,平均7天,皮损部位:单发头皮者10例,单发面部者40例,面部及头皮均有皮损者20例。?

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维生素B6,每日3次,每次10mg,并用清热止痒洗剂对患处外洗。清热止痒洗剂方剂组成:地肤子12g,白芷12g,蔓荆子10g,三颗针12g,苦参12g,黄芪15g,重楼9g,鱼腥草12g,七叶莲12g,栀子12g,半枝莲10g,马齿笕10g,防腐剂适量。用消毒纱布蘸湿后,湿敷患部(如为头皮部的皮炎,则在洗净头发后,用上述洗剂均匀淋于头皮部,用手指轻轻按摩,保留10~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去),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每日3次,每次10mg,并用达克宁霜(硝酸咪康哇乳膏)外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日3次,每次适量。发于头皮处患者,用采乐洗剂(2%酮康哇洗液,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周洗头3次。两组分别在治疗2周、4周、8周等3个时间段,观测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嘱患者忌服辛辣鱼虾等食物,并保持心情愉快,起居规律。两组患者均嘱咐其尽量少食油炸、甜腻、辛辣之品,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物品,多吃水果、蔬菜,保持良好心情,注意大便通畅。

2.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皮损面积大小、红斑,脱屑、脂溢,瘙痒的程度进行判断:痊愈;不痒,皮损完全消退或留有色素沉着,伴发症状消失,皮脂分泌正常;显效:痒感明显减轻,皮损消退≥60%,皮脂分泌明显减少,伴发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痒感减轻,皮损消退≥20%,皮脂分泌减少,伴发症状减轻;无效:皮损消退<20%,痒感无改变或加重,皮脂分泌无减少,伴发症状无改善。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组内不同时段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结果

3.1 两组在治疗8周时疗效对比 见表1。

4.讨论

脂溢性皮炎(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不明原因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疾病[1-2],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发生于面部时常累及眼睑缘、眉弓、鼻唇沟等区域。临床上以红斑、鳞屑伴不同程度的瘙痒为其主要表现,重者可伴有渗出和继发感染。面部脂溢性皮炎,属于中医学的“白屑风”、“面游风”等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曾记载:“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据其临床表现,可辨证分为风盛血燥证(干性型)和湿热蕴结证(湿性型)[2]。干性型脂溢性皮炎治当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湿性型脂溢性皮炎治当清热化湿、通腑解毒。清热止痒洗剂中,配伍三颗针、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配伍地肤子、蔓荆子、白芷疏散风热、除湿止痒;配伍穿心莲、重楼、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伍七叶莲、半枝莲、马齿苋活血祛瘀、解毒散结;黄芪固表生肌。诸药合用,既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治疗干性型脂溢性皮炎,又清热化湿、通腑解毒,治疗湿性型脂溢性皮炎。辨证应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怀忠. 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9):18-19.?

[2]徐刚,朱小瑾,余开梅.丁苯羟酸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1):79-80.?

[3]朱小利.二硫化硒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47-48.?

[4]孙然第,顾俊瑛,林洁,等.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男性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11):97-98.?

论文作者:吕冬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清热止痒洗剂的制备及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应用论文_吕冬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