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日本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几个问题_进口税论文

日本积极推进FTA战略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战略论文,FT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FTA(Free Trade Agreement)是自由贸易协定一词的英语缩写。日本自2002年1月13日 与新加坡签订有史以来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立刻展开了与墨西哥签订自由贸易 协定的谈判,尽管谈判多次陷入僵局,但是2004年3月已经正式达成协议,这是日本对 外签订的第二份自由贸易协定。此外,日本经济产业省2004年2月15日决定大规模扩大 “FTA推进室”的人员编制,由原来的五人扩大为80人,以适应与有关国家进行自由贸 易协定谈判的需要。(注:)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正在全面、积极地推进FTA战 略。本文旨在对日本推进FTA战略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日本FTA战略的形成过程

战后日本经济外交中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始终是以关贸总协定(GATT)以及后来的继承 者——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心的。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是无差别 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最惠国待遇原则。但是,像自由贸易协定那样的地区主义性质的 协定,对地区以外的国家有所差别是一个当然的前提。1947年制定的关贸总协定在第24 条款中用两个附加条件承认自由贸易地区,这两个条件分别是:(1)在FTA加盟国之间撤 销所有实质性的贸易壁垒;(2)对FTA地区外的国家不允许设置比原来高的贸易壁垒。可 是实际上在所有通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地区性协定里,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 的几乎没有。因此,主张彻底贯彻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多边主义无差别原则的日 本政府,一直对以地区或双边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持消极和反对的态度,曾经通过政 府公文的形式多次对此表示抗议

,而且在经济外交的实践中也始终采取不参加任何地区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立场。 因为,日本政府一向认为,战后世界贸易的扩大是在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中 心的多边贸易秩序的框架之下实现的,日本是享受这种贸易秩序恩惠最大的国家之一, 如果随意地参加地区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必然要对协定以外的国家施以差别性的条 件,这将严重违反日本所支持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无差别原则,从而损害日 本的国家利益。总之,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对地区或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持否定的态度, 这一立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日本经济外交的基石。

20世纪90年代国际范围内的FTA浪潮是促使日本放弃否定FTA立场的外部因素,根据日 本政府《通商白皮书》(2001年版)的资料,50年代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只有二个,60年 代也只有二个,70年代为17个,80年代为五个,1990年至2000年6月为81个。(注:

)可见,90年代以来,地区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出现了急速增长的趋势,尤其 是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引起了全世界对地 区或双边FTA的关心。世界经济三极中的美国还打算进一步扩展NAFTA,要在南北美洲大 陆建立一个巨大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与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已经生效,欧盟还 对与南美洲的南部共同市场(MERCOSUR)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感兴趣,而且还着手进一 步与南非共和国以及地中海沿岸各国展开关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三极之中惟有 日本在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上处于比较孤立的地位。

在上述国际背景之下,日本开始重视FTA问题。1999年日本政府在《通商白皮书》中首 次提出了要在坚持多边主义立场的同时,通过与近邻国家之间的地区或双边FTA,加强 亚洲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可以说,以1999年为界,日本政府的经济外交政策开始从否定FTA的单纯依托多边贸易 体制的路线,向同时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和FTA机制的路线发生历史性转变。作为具体行 动的第一步,就是1999年12月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东京达成协议, 设立有关日新FTA的研究机构。2001年6月,在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访问日本期间,两国在 首脑会谈中又达成了设立日墨FTA研究机构的协议;2002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 访问东盟各国的最后一站新加坡时,发表了“全面经济合作构想”,提出了要与东盟签 订FTA的计划;2002年3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与韩国总统金大中的首脑会谈中也达 成了设立日韩FTA研究机构的协议。

以后,日本还在各种场合表示要进一步探讨与智利、加拿大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签 订FTA的可能性。2002年10月,日本政府在总结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外务省发表 了题为《日本的FTA战略》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日本推进FTA战略的两个重点 地区即东亚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外务省指出,日本周边的东亚地区无疑是日本FTA战 略中优先度最高的目标,因为从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经济中心的立场出发,这是理所当然 的战略。同时,外务省还表示,在亚洲地区以外,与墨西哥、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签订 自由贸易协定也具有极高的可行性,日本也应该对与拉丁美洲地区的FTA表示强烈的关 心。

二、日本FTA战略的实施步骤

FTA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由两国以上的若干个国家所构成的一定区域内,通过缔结协 定的形式,消除贸易壁垒,形成一个自由贸易的地区。日本FTA战略的实施步骤可以概 括为:首先,选择最容易的突破口迅速取得成果,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可 以扩大影响;其次,选择可以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正面影响的国家作为优先的对象,使 FTA战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第三,进一步选择有可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 家和地区作为后备谈判的对象,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扩大签约国家或地区的范围。

日本按照上述FTA战略的实施步骤,第一个选择签约的国家是新加坡,因为新加坡一方 面属于日本推行FTA战略重点地区的国家,另一方面它是所有备选国家中与日本签订自 由贸易协定阻力或障碍最小的国家。新加坡只是靠近马来半岛的一个小岛型的城市国家 ,普通日本人虽然都知道这个国家,但是在印象中不过是一个观光、休闲、购物的好去 处,因此有不少人对于日本政府为何要将新加坡这样的小国作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首 选国家存在着一些疑问。实际上,日本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大 的利益,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已经废除了绝大多数关税的国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间贸易 总额的84%已经处于零关税的状态。

可是由于在日本与新加坡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所占的比重极小,仅占1.7%,因此可 以回避日本的农业保护问题,谈判的障碍是最小的。

所以,日本首先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与其说是出于经济的考虑,还不如说更注 重的是象征意义,因为在推行FTA战略的开始阶段,保证最初的成功是当务之急。

基于上述FTA战略实施步骤的安排,日本首先以新加坡作为突破口,根据1999年12月两 国首脑达成的协议,日本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所组成的研究机构 进行先期准备工作,在2001年11月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期间,日本新任首相 小泉纯一郎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再次确认了尽早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意向,2002年1月 双方正式在协定上签字。日本对于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很满意的,因为该协定的 名称为“日本和新加坡在新时代合作的经济协定”,使用“新时代”一词的用意是要与 以前的以实物贸易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有所区别,不单纯谋求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还包括服务贸易、信息技术、教育、留学生交换等广泛的经济合作内容,日本想以此 作为在以后与其他国家进行FTA谈判时的一个范本。

日本选择墨西哥作为第二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像新加坡那样主要追 求象征意义,而主要是出于谋求本国经济利益的目的。对于日本来说,急于与墨西哥签 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墨西哥对于日本来说在经济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理由是:(1)墨西哥的人口 约为一亿,经济规模(GDP)达到5745亿美元,在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可以与东盟十国5 802亿美元的经济规模相匹敌,是一个重要的海外市场;(2)墨西哥与美国为代表的很多 发达国家签订过自由贸易协定,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的广大区域拥有建立在FTA 基础上的经贸网络,它作为日本向上述地区出口的基地或桥头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 义。

第二,由于日本目前与墨西哥没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使日本经济受到现实的损害。 其原因是:(1)由于日本与墨西哥没有FTA的关系,从日本出口到墨西哥的商品都要被课 以平均16%的关税,而美国和欧洲由于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2000年的欧盟墨西哥 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可以免税向墨西哥出口,所以日本的商品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地 位。比如,汽车是日本出口的拳头产品,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车要被征收20%—30%的进口 关税,所以2002年日本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车只有2.2万台,而欧洲因为与墨西哥建立了

FTA关系,所以汽车出口大增,2002年的出口量为11万台。

近几年来,在墨西哥的总进口中日本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从1993年的5.2%下降到2 000年的3.7%。(2)由于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所以废除了以前实行 的保税加工制度,在墨西哥境内用于出口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的进口以前是可以免税的 ,而现在已经不能够再享受免税待遇,这对日本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日本 利用墨西哥劳动力便宜等有利条件,在墨西哥设有很多以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为出口 对象的生产厂,其中的汽车、电器、电子等方面的企业需要从墨西哥以外的包括日本在 内的国家进口大量的零部件,在保税加工制度取消以后,日资企业在成本方面增加了很 大的负担。(3)在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等方面,墨西哥对FTA的缔约国和非FTA的 缔约国有明显的差别待遇,使日本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比如,墨西哥政府在2003年5 月决定对有关大型成套发电设备等社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国际招标时,投标企业限于墨 西哥本国企业和FTA缔约国企业,这等于将日本企业拒之门外。(4)由于日本与墨西哥没 有缔结FTA,给日本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负面影响。根据日墨FTA共同研究会的调查, 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缘故,日本减少的出口大约为3951亿日元,在贸易乘数作用下 使GDP减少约为6210亿日元,影响到31000人的就业。

由于上述缘故,以经团联为代表的产业界希望日本政府尽早与墨西哥签订自由贸易协 定,自2001年6月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在访日时双方首脑达成两国各自设立日墨自由贸易 协定研究机构的协议后,双方总共召开了七次研究机构之间的研讨会,2002年10月两国 首脑在会谈中决定正式进入谈判程序。原来双方商定要在2003年10月福克斯再次访日时 签署日墨自由贸易协定,但是因为在农产品问题上的分歧未能缩小,所以未能结束谈判 。2004年2月双方又迅速恢复了谈判,并于3月12日正式签字。

日本FTA战略实施步骤中第三梯队的选择对象主要是智利、韩国和东盟。关于智利,该 国也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如前所述,智利也已经与很多国家签有自由贸易协定 ,因此在日本的经济战略上与墨西哥一样具有类似的地位,也可以将智利作为日本进入 南北美洲大陆的桥头堡。而且,智利已经与东亚的韩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韩国是 东亚国家中产业水平与日本最接近的国家,因此,与智利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保 持日本在南北美洲对韩国的竞争优势。如果日本与墨西哥、智利等拉丁美洲大国顺利地 签订FTA,从长期目标来看,将来也有可能把与美国缔结FTA放入其探讨的视野。

在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中日韩三国在自由贸易上达成一 种三边安排,这对亚洲地区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目前中日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尚有很 大差距,尤其是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因此两国之间在目前的阶段要谈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日本想先拉拢韩 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以日韩经济联盟的形式扩大日本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和 作用,从长远来看,日本还企图通过日韩经济联盟,推动实现以日本为主导的亚洲共同 货币构想,日本学者吉川元忠在其所著的《货币战败》一文中指出:“日韩自由贸易协 定是迈向遥远的亚洲共同货币构想的重要一步。”(注:)2002年3月,日韩首 脑决定双方先成立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机构,2002年7月以后总共召开了八次日韩

FTA共同研讨会,2003年10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韩国总统卢武铉在首脑会谈中决 定在年内开始进行FTA的缔约谈判,并以2005年的年内作为谈判结束的时间表。

至于日本要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战略上的原因 。1998年在东盟首脑会议上发表的“河内宣言”确定了要在2002年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东盟自由贸易区没有建立之前,东盟各国之间都设有很高的关税壁垒。为了确保市 场,日本企业在东盟各国都有一个某一产品比较齐全的生产体系。而在东盟自由贸易区 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如果日本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就没有必要在东盟内的各个国 家都建立生产据点,特别是像家电等一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完全可以将原来分 散在各国的部分整合起来,在整个东盟区域内建立起高效率的分工体制。

同时,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筹措方面,可以不考虑关税的因素,根据成本核算的原则 ,自由地在日本或东盟各国当地购入,这将有利于提高日本企业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外交战略上的原因。这一原因与中国提出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有 一定的关系。在2000年11月召开的第四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国总理朱镕基向东盟各国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在其后2001年11月举行的 第五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晤中,东盟十国首脑一致同意在未来的十年内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计划给日本带来了危机感,使日本有一种边 缘化的感觉。日本学者将这种危机感分解为以下几个元素:(1)中国是否会主导亚洲经 济秩序重组的警戒感;(2)接受过日本大量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传统上属于“日本经 济圈”范围的东盟倒向中国的失落感;(3)日本是否会在亚洲经济中丧失领导地位、陷 于孤立的不安感;(4)中国的生产力越来越强大的威胁感;(5)对中国经济外交战略成就 的嫉妒感。

所以,针对中国在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也 在2002年11月与东盟首脑会晤时宣布要在十年内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从中可以 很明显地看出这是日本对中国在东南亚经济外交布局的反应。

三、日本推行FTA战略的动机

关于日本推行FTA战略的动机,在前一节叙述日本FTA战略的实施步骤中已经有所涉及 ,不过这是从日本与个别国家或地区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本节主要是从总体关系的 角度分析日本实施FTA战略的动机。日本从原来否定FTA的立场转为积极推行FTA战略, 除了国际上FTA潮流的推动以外,更有其内在的动力。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国际上对日本经济的评价不断 降低,整个90年代日本的平均增长率只有1.3%,在世界贸易中出口的比重从1990年的8.6%下降到2000年的7.6%。对于超过十年以上的低增长、财政危机、不良债权等消极面, 日本政府始终没有能够提出有效的对策。在所谓的失去的十年中,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显著下降,国民丧失自信。长期不景气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之一是日本经济的开放度比较低。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01年的研究报告,日本经济 的对外开放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国内舆论都倾向于通过FTA的 方式提高开放度,接受来自于他国的监督,进而增强日本制度方面的透明度,促进日本 国内的结构改革,使日本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恢复。

其次,日本很多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如果推进FTA战略,有利于改善日本企 业的国际商业环境,扩大贸易和投资的机会,使日本企业享受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而 反之,在包括亚洲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下,如果日本不积极参 与的话,只要第三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就会蒙受损失。比如,日本经济研究 中心利用一般均衡模型(CGE)分析的关于缔结FTA对日本经济影响的结果,见下表。

FTA缔结的范围

GDP的提升效果(百分点)

日本—新加坡0.07

日本—新加坡—韩国 0.14

日本—新加坡—墨西哥0.10

日本—新加坡—韩国—墨西哥 0.18

东盟—中国—韩国—日本 1.02

日本—美国 0.99

日本—中国 0.78

东盟—中国 -0.05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日本如果尽量与有关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会对GDP的提升 带来积极的作用。反过来,如果中国与东盟签订FTA而日本不参加的话,将会给日本带 来负面影响,使日本的GDP减少。

第三,在经济外交实践中,虽然日本以前一直强调要充分利用GATT和WTO的多边谈判机 制推动自由贸易,但是在WTO的框架之下,由于加盟国的数量不断扩大,相互之间利益 关系的调整越来越困难,很难达成一致取得实际的成果。比如,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花了 八年时间才达成协议,1995年WTO正式成立后,有关新一轮回合的谈判内容长时间无法 取得一致意见,尽管2001年11月在多哈召开的WTO部长级会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进行为 期三年的新一轮回合的谈判,但是,围绕着反倾销发动条件和农产品市场开放这两个主 要议题,日本与美国、欧盟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是很难缩小的。所以,目前 在日本经济界、学术界以及政府官员中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认识,即对于贸易自由化 的进一步发展来说,WTO未必是最好的舞台,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让WTO的 135个成员国达成一致改善游戏规则的协议,莫如让利害关系很深的国家和地区通过FTA 的方式建立共同合作框架更具有效率性和现实性。

四、日本推进FTA战略中的最大障碍

日本推进FTA的最大难题是农产品的保护问题。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保护没有国际竞 争力的农业的政策,这一政策成为日本FTA战略的最大障碍,早在1998年墨西哥就向日 本提议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尽管当时在墨西哥与美国边境地带的出口保税加工区里有很 多日本企业,这些企业可以得到很多自由贸易协定的好处,但是,因为墨西哥对日本的 出口中猪肉和食品占了18%,日本担心本国农产品受到损害,所以这项提议未被采纳。1 999年智利、2000年澳大利亚、2001年加拿大都分别向日本提出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 要求,也都因为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而没有成功。

农业保护虽然不是日本特有的问题但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农业虽然对日本来说 不过是一个很小的产业,但是以农协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集团,他们在国会有 众多的代言人。另外,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消费者都已经比较富裕,为了保护农业 这样一个小产业而造成的人均直接费用是很小的,因此容易对保护农业持宽容态度。但 是,在日本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总额中农产品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自由贸易 谈判中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以日本与墨西哥的FTA谈判为例,此前为何一直未能签字,就是因为墨西哥政府始终强 调,对于不能够给墨西哥农业带来明确利益的FTA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2001年墨西哥 对日本的出口总额为20.07亿美元,其中农产品为6.22亿美元,占30%左右,在农产品中 猪肉是大宗商品,为2.0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0%左右。

日本政府在谈判中表示愿意将大约250品目的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取消,但是对进口量比 较多的猪肉不同意取消关税,仅同意降低关税,从4.3%下调到2%左右,而墨西哥政府要 求至少有25万吨的猪肉免税出口日本,双方的立场有所对立。实际上,墨西哥的猪肉在 日本猪肉进口总量中只占6%,美国、加拿大、丹麦的猪肉进口占将近80%,日本担心如 果对墨西哥的猪肉免税,可能会引起美国、加拿大、丹麦的不满。

日本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进口比重—览表

(单位:亿日元)

国家或地区 进口总额农产品进口总额

农产品的比重(%)

韩国 20884 1937 9.3

中国 70267 935313.3

香港地区 177042 2.4

台湾地区 17226 1030 6.0

东盟 66041 966314.6

美国 76715 1927725.1

欧盟 54119 5173 9.6

智利 2953

154352.3

由于农业保护而影响到日本的FTA战略的实施,因此目前经济界和学术界不断提醒日本 政府,如果要想在FTA战略上取得成果,就必须下决心对农业进行开放。日本著名的国 际经济刊物《世界经济评论》杂志多次发表相关论文指出,日本要在继新加坡之后缔结 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FTA,农业领域的保护政策的局部取消是必要的。

从目前日本政府在与有关国家进行的FTA缔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日本政府十分清楚 对于日本来说不包含农业的FTA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在与墨西哥的签约谈判过程中, 日本对于农产品也已经不是铁板一块,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墨西哥方面提出了包 括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砂糖、酒类、香烟、咖啡、蛋品、植物油等总共有500品 目左右的要求取消关税的农产品清单,日本目前已经对该清单中的一半左右即250品目 的农产品同意取消关税,占除去猪肉以外的墨西哥出口日本农产品总额中的90%以上。

目前,日本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为12%左右,但是其中有些农产品的关税特别高,比如大 米490%、小麦210%、大麦190%、脱脂奶粉200%、黄油330%、杂豆460%、花生500%、生丝 190%。所以,在今后与其他国家的FTA谈判中,日本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根据不同的 国家主动提出一些对本国影响不是太大、可以取消关税的农产品的清单,而对一些高关 税的粮食和影响较大的肉类等最敏感的一部分农产品则会要求作为取消关税的除外对象 ,或者要求延期逐渐取消关税。

标签:;  ;  ;  ;  ;  ;  ;  ;  ;  

积极推进日本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几个问题_进口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